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影响因素——基于广西河池民族乡村的调查

2016-01-27 01:53陈永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贫困影响因素农民

陈永清, 阳 镇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影响因素
——基于广西河池民族乡村的调查

陈永清, 阳镇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530006)

摘要:以广西河池地区民族乡村农民为调查对象,以人力资本为研究视角,对影响民族乡村农民收入的现实困境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与二元LOGSTIC模型对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拟合与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匮乏、外出务工率极低是造成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农户家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贫困风险会降低29.7%,外出务工农民比不外出务工的贫困风险低56.4%。

关键词:民族乡村; 农民; 贫困; 影响因素

三农问题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解决环节。随着市场改革过程的的不断深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农民收入增长滞缓依然是三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选择区域。然而,在宏观层面上,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较为特殊,特别是贫困民族乡村多处于偏远偏僻的落后山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在微观层面上,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化,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逐渐加深,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困扰民族乡村农民脱贫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民族乡村的农民贫困问题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现实问题。

为科学地对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问题进行分析,从各方文献中提炼出影响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影响因素,对民族乡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运用SPSS软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与二元LOGSTIC模型,验证这些因素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推导出对改善困境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针对性解决路径。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在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的同时,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基于民族地区这一特殊的经济环境背景,民族乡村所面临的贫困压力更大。

针对农民贫困影响因素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如张优智(2006)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人力资本积累程度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张小青(2009)认为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资源禀赋的约束、市场因素的风险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客观因素,也是制约当前我国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因素;廖小东、曹文波(2010)认为贫困农民拥有的资产(土地)质量差,缺失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是农民返贫数量不能有效地减少的重要原因;宋彦峰(2010)对革命老区农民贫困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区位和消费性负债是影响革命老区农户贫困的重要因素,能力贫困是困扰革命老区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张士斌等(2011)从实证角度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多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资本性要素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总之,目前从宏观角度研究整个国家或者区域贫困的研究较多,但对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乡村所在农民这一群体贫困特征的研究极少,同时国内对农民贫困问题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较多,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去分析民族地区的农民贫困问题较少。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填补此类研究的空白。结合民族乡村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索推动民族乡村的农民的脱贫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将农户自身能力提升的微观视角与国家政府连片开发的整体的宏观视角相结合,是民族乡村脱贫的重要方向,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整体脱贫。

二、 研究理论框架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农民收入困境问题影响因素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假定人力资本存量、农户家庭经营方式、及农户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来自政府扶贫项目与农业补助状况对民族乡村农民收入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概念模型及假设。

(1) 民族乡村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舒尔茨(1960)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于劳动者身上,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农村人力资本可以认为是农民通过对教育、培训、健康等投资而凝结在农民身上的资本量[1]。在本次调研中,家中劳动力数量、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反映民族乡村农户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指标。民族乡村农民的年纪会对人力资本存量产生影响,年纪越大,其体力对从事劳动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家中的劳动力数量也会对家庭的整个收入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劳动力数量越多,其从事产业经济活动的可能性越高,进而对整个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产生影响。民族乡村农户家庭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若民族乡村的农户家中劳动力出现重病问题,会减少农民的劳动收入,同时还要带来治疗费用的压力。因此,提出研究的假设H1:民族乡村农户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会对贫困概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2) 被调查民族乡村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在本次调研中,土地亩数是反映民族乡村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指标。产业分配一般可以分为农业就业和非农业就业,非农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作为间接测量被调查农户家庭劳动力的产业配置。对于民族乡村的农户而言,主要依靠耕地获得家庭收入。同时,由于农户从事非农业产业会对家庭经济收入产生影响[2],有必要对民族乡村农户家庭劳动力是否外出务工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其兼业情况。因此在本次调研通过调查农户的土地亩数、兼业情况、兼业程度,从而了解民族乡村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与结构;并提出研究的假设H2:民族乡村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对民族乡村农户贫困概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3) 被调查农户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来自政府扶贫项目与农业补助的收入所得。社会保障状况主要通过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参与度来反映,而政府扶贫项目与农业补助带来的收入将直接给民族乡村农民的收入带来直接的增加;宋彥峰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农民的兼业程度对农民贫困概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3]。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民族乡村的农民“养儿防老”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非常强烈,民族乡村农民家庭依靠子女养老的意识根深蒂固,因此拥有儿子的愿望进一步增强。这一意识进一步加大了家庭人口压力,从而加大了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概率。因此通过调查农户所参加的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医疗保险来反映民族乡村的社会保障状况。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3: 政府扶贫项目及补助与农户的社会保障状况对民族乡村农户贫困概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三、 研究方法

