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学方法源流考

2016-01-24 21:20杨梦灵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医学生中医药

张 喆  杨梦灵  朱 锐

1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102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院七年制班,武汉 430065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22



·教学园地·

中医教学方法源流考

张喆1杨梦灵2朱锐3△

1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102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院七年制班,武汉430065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武汉430022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诞生于原始社会,逐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代完善,繁荣千年。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总结的理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知识薪传不息,得益于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中医教育。从古至今,大体上将学习中医的途径分为自学、师承(包括家传)和教育三种。从中医培养近况来看,院校每年可以培养出大批量的中医医师,但能真正运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的却占少数,名中医更是寥寥,笔者认为,当前不完善的中医教育模式是导致此类现象存在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就中医教学方法源流进行粗略整理,供大家探讨。

1 自学

古人素有自学成才之说,自学而成为有名的中医师也不乏其人,如清朝的徐大椿、明代的李忠梓、王肯唐等。但就总体而言,名中医相对较少,且大部分名中医在自学之后也有拜师学艺的经历[1]。就中医而言,对自学者有极高的要求:①有极大的兴趣;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基础;③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④有坚定的信念、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力。虽然中医四诊特色为中医自学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其对自学者的极高要求也限制了现代社会中医学生自学成才的可能性。

2 师徒传承(包括家传)

师带徒模式历史悠久,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这种模式仍未被遗弃。最早有关中医师徒传承的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受艺于长桑君,拥有了名闻天下的精湛医术,成就了“生死人”的传奇;仓公淳于意得真传于公乘阳庆,勤勉不懈,让后人见到了2100年前的25个真实病例[2];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将脾胃学说推到新高度,《脾胃论》至今传承不息。

师带徒模式有其独有特色,《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灵枢·官能》言:“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师”、“徒”间互相选择,相互所好,这是成才必备条件;一师所带徒弟有限,因此,师傅可以对徒弟有充分的了解,抓住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解决徒弟学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古人跟师3年即可独立坐诊[3],缩短了成才周期;徒弟跟从师傅进行长期的医疗实践,将医籍经典中所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快速提高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但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受师傅一家之言所局限。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和进益,现今,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师带徒模式被结合到医学生的科班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教育

纵观历史,中医学的教育系统大致分为官方教育、书院教育和院校教育三类。官方教育和院校教育规模相对较大,以下浅谈此两种教育模式。

3.1官方教育

官方教育自古代就有,其起源虽未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中医理论的形成时间上考虑,可推测春秋以前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教育已有萌芽,然后形成于隋唐,发展和繁荣于宋元,衰退于明清[4]。

官方医学教育应是规模化教育的鼻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编撰医学书籍:整理考证医学文献,寻访本草,若是没有大量的人力,专业的医学队伍,强大的经济支撑,是难以实施的,唐修的《唐本草》、宋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无不得益于官方支持;②医学生培训规范化:从医学生的挑选来说,所挑选之人大多是官宦世族子弟,这个群体相较官阶较低之子或是普通百姓有较好的受教育基础,底子较厚,余下相对社会地位较低之人,亦多是医学世家之子或是本身在医学方面有较好的修为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之人,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样的群体在学习中医时应是事半功倍,多数人有不错的结果;从教育者的选拔来看,各朝各代中,太医院授课之人往往身兼官职,多是学问渊博,医术精湛而又能令人推服之人,在任教过程中还要定期考核,进而保证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从教具的数量来看,官方教育拥有丰富的针具、图谱、自制供学生学习的磨具,甚至制作出精妙绝伦的针灸铜人,选用教材以经典书籍为主,当代著名医籍为辅;③培养学生人数有一定的规模:虽然其创办目的主要在于服务皇室,培养人选多是世族官家子弟,范围局限,但繁盛时期亦可有300人之多,教育合格者补充为地方医官,为地方亦输送了大量的医学人才[5],促进了民间医学发展。在封建统治社会体系下,政府出面组办医学教育,大大提升了医学的社会重要性。

此后,官方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有一定规模的院校教育所取代。

3.2院校教育

20世纪中期,受西方教育模式影响,中医院校教育应运而生。1954年,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四所中医高等院校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正式形成。从此,院校教育也成为了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方式。

