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以《独立评论》为中心

2016-01-23 22:45周山仁王言虎
关键词:近代化论战自由主义

周山仁, 王言虎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以《独立评论》为中心

周山仁, 王言虎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独立评论》标榜独立与自由, 有着民族主义关怀。 国难当头, 《独立评论》学人在建国与建设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并由此引发“民主与独裁”的论战。 这场论战中, 由胡适领衔的“民主宪政派”与以蒋廷黻、 丁文江为先锋的“专制独裁派”, 以建国治政为中心, 产生了三个阶段的论战。 论战双方并未完全达成一致。 双方激烈笔战的背后, 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国难下的折中与妥协, 工具色彩浓厚。

关键词:民主与独裁; 论战; 近代化; 自由主义; 《独立评论》

0引言

《独立评论》创刊于1932年5月22日, 社员主要有胡适、 傅斯年、 蒋廷黻、 丁文江、 吴景超、 书永、 衡哲等。 作为一份国难背景下产生的同人杂志, 《独立评论》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目的是寻求治国路径, 正是这种现实主义关怀的体现。

就学界对《独立评论》的研究而言, 1978年以前, 大陆对《独立评论》持批判态度, 1978年以后, 才出现研究《独立评论》的论文与专著。 尤其是最近几年, 学界对20世纪百年思想史研究热情高涨, 各种关于《独立评论》的论文与专著纷纷面世。 目力所及, 研究《独立评论》关于“民主与独裁”论战的代表性论文观点有:徐晓旭论述了《独立评论》中以胡适、 张熙若、 陈之迈、 张佛泉为代表的民主派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 归纳出他们的法治思想主要表现在重视立法, 贯彻法律至上, 改良司法, 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力制约等方面[1]; 李兴勇力图以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来解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紧张关系。 作者认为, 救亡图存这一民族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导致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实际运作上向传统复归, 而且由于对自由主义的工具性价值选择, 使得本就弱小的自由主义在中国过早地畸变, 最终只能呈现出价值追求与现实妥协之间的分裂[2]; 张勇指出, 《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似皆无意于政治理论和价值的探讨, 而直接指向现实中的政治权力格局。 如此, 自称“不依傍任何党派”的《独立评论》学人亦不得不介入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体制和派系斗争。 这就是民主与独裁讨论的“言外之意”, 而要发现这一言外之意, 就必须回归当时的“历史场景”[3]; 陈静熔从法学角度, 选择《独立评论》学人群体在20世纪30年代宪政运动中所表达的宪政理想作为考察对象, 以观察他们自由主义下的宪政观。[4]此外, 还有不少论述《独立评论》宪政思想的专著观点, 如张太原主要着笔于研究《独立评论》学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 阐述了他们在国难中如何将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二者融通, 作者总结道, 《独立评论》所展现的思想其实是当时政治思潮的一个剪影, 是民族危亡时期知识分子探求救国路径的一个尝试[5]; 陈仪深认为《独立评论》中对于民主的讨论, 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富有意义, 并且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民主问题的解决也有借鉴之处。 本书“让《独立评论》自己说话”的研究方式对笔者写作此文有很大启发作用[6]; 黄波粼注意到《独立评论》关于“现代化”的讨论, 在总目标上是趋同的, 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却各抒己见, 钩织了一幅“言人人殊、 殊途同归”的斑斓图景。[7]这些论文或专著的观点, 主要着墨于对论战思想价值的挖掘与解析, 却忽视了对论战经过的细致梳理。 历史事件的上演草蛇灰线, 浮脉千里, 只有厘清最细微的枝节, 不留暗角, 才能全面掌握其内容。 故而, 拙文的重点是全面梳理论战的来龙去脉, 尽可能地呈现历史真相, 在此基础上挖掘论战背后的历史意义。

