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越剧新创剧目的主题价值

2016-01-28 07:43:38曹佳花秦良杰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316004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越剧社会意义主题

曹佳花 秦良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 316004)



论越剧新创剧目的主题价值

曹佳花 秦良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 316004)

摘要:近年越剧新创剧目以独特视角反映着21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它们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在婚恋题材的处理上,表达出女权高涨年代的人性平衡视角;在个人价值探索上,展现不同人群的多元化追求;在社会问题改良上,体现主人公人本意识、社会责任的复苏。

关键词:越剧;主题;新创剧目;社会意义

越剧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与京、昆等古老的剧种相比尚属于新生代,传统包袱较少。新世纪以来的新创剧目更加注重对大众心态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变化趋势,体现大众趣味,回应社会热点。同时又融入当代意识,与时下文化心理形成微妙共振。通过对社会题材的积极拓展,让观众在剧情的起伏中获得共鸣,引发思考。

一、婚恋模式从“大男子主义”到“为爱卑微”

现代社会在法律和意识层面上为男女平等扫清了障碍,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带有的柔性特征与男性的力量优势同具生存价值,二者是平等的。

上世纪作品《红丝错(越剧)》中薛春林误会章榴花、张秋人私通,章榴花上堂状告,薛春林才得知与章榴花私通的“歹人”竟是自己。伤风败俗的小姑子变成私定终身的爱人。面对忍辱为自己生下孩子的章榴花,薛春林下跪恳求原谅,最终夫妻和解。薛春林的下跪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男性对女性的尊重,但这更多的是一种“草根性”的民间期望,与21世纪越剧新创剧中的男女平等观念有着本质不同。“草根性”的民间期望大多具有明显的抗上或者男女平等观念不为统治者悦纳,故而在众多民间文学、戏剧中大量出现,以抚慰民众失落的内心。新创剧目则更多地展现出一种大众思想。它体现文化碰撞产生的新思想,描述当代生活中冒头的新生事物,带领观众去感受新元素的加入,去思考社会因此而发生的变化。

《甄嬛(越剧)》中甄嬛个性活泼,追求“恩爱夫妻情”。通过选秀,她进入皇宫成了妃子。不平等的帝王之爱带来的是阴谋与利用,甄嬛心灰意冷后被清河王的专一打动,定下终身。两个男人都爱着她,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追求让甄嬛最终走向清河王。

女性的解放是社会解放的一个天然尺度,女性的活泼、自由天性的释放,往往是一个社会走向开化、文明的标志。《步步惊心(越剧)》中穿越女若曦的女性权利之心在封建社会中不断地被压抑。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21世纪社会带给若曦的不仅仅是女性权利在法律上的保护,更有思想上对女性的高度认可。知识型社会看重的是学历、教育背景,男女性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了相对平等的身份,创造出的价值也被同等地对待,男尊女卑思想在若曦看来根本不合理。但是清朝社会女人依附男人被认为理所当然,她作为男女平等观念的捍卫者,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

此外,越剧编剧在借鉴国外优秀作品基础上,重新衡量两性相处应把握的尺度。

现代戏《春琴传》对男人的“爱情角色”展开探索。主人公佐助在春琴面前是仆人和爱人的角色。为了消除春琴的心结,他作出卑躬屈膝、自刺双目、抛弃亲子等大尺度行为。震撼观众的同时引发其思考:在倡导女权趋于极端的情形下,男性的权利是否会被压制,未来的社会是否会成为“女尊男卑”的社会?男权也好,女权也好,能否在人权的前提下生发对人性的尊重与谅解?剧中佐助作为男人,没有担起社会的责任;自卑的春琴却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佐助的付出。这样的爱情并不合理。现代社会不仅给两性营造了思想上平等的氛围,更为其提供了社会生活上的机遇。男性和女性因其各自的特点,能够在不同方面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在剧中,佐助与春琴男女关系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他们非但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反而作出“抛子”“自残”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与人性的健康发展。所以,女性的解放也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如何在充分发挥女性特有优势的前提下把握“解放”的合理尺度,成了当代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人物使命从“国仇家恨”到“个人探索”

上世纪的越剧对“建功立业”“扬眉吐气”主题多有涉及,而在21世纪,编导则更多地尝试从人本的角度探索角色自身的意义。

《藏书之家(越剧)》以天一阁为背景,讲述了范容为保护书籍倾尽所有的故事。为了保存珍贵书籍,范容代替兄长迎娶花如笺欲以获得嫁妆修筑夹墙藏书。适时李贽名作《焚书》出现,范容卖掉良田、三跪抵金。花如笺也拿出嫁妆,自愿嫁入孙家,成全沈容双书合璧。宁波沦陷,范府不负众望,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藏书。

