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亮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郁证经验

2016-01-28 14:59
中医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郁证香附枳壳

王 翌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名师高徒·

张怀亮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郁证经验

王 翌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张怀亮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30a余,勤求古训,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于采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郁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神志疾病,是多种病症的综合概念,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棘手。张教授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郁证,颇获佳效。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病案举例等方面浅析张教授的治疗经验,以期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郁证;柴胡疏肝散;张怀亮;中医师;经验

张怀亮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30a余,勤求古训,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于采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郁证是一种情志病,由气机郁滞引发,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以情绪抑郁、心绪不宁、善怒易哭、胸部闷满、胁肋胀痛、失眠多梦、咽喉如梗等为临床表现,属现代医学精神病、癔病等范畴[1-2]。《丹溪心法》曰:“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王安道言:“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张教授认为:郁证是由郁所致,治疗重在解郁;郁滞不畅,郁结不通,原因不外乎气滞、痰阻、血瘀,而气滞关乎生理的血运和津液代谢正常,又关乎病理的痰浊和瘀血的消散,故理气解郁是重要治法。张教授临证常用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郁证,颇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张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郁证经验介绍如下。

1 郁证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有“木火土金水”五郁之说,并提出各自的治疗大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描述了梅核气、百合病、奔豚等属于郁证范畴的疾病,并创立了治郁的方法,尤其重视调理气机;朱丹溪提出六郁,并创越鞠丸;虞抟在《医学正传》中首次提出“郁证”病名;叶天士指出“郁则气滞”,认识到心理治疗情志致郁的重要作用。

张教授对郁证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的认识,认为:生活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或起于忧思怨恨而持续不解,或突遭变故而精神受创,复加机体调节能力不足,遂成郁证;郁证总由情志所伤而来,情志不遂是郁证的主要发病因素;气郁为诸郁之源,气郁生痰致瘀,蕴热化火生风,形成痰热、瘀血、风阳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起多种身心不适症状。郁证过程复杂,情绪的波动影响着病情的起伏,有时症状莫名其妙,且可随处为病,表现为多处不适,故需整体把握,充分了解病史,细心询问病情,善于遣方用药,同时医师要善于沟通和心理疏导,方可避免误诊,事半功倍[3]。张教授指出:郁证的现代病机是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继而出现多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不能等同于抑郁症。

2 辨证加减

2.1 疏肝为主,安神为辅

适应证:烦躁,心情低落,头晕,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或心神不宁,易激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病机多为气郁伴心神失养,治宜疏肝养心。处方:醋陈皮12g,柴胡12g,川芎12g,香附12g,炒枳壳12g,芍药15g,炙甘草10g,酸枣仁30g,夜交藤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2.2 疏肝为主,化痰为辅

适应证:情绪低落,恐惧害怕,失眠多梦,头懵头痛,懒动,舌淡或微红,苔腻或黄腻,脉滑。病机多为气郁伴痰阻,治宜疏肝化痰。处方:醋陈皮12g,柴胡12g,川芎12g,香附12g,炒枳壳12g,芍药15g,炙甘草10g,茯苓12g,半夏12g,竹茹12g。加减:口干、痰黄、苔黄明显者,加黄连6g、牡丹皮12g、菊花6g。

2.3 疏肝为主,活血为辅

适应证:神情急躁,语速较急或言语错乱,舌暗、质红,苔薄,脉弦。病机多为气郁伴血瘀,治宜疏肝活血。处方:醋陈皮12g,柴胡12g,川芎12g,香附12g,炒枳壳12g,赤芍15g,炙甘草10g,桃仁12g,红花12g,郁金12g,丹参12g。

2.4 疏肝为主,滋阴为辅

适应证:胸胁胀满不舒,口咽干燥,眼干,或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舌红,苔薄,脉沉细。病机多为气郁伴阴虚,治宜疏肝滋阴。处方:醋陈皮12g,柴胡12g,川芎12g,香附12g,炒枳壳12g,芍药15g,炙甘草6g,沙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枸杞子30g。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19岁,2015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情绪低落2个月。患者平素沉默寡言,2个月前因在学校被批评后出现情绪低落。现症:易哭,不爱言语,失眠多梦,嗳气,小腹胀满,纳差,喜叹息,舌红,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抑郁症。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肝气郁滞型。治宜疏肝解郁为主,辅以安养心神。方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陈皮10g,柴胡6g,川芎12g,香附12g,芍药15g,炙甘草10g,茯苓10g,酸枣仁30g,煅龙骨30g,炒麦芽30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嘱患者适当运动。服药1周,患者病情好转,不再哭泣,仍纳差,守上方,茯苓加至30g,加白术30g。继服7剂,患者已无其他不适,但仍入睡困难,上方加合欢皮15g、煅牡蛎30g。再服7剂,痊愈。

4 讨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郁证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受到更加广泛地关注和重视[4]。郁证涉及现代医学之疾病广泛,如癔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非器质性疾病,皆可按照郁证辨证加减治疗[5]。“郁”的内涵虽不断完善,但总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6]:一是指自然界的闭塞状态,二是指机体内精气不畅通或情志抑郁所致的疾病。

张教授认为:无论是机体精气不畅通或情志抑郁所致疾病,还是后世所述“气、血、痰、火、湿、食”这六郁,均离不开气郁;疏通气机是治郁之关键枢纽。《证治汇补·郁证》曰:“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张教授认识如出一辙,采用柴胡疏肝散理气解郁,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以不变应万变,以微调应大动。根据辨证,或兼以养心安神,或兼以化痰开窍,或兼以活血化瘀,或兼以补虚扶正,皆可以达到“气得周流”的目的。柴胡疏肝散方中柴胡、枳壳既可调理气机升降,疏泄肝胆,还可调理脾胃;香附辅助理气;陈皮化痰;川芎、芍药活血化瘀,柔肝;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全方针对病机,以“顺气为先”,方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张教授指出: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调整、各脏腑相互依存、各病理因素相互影响,故临证时应在辨证基础上与实际结合,全面、客观对待,灵活用药,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方可事半功倍。

[1]周姿余,宋春玲,范铁兵.杨志旭治疗郁证之临证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2):29-31.

[2]冯秀君,林雪娟.浅谈郁证的诊治[J].光明中医,2016,31(10):1394-1395.

[3]郝志红.郁证临床辨治体会[J].山西中医,2013,29(4):32-33.

[4]高冬梅.郁证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82-83.

[5]余惠平.韩明向诊治郁证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 18(6):89-90.

[6]畅洪异,段晓华,梁吉春,等.中医郁证学说源流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0):653-661.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6)11-0046-03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1.21

2016-07-18;

2016-09-13

猜你喜欢
郁证香附枳壳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治胃寒痛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郁证从肺论治
治胃寒痛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