1论战背景: 家国危亡意识下的言论救国

1.1共识: 国民政府领导的统一国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国势危急, 《独立评论》学人达成一个共识: 结束军阀割据, 完成国家统一; 建立唯一政府——国民政府。[8]5,12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伪满洲国”成立, 一些中间派别和国民党内部反蒋派对国民党集团不满, 一直呼吁召开国难会议或国民代表会、 国民救国会, 以争取实现他们的主张。 1931年12月, 各界人士熊希龄、 马相伯、 黄炎培等60余人组成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 发表宣言和通电, 要求国民党“解除党禁, 进行制宪”。 在各方压力下, 国民党政府于1932年1月18日下令召集国难会议。 4月7日, 国难会议在行政院长汪精卫主持下于洛阳召开。

蒋廷黻在参加“国难会议”后发表《参加国难会议的回顾》一文, 反对国内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 他认为, 改造运动在国难时期会“引起更大的纠纷而分散国人对外的力量”。 “凭良心说, 国民政府虽不好, 日本占据东三省不是因此而起的。 再凭良心说, 政府虽不好, 政府人员的平均道德和智识也不在在野人士平均道德和智识之下。”*蒋廷黻. 《参加国难会议的回顾》. 《独立评论》第1号, 1932年5月22日.蒋廷黻公开为国民党张目, 当然是承认并支持国民政府的。

傅斯年将这种倾向更加具体化:“今日之局, 恐怕已谈不到好政府与坏政府的问题了, 只是有政府与无政府的问题了, 汪(汪精卫政府)如一倒, 我们实在想不起更能出产一个好政府。”*孟真. 《监察院与汪精卫》. 《独立评论》第1号, 1932年5月22日.显然, 他不仅认为中国要有政府, 这个政府还必须是汪精卫政府。 紧接着他又在《独立评论》第5号上直接将有无政府提高到“亡国灭种”的高度。 他疾呼, 今日之势, “虽有一个最好的政府, 中国未必不亡, 若根本没有了政府, 必成亡种之亡”*孟真. 《中国要有政府》. 《独立评论》第5号, 1932年6月19日.。 这更加强化了他“中国要有政府”的价值倾向。

翁文灏支持国民政府的同时, 也对其提出了一些要求, 他于1932年8月28日在《独立评论》上发表的《我的意见不过如此》一文中希望国民政府是一个“有力量能负责的政府”, 民众不破坏政府, 政府也“不破坏自己”。

胡适不但同意中国要有政府, 还提出了“中国政治出路”*胡适. 《中国政治问题的出路》. 《独立评论》第17号, 1932年9月11日.的方案: 通过成立一个“建国大同盟”来建设一个“统一的、 治安的、 普遍繁荣的中华国家”。 这个建国大同盟包括“学术团体, 商人团体, 职业技术团体”, “把国中的知识、 技术、 职业的人才组织起来”, 实现统一[6]35。 显然, 胡适是设想以社会精英来领导中国的统一之路; 同时也表明他“以和平而不是以武力”来实现建国的理想。 闽变发生后, 这种倾向更加突出。

总之, 不论是后来分化出来的“民主派”还是“独裁派”, 国难之下, 他们的共识就是: 国家要统一, 更要有一个稳固的政府, 这个政府, 就是国民政府。 事实上, 只有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才可能有后来的“民主与独裁”大论战, 因为在他们的主张中, 不论是实行民主宪政, 抑或是采用专制独裁, 都是针对国民政府而言的。 需要注意的是, 在公开的言论中, 胡适、 蒋廷黻他们试图与国民党保持一定的距离, 胡适就把他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定位为“诤臣”“诤友”[9]208。

