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红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文本的思想内容,更要关注文体样式;不能只看到文字表面承载的言语信息,更要看到文字背后隐匿的言语形式。下面就结合课堂实例说说自己关于文体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其一,明确要求,把握文体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是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提出的目标。语文课堂只有明确课标制定的宏观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每一个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明确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每一课的文体都有着不同之处,教师教学中要把握文体特征,制定合适的目标。例如,《孔子游春》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紧紧抓住文本叙事性的特点,通过“赏春”“论水”“言志”这三个板块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文本的具体语言解读叙述性文体的特点,关注了叙事性文本的表达。第二自然段“赏春”的教学,教师则紧紧扣住文本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拟人、比喻、排比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想象中进行感悟。在朗读指导时,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对于学生能自己理解的内容,老师让学生反复读,再进行比较,自己发现,自己感悟。课堂上,教师有了明确的要求,从文体的样式出发,会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开展好课堂的教学活动。
其二,关注文本,开发文体资源。苏教版教材在一些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如“作家卡片”“名著便览”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或课后指导学生阅读,为文本学习储备些信息。也可以自己对课文内容进行增补。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莫高窟》等写景类说明性文体时,可以抓住游览的顺序来进行教学。移步换景是写景类文章通用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说明性这类文本的特点,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其三,渗透方法,有效感悟文体。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要进行信息整合。首先,要让学生通读文本,了解大意。其次,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切入点。然后再选择准确的“点”,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整合。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是一篇说明性文体的文章,教师抓住柳树的神奇切入课文的学习,但学生更该学习的是对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柳树的生存环境、外形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文本,从而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渗透想象、对比这样的写作方法,真正达到阅读的实效,形成有效感悟。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