医学院校为培养合格的现代中医学人才提供了丰富的条件。①教育系统化:医学生本科受教育时间统一为五年,课程设置各院校相同专业基本统一,前两年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大学第三、四年则是学习内、外、妇、儿、耳鼻喉等科室常见基础疾病,大学第五年进入临床实习,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3年,博士研究生阶段教育3年,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的教育格局;师资队伍可信赖,无论是基础研究教师或是临床教师都有一定的医学背景,是中医药骨干人才,扎实的学科知识,足够承担起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具、教学实验、临床观摩以各院校教育经费水平而定,但差距不大,基本满足医学生教学需要。医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中医,繁复且冗杂的医学古籍需要医学生不断的阅读、辨析、领悟和升华,所以,医学院校应是一个着重基础教育的基地,教师在此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扮演一个引路人,扎实的医学基础让医学生在后期的临床工作中获益无穷。②教育规模化: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中医院校47所,89所综合院校设有中医专业,每年输出大批量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③教育现代化:院校教育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在研究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重视现代医学基础、外语、统计学等近代兴起的学科,不断接收新的观念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宝库,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医药舞台[7]。

但是院校教育的不足之处亦是不可忽视的。中医药的院校教育是在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而出现的一个不断尝试和改进的新的教育模式,很多的制度和方法都在照搬西方教育,但用西方教育套路传授祖国传统医学,显然是不太合乎中医成才的规律。学习重技能而轻文化,在外语、计算机、西医等课程占据不少课时的情况下,医古文、医学史等传授中医文化底蕴的课时逐渐被削减[3],导致很多的中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四大经典尚觉苦难,更别说是自学其他的经典医籍,古人认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难以真正地认识、学习和发展中医,现在中医学生的古代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教育规模扩大,教资难以跟上,学生多,临床带教老师数量有限,教学医院有限,进而导致学生临床实践数量有限,每次临床实践过程中,老师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技能掌握状况,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明显不足,同时,中医药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领悟的过程,没有大量的实践和感悟,医学生难以走上临床面对真实病例进行辨证论治、解决实际问题。但从整体来说,院校教育仍是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石。

无论是封建帝制下的官方教育,还是新时代的院校教育,都不同于其他的两种教育模式,它由官方或是院校创办,对象广泛,无论是从学员人数还是从教学场地、教具的数量,相较于其他两种模式有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员,都采取了考核的模式,优胜劣汰,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医知识传承的质量和数量。

4 关于现代中医教育的思考

《礼记·学记》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由此看出,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必要的技能实践是优秀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因素[7]。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医疗技术水平发展较快,中医不能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必须“衷中参西”,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根本,以西医为辅助[1];中医的培养质量较低,呈现“泡沫中医”形式[8],院校每年培养大批量的中医学生,但是毕业后医学生走上临床时,却很难运用所学到的中医理论诊病,且大多数中医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独立阅读、理解经典医籍难度较大。

因此,总体来看,院校教育在中医教学培养模式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在此基础上,应注重以下几点:①增加师资力量,重视师承模式增加临床带教教师人数,重视师带徒在中医教学中的作用,要求医学生多跟师,多临床,多见识,多总结,多与教师交流,院校教育和师承模式相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②注重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挑选优秀教材,突出中医特色,开展医学经典古籍的学习,不仅限于“四大经典”,鼓励学生多读医学古籍,多思考,多感悟。同时在校内组织中药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加大中医药经典医学古籍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力度,不能为了学习现代医学而本末倒置,削弱传统医学课程份量;③纠正大众看病误区社区普及医疗知识,纠正大众“老中医才是好中医”的思想误区,建立“能治病的医师才是好医师”的观念,创造年轻医师接触多种临床病例的机会,同时也鼓励年轻医师阅读书籍,提高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而不是消极等待自身年资增长,成为“老中医”;④提高群众传统文化素养在群众间传播中医传统文化,鼓励了解中医文化,学习民间传统日常保健小知识等。中医药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不仅是中医师的责任,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只有群众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学习中医药,才是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最有利保障。

[1]王明强.古代医学教育模式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J].中医杂志,2014,55(8):718-720.

[2]曹东义.中医的“师带徒”如今仍重要[N].中国社区医师,2010-9-17(26).

[3]罗雯文,范志勇,邓倩.谈“名师带徒”现象和中医教育现状[J].河北中医,2008,30(11):1229-1230.

[4]姜小华.古代中医官方教育的史学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5]梁峻.两宋教育史论[J].中医教育,1995,14(3):41.

[6]黄杰.浅谈中医师带徒的传统教育模式[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5):71-73.

[7]刘百祥,王萍,吴红玲,等.提高学生学习中医临床课效率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8):58-59.

[8]邓铁涛.邓铁涛医学文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0.3969/j.issn.1674-4616.2016.04.020

,Correspongding author,E-mail:zhurui19830108@163.com

2015-12-21)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医学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