1.2导火索: 闽变突起

虽然达成了中国“要有统一政府”的共识, 《独立评论》学人却在建国路径上产生了分歧。 上文曾提到, 胡适主张以建立“精英大联盟”的和平方式实现统一。 丁文江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他从“兵士厌恶大战”与“农民希望均田”两方面, 得出“在今日的中国, 武力革命是极不容易走得通的狭路”的结论, 希望“用和平的手段, 长期的奋斗, 来改革中国的政治”*丁文江. 《中国政治的出路》. 《独立评论》第11号, 1932年7月31日.。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吴景超与他们的意见截然相反, 大力鼓吹武力统一论。 在《革命与建国》一文中, 吴景超发挥蒋廷黻“把内战当作历史过程看”*蒋廷黻. 《革命与专制》. 《独立评论》第80号, 1933年12月10日.的观点, 反对“以建设谋统一”, 提出“以统一谋建设”的方案, 至于统一的方式, 便是使用武力。 因为根据他对中国历史的分析, “现在还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期”*吴景超. 《革命与建国》. 《独立评论》第84号, 1934年1月7日., 只有用武力才能结束军阀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同一时期, 其他谋求国家统一与建设的路径还有: 当局者提出的新生活运动和文化建设运动*分别指, 国民党于1934年在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 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 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 1934年3月由国民党CC系发起“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成立中国文化建设协会, 倡导发扬固有文化、 吸收西方文化以建设新文化体系的运动。, 在野名流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是指梁漱溟和晏阳初分别于20世纪20年代在山东邹平、 河北定县发起的以救国和改良社会为目的建设活动。等。 但“在国民党里服务的”*编者. 《编辑后记》. 《独立评论》第220号, 1936年9月18日.贺岳僧却认为这些运动效果并不大, 形式意义大于实质内容。 “毕竟不过是使大家‘心里了了, 口上说说, 笔下写写’, 成为一种时髦的风气而已, 实际的成绩是看不见的。”*贺岳僧. 《论改革运动失败之原因》. 《独立评论》第220号, 1936年9月18日.

本来《独立评论》学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正如胡适所说:“我们此后想把我们对这个建国问题各方面的思考结果, 随时陆续写出来, 请关心这问题的人时时指教匡正。”*胡适. 《建国问题引论》. 《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19日.但1933年11月, 李济深、 陈铭枢、 蒋光鼐、 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 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 “不容胡适等人从容布展其建国的方略”[3], 将他们关于建设与统一的讨论, 直接推向政制建设层面的“民主与独裁”之争。 这也是他们对此前态度的一以贯之: “不应对国民党取敌对态度, 当以非革命的方法求得政治的改善”[10]。

2论战经过: 在阵营“分裂”中凝聚共识

2.1第一阶段的论战

第一阶段的论战, 主要在胡适与蒋廷黻之间展开。 辩论焦点是实行民主宪政还是开明专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民主派与专制派各自为阵但又并没有彻底否定对方的主张, 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平和探讨。 这也为以后的讨论奠定了基调。

针对胡适引出的“精英大同盟”和平建国论, 蒋廷黻发表《革命与专制》一文, 举英法俄先专制而后建国的例子, 主张中国目下最要紧的是实行“专制”*蒋廷黻. 《革命与专制》. 《独立评论》第80号, 1933年12月10日.; 随后胡适发表《建国与专制》, 对蒋廷黻的主张提出三点质疑: ①专制是否建国的必要阶段?②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专制, 为什么还没有做到建国的历史使命, 还没有造成一个民族国家?③中国的旧式专制既然没有做到建国的职责, 我们今后建国是否还得经过一个新式专制?*胡适. 《建国与专制》. 《独立评论》第81号, 1933年12月17日.

这里需注意, 胡适将蒋廷黻眼中的“专制”理解成“统一”的意思。 如此解读, 胡适倒有点强作解人了。 其实, 蒋廷黻的专制并不只是指“政权的统一”, 也指政权的建设, 而建设的方式, 其实就是“独裁”, 不过不是“那无限的独裁”罢了。

胡适并没有彻底否定开明专制, 他补充道:“我们小心翼翼的经过了三五十年的民主宪政的训练之后, 将来也许可以有发愤实行一种开明专制的机会。”*胡适. 《建国与专制》. 《独立评论》第81号, 1933年12月17日.也就是说, 与蒋廷黻主张“开明专制是一个过渡时期”一样, 胡适之同样认为民主宪政可能只是政权建设的过渡与缓冲。 “民主宪政以一种可疑的面目出现在胡适笔下, 这与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颇不相符。”[11]146笔者窥测, 他之所以抛出这种论调,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不想将辩论双方搞得势同水火, 火药味十足; 另一方面这也不符合他一贯的温和性格。 故而, 他没有“彻底否定”开明专制论, 给讨论留下了余地。

蒋廷黻继续撰文为他的“开明专制”背书, 并阐明了他所谓“开明专制”的具体内容: 拿一个大专制来取消一些小专制……统一的问题就是取消“二等军阀”的问题; “取消”的方式是武力统一。*蒋廷黻. 《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 《独立评论》第83号,1933年12月31日.

