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斌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分析
杨晓斌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分析的价值。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对68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的斑块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6个斑块,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3个斑块;在靶病变及非靶病变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CT值均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有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64层螺旋CT;急性冠脉综合征;靶病变;Ⅰ型病变;Ⅱ型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的类型,多发于老年人,同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1]。临床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出现破裂或者侵袭,进而继发血栓形成[2]。临床一般采用64层螺旋CT分析斑块的成分,进而分析其斑块的稳定性。作者对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分析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2.14±6.28)岁;其中8例糖尿病,15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14例吸烟;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2.59±6.14)岁;其中7例糖尿病,14例高血压,9例高血脂,15例吸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心率>70次/min患者在进行多层螺旋CT前30 min给予12.5~25.0mg的倍他乐克,舌下含服。先对患者的正侧位进行定位,任意选择主动脉水平的层面,通过肘正中静脉将20ml的碘普罗胺以4ml/s注入,进行预扫描,并测定延迟时间。然后将80ml的碘普罗胺以相同的方式注入,根据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在患者吸气后屏气,并在屏气期间完成扫描。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进行CT图像重建,并将其发送至图像工作站。重建主要有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在图像重建后,由两位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图像进行分析。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斑块数量及其各项CT值,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6个斑块,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共检测到83个斑块。
在靶病变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48个)的CT值为(23±16)HU,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42个)的(87±13)HU;在非靶病变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38个)的CT值为(21±17)HU,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41个)的(48±16)HU,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Ⅰ型斑块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39个)的CT值为(45±18)HU,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44个)的(89±13)HU;在Ⅱ型斑块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47个)的CT值为(24±14)HU,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斑块数39个)的CT值(65±9)HU。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临床需要采用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进行检查及确诊,但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所以大部分患者较难接受[3]。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学检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多层螺旋CT(MSCT)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MSCT冠脉造影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且具有高质量的图像,与常规的冠脉造影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64层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很高,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将其与心电门结合,可有效检测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同时在斑块识别及冠脉显影中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斑块CT值明显低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且靶病变斑块CT值高于非靶病变CT值,这一研究结果与李强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说明,冠状动脉具有更大的易损斑块机会。
综上所述,64层CT能有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斑块成分进行评价,并提示斑块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事件进行预测。
[1]乔锐.64层螺旋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淮海医药,2010,28(4):322-323.
[2]石瑜,方毅民,任法新,等.64层螺旋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4):274-276.
[3]赵均雄,陈惠枚,吴菊芳,等.64层螺旋CT对冠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与血管内超声对比.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4): 33-36.
[4]王健,赵琦,王天浩,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64层螺旋CT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78-1181.
[5]李强,杨成明,曾春雨,等.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研究.重庆医学,2010,39(2):188-1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24
2015-10-21]
114032 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CT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