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在充分研究国外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文献的基础上,以及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设定如表1的变量,在人力资本存量因素上,反映民族乡村人力资本存量状况的指标主要有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以及农户家庭中的劳动力数量;在收入状况的影响因素上,能够反映收入状况主要指标有农户家庭的土地规模、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总收入),以及家庭劳动力的务工情况(是否外出务工)、兼业程度(非农业收入/年总收入),即农户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结构与产业分配状况;在政府扶贫项目状况调查中,问卷主要调查经济发展及扶贫收益资金率反映政府扶贫项目以及地区经济补助的情况,政府农业生产补助以及扶贫项目增收在农户家庭收入所占的比重作为经济发展及扶贫收益资金率的计算方式;在社会保障状况的本次调研中,选取了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以及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反映农户自身的社会保障状况。

表1 变量名称及其操作说明

2. 数据特征分析

(1) 信度分析。本研究的信度检验采用常用的“Cronbach’sα”系数检验法。根据相关理论的标准α系数的临界值设为0.7。如果信度系数α在0.9以上,则表示量表有很高的信度;如果信度系数0.8<α<0.9,说明信度比较高;信度系数0.7<α<0.8,表示可以接受。信度系数α<0.35则应该拒绝。通过SPSS 19.0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各个量表进行Cronbach’sα信度检测,其Cronbach’sα信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11项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系数为0.766,说明此次调研的结果可以接受。

表2 Reliability Statistics

为了更好的对贫困地区民族乡村农户收入困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充分了解民族乡村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课题组于2014年8月赴广西贫困地区河池市南丹县八圩民族乡、里湖民族乡,以及中堡民族乡等民族乡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研究理论的框架以及相关假设,在民族乡村内的每个村随机入户展开农户调查,调研内容涉及住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状况,以及政府扶贫项目补助和社会保障状况等,从而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选取了广西河池市八圩民族乡、里湖民族乡、中堡民族乡作为实证研究的调研地点,考虑到操作等实际情况,选取定额抽样的统计方式。为保证所得结果和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本次问卷调查贫困农户的样本容量为110,调查完成后所收集到的样本进行了审核,去除了其中的无效样本,最终取得有效贫困样本为100个。部分变量采用五分量表法,进行赋值(1~5分)。根据问卷所收集得到的数据,整理出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见表3)。

表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续表3

NMinimumMaximumMeanStd.Deviation经济发展及扶贫收益率1000.050.440.15980.07534ValidN(listwise)100

3. 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各变量对农户贫困概率的作用程度,鉴于被解释变量只取1和0两个值,是一种离散型随机变量,故本文选择二元Logistic模型,反映民族乡村农民相关因素与收入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影响民族乡村农民收入困境的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量。本文采用SPSS软件的Logistic模块建立农户贫困影响因素的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P表示民族乡村农户贫困的概率;β0为常数项;βi为回归系数;Xi是影响民族乡村贫困的不同因素。

4. 模型分析及结果

根据有关贫困户的定义,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则为贫困户,则赋值为1;如果人均纯收入高于2 300元为非贫困户,则赋值为0。由于被解释变量只取1和0两个值,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所以选择二元Logistic模型来反映农户自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民族乡村农民农户贫困的相关关系。为了说明Logistic模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解释意义,需要对模型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必要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RratioTest)中的χ2的统计量为25.001,而且P(χ2>21.375)=0.001<0.05,且Score的χ2的统计量为147.671,而且P(χ2>145.854)=0<0.05,所建立的Logistic模型是合理的(见表4)。