胡道维观点更为新颖, 他认为独裁与专制并不是一个概念*胡道维认为两者有三种区别: 第一、 独裁是法治, 专制是人治。 独裁是有法的专制, 专制无法的独裁; 第二、 独裁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而专制本身就是目的。 第三、 独裁者只是搅乱政治权, 专制者则并独搅经济权, 独裁者只以人民领土为其统治权的对象, 专制者则直视人民领土为其所有权的对象。 故独裁者的威权虽然庞大, 然只在一方面庞大; 而专制者则尽两方面所有威权而占之 。 独裁者犹近于近代民主制, 而专制制则直属于中古封建制。 见胡道维《论专制与独裁》. 《独立评论》第90号, 1934年3月4日., 基于此, 他提出了武力——独裁——专制的政治演进逻辑, 也即, “我们反对独裁, 是因为中国不能实行独裁!我们反对专制, 是因为中国不能实行专制!从而我们反对武力统一, 是因为武力不能真正的统一, 也是因为武力必产生独裁, 独裁必转变为专制!”*胡道维. 《论专制与独裁》. 《独立评论》第90号,1934年3月4日.

独裁论者再无回应, 至此, 第一阶段民主与独裁论战结束。

单纯从人数上看, 民主宪政派有胡适、 寿生、 常燕生、 胡道维等, 开明专制派除了蒋廷黻之外, 只有潇潇与张弘两人响应*潇潇在《独立评论》80号《原则政治》一文中, 也认同蒋廷黻的观点: 现时中国政治是种前现代式的政治, 现代民主政制并不适合当下的中国; 张弘在《独立评论》104号《专制问题平议》中认为要实行专制。 “只要有人能打破僵局, 积极认真建设, 拿出具体的成绩来与人看, 我相信, 可以专制, 而且多数人欢迎他来专制。”; 从辩论力度看, 民主宪政派一方也更胜一筹。 譬如胡适, 用最普遍的事实, 说最简单的道理, 擅长用对方论据, 反戈一击。[12]156针对吴景超“在中国历史上, 几乎没有例外, 统一是以武力方式完成的”*吴景超. 《革命与建国》. 《独立评论》第84号, 1934年1月7日.武力统一论, 由于说法太笼统, 主观色彩太浓, 胡适直陈“古之所有, 今未必有, 古之所无, 今何妨有”*胡适. 《武力统一论》. 《独立评论》第85号, 1934年1月14日., 逻辑上严丝合缝, 事实上也没什么不妥, 简洁而有力。

2.2第二阶段的论战

第二阶段的论战, 胡适借“汪蒋通电里提出的自由”, 重提民主, 展开新一轮“民主与独裁”之争。 这一时期, 专制独裁派的主力换成了丁文江。 该阶段的特点是, 随着讨论的深入与国难的加深, 论战双方火药味儿渐浓, 而且民主派内部开始出现分裂迹象。 但支持民主宪政的撰稿人越来越多, 说明民主宪政更加深入人心。

胡适在《独立评论》130号发表《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 再次擎起了反对专制独裁的大旗。 胡在文首就引用“汪蒋通电”*1934年10月27日, 蒋介石、 汪精卫发表联名通电: “盖中国今日之环境与时代, 实无产生义俄政制之必要与可能也。”这说明他们想向五中全会“建议以期采纳而见实行”的主张。, 来说明国民党高层也不赞成独裁。 这同时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种现实的权力支撑。 他从现实条件认为中国没有实行独裁的可能:“我们这样一个智识太低, 经验又太幼稚的民族, 在这最近的将来, 怕没有实行新式独裁的资格。 新式的独裁政治不是单靠一个领袖的圣明的, ——虽然领袖占一个绝重要的地位, ——乃是要靠那无数专门技术人才的。”*胡适. 《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 《独立评论》第130号, 1934年12月3日.

