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杰
郑州华山医院妇科 郑州 450000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杨凤杰
郑州华山医院妇科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生育期妇女。2013-01—2015-03,我们对2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200例子宫肌瘤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27~56岁,平均36.22岁。未婚24例,已婚76例。观察组年龄26~58岁,平均38.46岁。未婚25例,已婚75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等症状。入选标准:肌壁间肌瘤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肌瘤数<3个,肌瘤直径<6 cm,子宫<孕10周。排除子宫恶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组患者年龄、婚姻、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下腹纵切口或横切口。进腹暴露子宫后,在宫体部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6 U,切开肌瘤突出处子宫肌层,1号合成线结扎双侧子宫动静脉及双侧卵巢动静脉。剔除肌瘤,逐层缝合腹壁切口。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全身麻醉,取仰卧位, 头低30°。于脐部上缘去10 cm切口,常规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13~15 mmHg(1 mm Hg=0.133 kPa)。左下腹切口置入10 mm Trocar、右下腹切口置入5 mm Trocar。经阴道置入举宫器,超声刀纵形切开子宫浆肌层与肌瘤直径等长。暴露肌瘤包膜并切开,以有齿抓钳夹持肌瘤,边分离边电凝血管,剥出肌瘤。切口用1-0薇乔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粉碎器旋切取出瘤核,冲洗盆腔,释放气腹,撤除手术器械,关闭穿刺孔。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3 d。
2结果
2.1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00%)低于对照组(3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3讨论
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量增多、不孕等, 0.13%~1.39%可能发生恶变[1]。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不受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的限制,且能在直视下缝合关闭瘤腔,利于子宫形状恢复。但术中出血量多,腹腔脏器暴露时间长、易发生肠粘连及盆腔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顺利恢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在完全封闭的腹腔内进行,术中出血量少,对盆腔内脏器干扰小,可保持盆底结构的完整性,并降低术后发生肠粘连几率,患者恢复快,有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2-3]。本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率等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临床效果肯定。实施中应注意:术前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超声等检查准确了解肌瘤部位、数目及大小。全面、科学评估患者病情,选择符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征[3]。术中用超声刀切割,因超声刀集分离、止血、切割于一身,术中烟雾少,振荡所产生的热量低于高频电刀,产生的热损伤轻。而对于肌瘤数目≥5个,肌瘤直径>6 cm,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处肌瘤及子宫>4个月妊娠,子宫与周围脏器组织致密粘连,术中出血多或止血困难等患者,均不宜进行腹腔镜下手术。
参考文献4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2.
[2]冯怡辰,李敏,韩英,等 .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24(2):163-166.
[3]高雅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4):1 931-1 932.
(收稿2015-09-13)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