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才明 余艳芳
遍观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性散文是最受阅卷教师青睐的文体之一,也是学生最能体现个人才情的文体之一。本文试图从高中生的角度,以比较说理性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区别的方式,阐述何为议论性散文,以及议论性散文的某些写作技巧。
一、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是用议论文的中心观点作支撑,运用散文化的笔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散文。它与议论文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相同点:议论性散文既然有前缀“议论性”,就说明它与议论文一样,必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中心论点,它也讲究一定的逻辑性。在行文的过程中,它也可以和议论文一样,分成几个并列式或递进性的分论点。如果说,散文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那么,“观点性”就是议论性散文的“神”。
2.不同点: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语言的组织形式。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主要是以“理”来服人,要做到“理直气壮”,这就决定了高中生的议论文多采用事例论证与道理论证,间杂一些比喻论证来组织文章,语言必须直白、精准、理性,这也使文章的表达方式更多地采用议论和叙述。而议论性散文的“散文”特点,是以“情”驭理,文章更多地要以“情”来感染读者,用“情”来打动读者,从而使读者在情感上赞同作者的观点。所以,学生在写作议论性散文的过程中组织语言时,第一考量的是“情”。那么,在表达方式上,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和自己的语言特点,或抒情,或议论,或描写,或叙述,只要饱含情感即可,表达方式灵活自由。
如果说议论文的中心观点是人的骨骼,那么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就是用感性的语言包裹骨骼,形成人的皮肤、毛发甚至衣服。这样,使读者既能看到赏心悦目的外在的柔美,也能使读者透过皮肤、毛发甚至衣服触摸到骨骼的硬度。
二、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技巧
文无定法,文章也因人而异,所以写作技巧从某种意义而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只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面对作文,他们无从下手,他们不知任何技巧。从高中生常用的写作方式来看,议论性散文有以下几种写作技巧:
1.如何提出中心观点?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学生总是在文章首段中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而议论性散文提出中心观点的方法和方式灵活多变,它可以明确提出中心观点,它也可以用新颖形象的比喻提出中心观点,它也可以借助花鸟虫鱼的形象,营造一种氛围,却又引而不发,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中心观点。如,“梅花不争春,独开汉水滨边,吹香弄影,却黯淡一山春色,成就一世美名。溪水不争流,叮咚山林幽壑间,清流婉转,却映照青树翠蔓,不负一生清誉。”像这样的片段,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提出观点,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带着读者一起来思考。
2.如何构思文章的主体部分?高中生议论文主体部分常见的写作技巧是叙议结合,叙述简洁,议论深刻有力,关键点是议论,事例仅仅是为议论提供一个素材,表达方式更多的仅限于叙述和议论。而在议论性散文中,事例不再是一个毫无情感的素材,而是寄托着文章观点的、独自成文的一个自然段。作者可以调动自己的情感,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或褒扬,或贬斥,也可再现某个场面,目的是丰富事例的某一个形象,再通过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寄托文章的观点,关键点是情感是否充沛。如,《悟风度》中苏武的事例。“风度是什么呢?风度是苏武手持汉节傲立漠北的坚韧和柔情。”首句就提出了苏武的一个形象——坚韧和柔情,接下来作者饱含情感地议论十九年时间之长,为情感蓄势,再用一句描写“但苏武,一人,一节杖,一漠北”在读者面前再现苏武流放漠北的场面,突显出苏武十九年如一日坚守漠北,坚守民族气节的形象。此时,水到渠成地抒发了作者对苏武“坚韧和柔情”这一形象的钦佩之情,从而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观点——坚韧和柔情也是一种风度。
细思这个苏武事例的写作过程,作者构思思路是这样的:(1)使论点的关键词与人物的某一形象产生联系,这一步主要是考验作者的逻辑,如果作者逻辑错误,使两个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硬扯在一起,那是行不通的。(2)通过各种表达方式饱含情感地去塑造人物的这一形象,这一步中,最难的还是要“饱含情感”地去渲染人物的这一形象,如果情感不能感染读者,那么就是失败。因为,议论性散文就是通过情感来“悟”理的。在这一点上,学生最容易进入一个误区:以为可以不带任何情感地、不厌其烦地平铺直叙一个事例。要知道,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议论性散文,事例本身是一个引子,仅仅起着证明观点的论据的作用而已,一定要简洁,甚至可以不叙述事例本身。
3.如何结尾?结尾本无可说,自然结尾最好。作者可以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结尾,也可采用告白的形式,再次升华文章的情感。如,《悟风度》一文中,引用了王羲之的名言,最后用一个问句呼唤大家重视自己的风度,修炼自己的风度。总之,不管什么样的结尾,都应该做到总结全文,提升文章主旨。
议论性散文是从议论文的基础上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发展而来的,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比如,一些比喻论证,一些简洁的事例论证,同样可以出现在议论性散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