丁文江在《独立评论》第133号撰《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与胡适针锋相对。 他从事实上论证胡适“民主政治只是一种幼稚的政治制度, 最适宜于训练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民族”这句话是“不可通”的。 因为“民主宪政有相当成绩的国家, 都是政治经验最丰富的民族。 反过来说, 政治经验比较缺乏的民族, 如俄, 如意, 如德, 都放弃了民主政治, 采用了独裁制度。” 故而他认为:“在今日的中国, 独裁政治与民主政治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民主政治不可能的程度比独裁政治更大。” 至于胡适用“汪蒋通电”来支持其观点的论调, 丁文江毫不客气地指出:“汪蒋两先生尽管通电说独裁政治不是必要, 而事实上国民政府何尝不是变相的独裁。”*胡适在《独立评论》第130号中曾坦承: “我们姑且不问这种宣言含有多大的诚意, 这个结论我们认为不错。”。 也就是说, 丁文江根本怀疑汪蒋通电的诚意, 即汪蒋通电更像是为了稳定政局而作的缓兵之计, 欺骗色彩更浓。[13]而指责国民党“挂羊头卖狗肉”, 这其实是与胡适之前的隐忧不谋而合的。[7]67

胡适在同一期中发表《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 针对丁文江“民主宪政需要较高智识”的观点, 他反驳道:“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他能使那大多数看‘体育新闻、 侦探小说’的人每‘逢时逢节’都得到选举场里想象一两分钟的国家大事。 平常人的政治兴趣不过尔尔。 平常人的政治能力也不过尔尔。 然而从历史上看来, 这帮阿斗用他们看‘体育新闻、 读侦探小说’的余闲来参加政治, 也不见得怎样太糊涂。……这正是幼稚园的政治, 这种‘政治经验’是不难学得的。”他特意强调:“请注意, 我不曾说过, ‘民主政治是要根据于普选’。”

紧接着, 吴景超、 夏患生、 陈之迈、 陶希圣等接连加入论战。 概括地讲, 吴、 夏持“独裁论” , 陈、 陶支持胡适的“民主论”。

对于民主论者和独裁论者的相持不下, 叶叔衡在《独立评论》140号《“民主与独裁”的争论与调节》给出了折中的回答: “民主与独裁各有其长短……民治的长处在人民权利之可有保障, 独裁的长处在行政的整齐简洁而有较高的效率。 两者又各有其短处与其在今日中国不可能之处。 ……但保障民权与统制行政在现在是绝对的必要而又可能的, 至少其可能的程度是颇高的。”

其实, 这些争论是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普遍的思想状态: 要么纠结于政党组织与民众选举等所谓“技术问题”, 要么受困于国民素质与自治经验等, 对民主政治的拥护只停留于价值与理想层面。 而这导致的结果是: 要么是承认中国在短时间内还是要实行专制独裁, 开出民主宪政的诸多限制性条件; 要么干脆主张用专制独裁作为一个“过渡期”, 沦为“事实上的专制独裁论者”[14]564。

胡适给这一阶段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他在《独立评论》141号的《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中指出, 无论党内党外的人, 都应该平心静气考虑一条最低限度的共同信仰: 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而不取决于武力。 “大家都应该承认眼前一切‘带民主色彩的制度’(如宪法新草案之类), 都是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步骤, 都是一种进步的努力, 都值得我们的诚意的赞助使他早日实现的。 我们深信, 只有这样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共同信仰可以号召全国人民的感情与理智, 使这个飘摇的国家散漫的民族联合起来做一致向上的努力!”