通过SPSS19.0软件的二元Logistic模型建立民族乡村农户收入困境的影响因素的模型。将调研处理后的数据带入模型,通过向后逐步回归方法,将得出影响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见表5)。

表4 Logistic模型检验结果

表5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注:表中数据选择变量的标准水平是α=0.05,剔除变量的标准水平时α=0.1。

第一,在人力资本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健康程度对农户的贫困风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Sig值均小于5%。其中,家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贫困风险会降低29.7%;而比较反常的是,民族乡村农户家中劳动力每增加一人,其贫困的概率会增加68.1%,在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民族乡村农民家庭劳动力滞留在家中,并没有外出务工,而家庭土地亩数较低,因此,在农业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出现了家庭劳动力越多,其贫困的风险越高。同时,民族乡村农户的健康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贫困风险会降低14.3%;而年龄这一变量对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概率并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说明年龄这一因素并不是造成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二,在民族乡村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农民收入状况的变量中,农民是否外出务工与其兼业程度Sig值均小于5%,说明了农民是否外出务工及兼业程度对民族乡村农民贫困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其中,农民外出务工比不外出务工的贫困风险将减低56.4%;说明非农业的生产比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效益要更高。而家庭土地规模对民族乡村农户的贫困风险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和表1描述性统计中民族乡村家庭土地亩数均值较低,以及内部差异较小所反映的情况具有一致性,由于民族乡村农民家庭亩数较低,方差较小因此内部差异较小,说明在现有的土地体制下,提高一亩地的收益对民族乡村农民的收益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提高,对贫困概率的降低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4]。

第三,在政府扶贫项目补助及社会保障状况的变量中,是否参加养老保险这一变量其sig的值小于5%,说明养老保险对民族乡村农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从长期看,农户年龄越大,其参加养老保险会对农民贫困的概率具有降低的作用。从数据结果上看,其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对贫困的概率会降低6.9%。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对民族乡村农民的贫困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经济发展及扶贫资金收益率这一变量也对民族乡村农民贫困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与民族乡村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这一背景具有关联性。由于经济发展滞缓,所带来的收益及扶贫的补助对农户的贫困概率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降低[5]。

四、 结语

从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2014年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10年里,农民增收途径拓宽, 农民就业途径也逐渐多样化,农民收入也有较快的增长。同时,民族乡村作为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在国家扶贫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民收入有所改善。但是,民族乡村农民依然面临收入增长困境,民族乡村农民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都极其匮乏,依靠贫瘠土地实现增收可能性极低。同时由于民族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文化语言的限制,民族乡村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率极低,这导致了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家中的现象,增加了家庭供养的负担压力,从而大大加大了民族乡村农民贫困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张茜.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3):27-31.

[2] 刘纯阳. 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对湖南西部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 2005(6):55-57.

[3] 宋彥峰. 农户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革命老区的调查[J]. 开发研究, 2010(4):39-42.

[4] 曲玮,涂勤. 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检验——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J]. 农业和农村问题研究, 2012(2):21-34.

[5] 刘娟.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扶贫路径创新[J]. 现代经济探讨, 2008(4):42-45.

【责任编辑孙立】

——————————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Income Plight in Ethnic Village:

Based on Survey in Hechi of Guangxi

ChenYongqing,YangZhen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farmers in ethnic villages of Hechi in Guangxi Province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empir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in ethnic villages. Fitting and regression on variable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done by using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and dual LOGST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icient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low rate of migrant workers are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difficulties in ethnic rural farmers’ income; when the labor force’s education level add an additional unit, the risk of poverty will be reduced by 29.7% , and the risk of poverty of migrant workers will is 56.4% lower than non-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ethnic village; farmers; poverty; influence factors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1-0058-04

作者简介:李明宇(1981-)男,辽宁昌图人,沈阳大学讲师; 毛惠媛(1973-),女,辽宁抚顺人,沈阳大学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L12BJY028)。

收稿日期:2013-12-27

中图分类号:C 913.3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贫困影响因素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