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艺术中“双师型”舞蹈教师的培养研究

2016-01-26 07:58:42陈彦婷
雪莲 2015年33期
关键词:双师型培养

陈彦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普及,艺术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综合艺术要求下,对于艺术舞蹈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舞蹈教师已经不符合综合艺术的实际需求,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舞蹈教师显得刻不容缓。不仅显著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舞蹈实际运用能力,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综合艺术的发展,实现艺术行业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综合艺术;“双师型”;舞蹈教师;培养

综合艺术不仅熏染了人们的艺术境界,培养了人们的艺术情操,而且显著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综合艺术的开展,致力于培养出一大批社会需要的综合艺术优秀人才。然而,在综合艺术中,舞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艺术的指路灯,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其教学效率与质量。所以,高校不得不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舞蹈教师,切实提高舞蹈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校综合艺术中“双师型”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舞蹈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1.年龄结构不合理

随着艺术专业的飞速发展,艺术生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长,招生人数每年激增。而高校在职舞蹈教师人数有限,为了弥补教师数量不足的缺憾,高校不得不招聘进大批的年轻教师,严重加剧了舞蹈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

2.职称结构不合理

高校艺术类教师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师资职称不高。尤其是舞蹈教师,绝大部分的舞蹈教师只有中级和初级职称,可见,职称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

3.“双师型”舞蹈教师缺乏

高校绝大部分的教师虽然具备专业舞蹈理论基础,但是严重缺乏岗位实践经验。因此,在传授舞蹈技能时都是凭借自我感觉,严重降低了舞蹈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该加强舞蹈教师培养,建立“双师型”舞蹈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

(二)舞蹈教师教育能力较低

学生进入高校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舞蹈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增加学生的舞蹈基础功,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技能,从而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良好过渡。因此,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在高校的舞蹈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舞蹈教师都是一毕业之后立马进入到工作岗位的,虽然舞蹈理论基础十分强大,但是严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性指导。因此,学生只能接受到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舞蹈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舞蹈教学中,实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原则,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舞蹈实践技能的提高。

二、综合艺术中“双师型”舞蹈教师的培养措施

(一)营造艺术氛围,改变传统观念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漫长,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严重依赖课本书面知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传统的教学理念。高校综合艺术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一味以课本书面知识为主,无法充分发挥舞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舞蹈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舞蹈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对自身舞蹈技能的提高。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该积极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改变传统的观念,不断引导舞蹈教师,拓宽教师的视野,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园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活动中,有效增强教师的艺术情操,培养教师的艺术内涵,显著提高高校舞蹈教师的舞蹈功底,促使教师达到综合艺术的要求,不断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

(二)健全“双师型”舞蹈教师培养制度

虽然国家和高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仍然只是口头行动,尚未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即使高校意欲培养“双师型”教师也无法可依,缺乏明确的制度文件,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出台“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为高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综合艺术的实际需求。高校应该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形成规范的制度流程,促使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努力发展。同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充分激发舞蹈教师的积极性,增加其不断提升的动力,切实提高高校舞蹈教师的整体综合水平。

(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交流平台

高校是开展理论教育的主要集中场所,而为了响应综合艺术对“双师型”教师提出的积极要求,高校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舞蹈教师提供实践的场地,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实践技能,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一旦舞蹈教师自身的舞蹈实践技能提高了,提高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自然迎刃而解。由此可见,高校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舞蹈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渠道。因此,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交流的平台。企业与学校分工合作,企业专门负责提供实践所需的培训基地,将高校的舞蹈教师组织起来,集体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实践工作,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全面了解当下企业对舞蹈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之后教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同时,学校应该适当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在进入学校岗位教学之前,接受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知识培训,辅助专业教师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切实体会高校舞蹈教学的实际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普及,高校越来越重视综合艺术教育,因此,对舞蹈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舞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舞蹈教学。因此,高校加强对舞蹈教师的培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刻不容缓。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高校舞蹈教师的培养,加上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训基地,不断增强教师的舞蹈实践功底,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有效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双师型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4:01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