2.3第三阶段的论战

第三阶段的论战缘起是, 1935年8月9月间, 因传闻即将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将讨论决定有关开放政权、 实行宪政的问题, 于是《独立评论》学人就国民政府“政制改革”这一话题, 又展开了“一次小小的讨论”[3]。

这一阶段几乎全是民主派内部的论争, 焦点是“民主幼稚论”应不应该立即实行宪政。 这说明, 国民政府是实行民主宪政, 还是专制独裁, 在《独立评论》学人那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至此, 民主与独裁的论争, 终于有了结果。

陈之迈在《独立评论》162号发表《政制改革的必要》, 指出了一个根本问题, 即国民党的统治制度根本就不健全, 名义上是一党专政, 但内部不组织又不健全, 党内派别林立, 分歧丛生, “不能和别国独裁的政党同日而语”。

陈之迈的确点出了国民政府政制组织的“死穴”: 国民党将两种原本就不相容的理论与主义生拉硬扯连缀在一起, 既分权, 又集权, 既不是民治, 又不是独裁, 如此“怪胎”, 行政效率低下实属必然。[15]238

胡适在《独立评论》171号发表《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 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 张佛泉在《独立评论》236号发表《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宪法》, 也提出了与胡适类似的主张:“有一分民治的力量, 即要过一分民治的生活, 有两分民治力量, 便要过两分民治生活。”君衡(萧公权)在《独立评论》238号发表《宪政的条件》附议胡适与张佛泉, 相信“宪政是一种政治的生活方式, 并不是高远玄虚的理想”。 但他又觉得较为妥当的说法是: 宪政是过程也是目标, 而目标即是过程的一部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胡适、 张佛泉等人的观点很快就遭到许持平、 张熙若等人的杯葛。

许持平在《独立评论》176号发表《宪政可以开始了吗》一文, 表达对当下实行宪政的质疑。 他说:“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相当基础的宪政, 不仅对于国家没有帮助, 而且会造成国家无政府的局面。”张熙若也在《独立评论》239号发表《民主政治当真是幼稚的政治吗?》一文, 反对“民主幼稚论”。 “一个政府所需要的智识的数量是完全看那个政府所要办的事业的范围大小而定, 与那个政府的体制是毫无关系的。”

必须明确的是, 以上三者虽然不同意胡适等人的主张, 但前提却是一致的, 即承认民主宪政是救中国的途径。 他们的分歧, 只在于枝节纤末。

同样是胡适, 给这一阶段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他在《独立评论》242号上发表《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一文, 他认为:“宪政就是守法的政治。”“……我们主张, 我们的宪法里必不可有一句不能实行的条文。”

随着“七七事变”的发生, 《独立评论》停刊, 《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也就随之结束。

这次民主宪政派内部的分歧, 是在承认共同价值前提下的争论。 内部产生分歧, 从侧面反映了《独立评论》学人对民族危亡极高的热情与关怀; 意见如此多元, 也正体现了“独立”的精神。 尽管未达成共识, 但对国民政府制定宪法、 开放政权产生了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

3评价: 一场工具色彩浓厚的论战

建国与统一, 努力使政治上轨道, 是《独立评论》学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也是五四以来, 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一个“重要延伸”[16]323, 而“民主与独裁”的论战, 只是这一大课题之下的小议题, 《独立评论》学人不过是在路径取舍上产生了分歧而已。 在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民主与独裁”论战, 可以说他们是围绕着救亡与实现国家现代化来展开的。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蒋廷黻.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独立评论》第220号, 1936年9月18日.一文中提到:“不近代化, 我们这民族是不能继续生存的。 不统一, 我们的近代化就不能进行, 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 不猛烈, 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 那末, 我们落伍的途距就不能追上了。”也就是说, 近代化才是蒋廷黻主张独裁的逻辑起点。 其实, “民主与独裁问题的讨论本质上就是近代化的讨论”[17]165。 蒋廷黻认为只有靠独裁才能实现近代化, 所以才主张独裁。

此外, 《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 分为民主宪政派和专制独裁派, 正是契合了《独立评论》的原则与精神。 “不依傍任何党派, 不迷信任何成见, 用负责任的言论, 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引言》. 《独立评论》第1号, 1932年5月22日.他们的言论, 根本不受同人关系的影响。 针对徐炳昶将《独立评论》学人称为“右派”, 书永在《我们是右派吗》一文中反驳道:“老实说, 《独立评论》自来对任何问题, 就不曾有过完全一致的主张。”“我们自己期望做到‘独立’的精神, 却不期望成立一个独立派。”*书永. 《我们是右派吗》. 《独立评论》第48号, 1933年4月30日.胡适也曾在《又大一岁了》一文中提到: “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公布时, 独立(21~22号)就发表了三篇很不同的评论……此外更明显的例子是独裁与民治的讨论, 武力统一的问题, 建设与无为的问题, 西化的问题等等, 我们总是充分登载不同的主张, 有时候, 独立到独立社员自己开起很激烈的笔战来。”实际上,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余英时的论断: “中国思想传统都不是和谐的整体, 其中包含了许多互相歧异以致冲突的成分。”[18]23