文人范容为保护天一阁,作出了代兄娶妻、卖田收书、徒手抄书、三跪求书的举动。而花如笺爱书、惜书、护书,最后牺牲幸福完善天一阁的藏书规模。作为在乱世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并没有像范迁一样上阵杀敌报效国家,而是用保存文化薪火的方式去呵护、传承国人灵魂中积淀下的东西。一个人的价值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去实现,该剧中的各个人物同样根据自身的长处为民族作出了贡献:范容放弃出仕,贡献所有;花如笺献出嫁妆,转嫁他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体现个人的价值。国家沦亡,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国家的完好固然重要,精神上的完好更是不可忽略的部分。

范容和花如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将目光放到民间,不惜代价誓死护卫天一阁藏书。他们所追寻的自我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在救国救家的壮志路上奉献生命,更多的是对民族灵魂的沉默保护——国土的完好是国家立足的基础,而一个民族的灵魂却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同样,《李清照(越剧)》同样强调了个人保护民族灵魂的重要性。金兵入侵,赵明诚任上受冤、病死异乡,临终前他对自己做官不像官,习文不像文的现状发出疑问:“读书人一辈子,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他至死都没有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一个志不在从政,却不得不从政的知识分子的价值。

赵明诚死后,赵府收藏的古董尽数被骗,李清照自此潦倒,时常买醉。她的才名和落魄对众人乃至自己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朋友的启发下,她最终完成了对个人价值的探索。她说,“我们读书人,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能”字道出了这部剧的主题——人只需尽其所能为国“出力”,并不需随大流以参军报国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赵明诚与李清照的最佳走向就是“尽其所能”。他们拥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相较于出仕做官、上阵抗金,在保存文物、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具有更加强大的影响力。

整部剧相当于对观众构造了一个设问句——读书人的价值究竟何在?赵明诚和李清照在剧中对于个人的价值探索,其实代表

三、社会抱负从“顺应时势”到“反思改良”

上世纪越剧《五女拜寿(越剧)》中,邹应龙假意拜作严嵩门生,暗中收集他作恶的证据,一举上诉到皇帝面前,将其打入大牢。结局让观众大呼过瘾,但它所展现的仍然是清官意识,是借助皇帝的权威借力打力。《红丝错(越剧)》中在没有得到父亲承认之前,章家姐妹的“恋爱婚姻”仍然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她们只能在家长的绝对权威下想尽办法说服父亲(封建权威)承认她们的婚姻,并没有通过社会改革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意识。

《步步惊心(越剧)》中皇帝下旨给并没有感情基础的明玉格格和十阿哥赐婚,若曦激烈地质问十阿哥:“为什么你不抗争?”作为“穿越女”,她带着现代自由恋爱的观念,虽然没有积极地推动这个王朝的改革,却用她独有的方式倔强地选择了反抗。

《江南好人(越剧)》则将这种社会改革意识推到了极致。沈黛开丝绸店广施善行,却遭到穷人一味索取和诈骗。隋达开设工厂,向穷人提供工作的同时又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两人在剧中交替出现,时而安抚穷人,时而剥削穷人。最终杨森揭开“沈隋同体”的真相。沈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的改良意识,她想要用内善外恶去改掉社会的内恶外恶。

这种努力在沈黛和隋达不断交替的身份中得到完美的诠释,社会并不需要纯善和至恶的人,恶的产生只是为了善更好的生存。正如沈黛,一人双角,保护穷人又督促穷人,没有沈黛,江南的穷人没法生存;没有隋达,江南的穷人没有工作,更没有自主生存下去的资本。

这就上升到了当下社会关注的义利关系问题,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人的物质欲望在人伦道德的约束面前不断碰撞、冲突。面对已然发展到极端的物质欲望,社会成员需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自律;另外,国家也需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设立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保护广大民众的基本权益。

但这也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沈黛的一味纵容,造成穷人们只知索取,不愿自力更生的陋习。这启示我们,社会的福利保障机制并非是对人类惰性的宽纵。另一方面,市场的挑选势必引起发展的失衡,隋达作为民营企业的领头人,改善经营的过程,也意味着不断地压榨工人劳动力,最终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这就是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统观中外,商品经济和社会保障在没有达到互相促进与制约的平衡时,社会必然会走到一个极端。这种关注社会问题的视角产生了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立足21世纪,本剧大抵是告诉观众,要明确发展目标,达到义利统一,完成福利保障机制和社会发展力的拮抗与促进,社会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21世纪,越剧编剧们更加注重分析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用越剧这一独特的艺术表达思考成果。他们用辩证的目光联系实际,力求创作出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达到对社会、对个人正面的促进。而越剧接下来的路,必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朱水珍.浅谈如何在社区推广越剧文化[J].大众文艺,2014(5).

[2]金英子.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和审美价值研究[J].音乐探索,2012(2).

[3]杨晓浤.论越剧现当代艺术魅力的延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曹佳花,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秦良杰,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文学、文化产业、影视戏剧。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越剧社会意义主题
从称呼语角度解读“亲”的指称含义和社会意义
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8:30:39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天长地久》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29:28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56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50:38
越剧在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探讨
浅析越剧的剧种风格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22:30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31:31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