《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例

2016-01-28 03:43王建平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丁肇中精神同学

王建平

近些天以来,我一直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而苦恼,因为学生觉得议论文枯燥,不好懂,上课气氛也远不如学记叙文活跃。而且,本文还是一篇演讲稿,自然不能忽略了对演讲的背景(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的解读,这无疑又使教学难度加了一层。我心里很清楚,议论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开动脑筋,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展开讨论则是更为有效的选择。但如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且学有成效,我一时陷入了迷茫,苦无良策。揣着尽力一试的心态我步入了教室。

【课堂情境描述】

师:同学们,高分低能现象一直被视为中国教育的“心病”,这不,老师在闲暇之余翻阅报纸的时候,一张旧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再次让我陷入了沉思:一名女高中生以骄人的分数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老师和同学们对她高超的计算能力赞叹不已。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连续三周的时间,她竟然没有能够完整地做好过一个实验,于是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产生了质疑,谁都想不到她的实验能力是如此之差。到底究其原因为何?我们看看能不能从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下面,同学们把《导学案》翻到“学习链接”,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关于丁肇中先生的简历?(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生读:……(略)

师:本文是丁肇中先生在中国科学院所作报告的一部分。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放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同时别忘了老师的问题,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读文结束,请举手示意。(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个别进行读书指导并参与问题探究)

数分钟后,学生次第举手,示意读书结束。

师:现在,同学们把课文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呢?

班上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教师请小组代表回答。

三组3号:我觉得她的实验能力较差,主要是缺少实践能力,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没有格物致知精神。

六组4号:我认为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家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很少进行动手实践,这应该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说明他們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见长,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没有?(仍有十余位学生举手)

一组2号:我国的传统教育,导致学校及学生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实践的培养,这就是导致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

师:你将前面两位同学的意见进行了重组,表意很明确,你的回答老师很满意,请坐。事实上,用我们文中的话所说就是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既然格物致知精神这么重要,那它究竟为何物?(同桌交流,1分钟后提问)

九组4号: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探察事物中而得到知识的一种探究精神。

师: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是否具备这种探究精神?同时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学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生(查阅教材,回答):主动的。

师:丁肇中先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格物致知精神,对此观点你有何看法?作者又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自主速读课文,合作筛选信息,小组讨论)

十组3号:我觉得不但是古代,现在的中学生也一样缺少实践精神,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等共同决定的。

室:你的见解太棒了,其他同学还有其他观点没有?

二组3号:文章中写道: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就足以说明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了。(话音刚落,早有几位起立争抢)

十一组1号:我觉得,为了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作者讲了三个方面来证明:一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二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三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师:你的回答条理分明,我为你感到骄傲!(众生鼓掌)

五组1号:我还想补充一点,在文中作者还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来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就是通过举例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太令老师感到惊奇了,真是可喜可贺。丁肇中先生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既然如此,那么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采取竞答方式)

等不及提问,生争先恐后: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吃惊的样子):你们的回答太好了!老师再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人怎样才能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呢?(小组合作)

一生急不可待,抢先回答道: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深情地):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已经看到了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你们就是具备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骄子!老师要说的是,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如果是积极的、主动的,你们的前途将不可限量!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争做有努力探索精神的人,争做有勇于实践精神的人,争做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人。(学生显示恍然大悟状,精神更加亢奋)

师(趁热打铁):你具备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或具体事例给大家谈谈。(提示:为了表述流畅,可以在练习本上写出初稿)

(学生低头思索,纷纷开始书写,教师巡视)

九组4号(该生平日沉默寡言):我在割麦子的劳动实践中,才真正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内涵,足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众生跃跃欲试)

一生直接走上讲台:我舅舅是木匠,有一次到舅舅家,我发现一个现象:舅舅总要用一根木条将做好的家具的腿和面连接起来。当我问询原因的时候,舅舅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家具更加结实耐用;二是美观。”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的重要。(学生发出赞许的笑声)

(此时,学生纷纷涌向讲台)

师(看了一下手表,流露出遗憾的表情,向学生挥挥手,示意入座):同学们,参与劳动是实践,询问长辈能获知,实际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下课后,课代表把同学们的片段练笔收起来,我要好好审阅一番,看看同学们在实践中都有哪些心得。我坚信:只要同學们具备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我们家乡的面貌定会改天换地,我们的民族定会如巨龙腾空,我们的中国梦不再会是梦想。同学们,有信心没有?(学生齐声高呼:我们有信心)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反思】

走出课堂,兴奋之余,我陷入了深思:顺势而为,顺水推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取学生答语中的亮色,可以绽放学生,成就自己。只要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个课堂的精彩便会应运而生。

一、“我在割麦子的劳动实践中,才真正理解了‘汗滴禾下土的内涵,足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这正是学生深入文本的体现,此时不得不慨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魅力,不得不叹服学生思维的活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随时关注这一特点,让这种魅力尽情释放。

二、当学生回答“这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家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很少进行动手实践,这应该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时,回答虽然看似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教师稍做引导就能水到渠成。可谁又曾想到,正是他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大胆发言。

三、“以学得促习得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于是就形成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便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积淀,使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在顺理成章中学生的认知得以升华。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学生需要思考时,对于学生来说,唯一的表现形式便是沉默。教师则要经得起课堂上的沉默,“因为,只有活跃的气氛而没有凝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这时,教师投以石,便会浪花朵朵,甚至激起层层巨浪来。这时,设计一个引领性的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丁肇中精神同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丁肇中的“我不知道”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拿出精神
丁肇中的“不知道”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