《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 是有一个语境的, 这个语境就是国难下的中国。 支持民主宪政的, 虽然符合近代西方政治理论与他们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 但未必现实; 倾向专制独裁的, 他们的价值里, 未必就不赞同民主宪政, 更多的或许只是基于现实考量的妥协。 也就是说, 独裁论者未必就真的认同独裁。 丁文江的话透漏出这一层意思:“民主政治根本还谈不到, 独裁政治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丁文江. 《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 原为《大公报》星期论文, 《独立评论》第133号转载, 1934年12月22日.吴景超的认识或许更加透彻: “中国现在行的是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事实问题。 我们愿意要有一种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 怎样可做到我们愿意的政制?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吴景超. 《革命与建国》. 《独立评论》第84号, 1934年1月7日.

胡适的民主幼稚论同样是对现实的妥协与折中。 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他对民主宪政的辩论不是从民主宪政的正面价值来进行, 而是主动将其降格, 简单化“落后有利于民主”的民主幼稚论, 以鼓动当局实行宪政, 工具色彩也比较浓厚。

总之, 《独立评论》学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争论, 是自由主义在国难时期的中国, 由于水土不服, 发生变异的结果。 知识精英为了救亡图存, 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走钢丝, 是国难语境下的产物。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最后是“救亡压倒启蒙”[19]29, 那么“民主与独裁”论战的结果就是“救亡压倒民主”。 救亡, 尤其是面对日本侵华的阽危时刻, 是《独立评论》学人一切话语表述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徐晓旭. 《独立评论》中民主派学人法治思想论述[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11-15.

[2]李兴勇.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紧张关系——以《民主与独裁》之争为考察中心[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2): 69-73.

[3]张勇. 历史场景与言外之意: 也说“民主与独裁”论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6): 38-58.

[4]陈静熔. 《独立评论》的宪政思想[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8.

[5]张太原. 《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陈仪深. 《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M].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9.

[7]黄波粼. 言人人殊、 殊途同归——《独立评论》的现代化思想[M]. 上海: 三联出版社, 2010.

[8]丁文江, 胡适, 等. 独立评论[M]. 长沙: 岳麓书社, 199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 胡适来往书信选: 中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10]胡适.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 第10册[M]. 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 1990.

[11]智效民. 民主还是独裁: 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

[12]蒋廷黻, 谢钟琏. 蒋廷黻回忆录[M]. 台北: 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9.

[13]丁文江. 再论民治与独裁[N]. 大公报, 1935-01-20.

[14]胡适. 胡适日记全编[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

[15]王奇生.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意识形态[M]. 北京: 时代华文书局, 2010.

[16]张灏.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6.

[17] 胡适. 胡适书信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18]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19]李泽厚. 现代中国思想史论[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8.

The Debate in Relation to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Based on theIndependentReview

ZHOU Shanren, WANG Yanhu

(Dep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Review, founded by Shi Hu,Tingfu Tsiang and Ssunien Fu in 1932, flaunted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with strong concerns of nationalism. Scholars of the Independent Review hel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issues of the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when they faced a national crisis,which triggered a debate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The debate comprised three stages. Two sides of the debate, the camp to support Constitution and Democracy led by Shi Hu and the camp to advocate Dictatorship pioneered by Tingfu Tsiang and Wenjiang Ding did not reach an agreement. However, there was a compromise of liberal intellectuals in the context of a national calamity behind the fierce war of words between two sides.

Key words: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debate; modernization; liberalism; Independent Review

文章编号:1673-1646(2016)03-0014-07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周山仁(1973-), 男, 讲师, 博士, 从事专业: 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6.03.003

猜你喜欢
近代化论战自由主义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曹刿论战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