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还记得自己的第一节课。我惶恐的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大家,我怯怯的问了一句“大家的座位是随便坐的吗?”“是”面对大家的回答,我竟放弃重新排座的计划了。接着教室里乱哄哄的,不知道大家在说些什么。我喊了几声“别说话了!”然后接眼巴巴的等着大家五六分钟安静下来。在这五六分钟的时间里,我纠结着,我该怎么办,领导看见了怎么办,如果我再吼一声,他们会不会烦我呢……忘了那几天我是怎么过的了。直到教师节那天,师父的一个学生又如期而至,十几年来始终不变。说实话,我嫉妒了,我在想,若干年之后我的学生回来看我吗?还记得我吗?那天,我什么都没有收到,甚至是一句问候、一条短信也没有。伤心之余我开始思考:学生凭什么问候我,他们凭什么理会我,我教给了他们什么,我失落极了,随手翻着学生交上来的周记。“老师,不知道您是不是一位新老师,看着您很年轻,说话特别甜,脾气也特别好,但是就是对我们太好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您对我们要求太松,课堂纪律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而且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轻视您的,不写语文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又看了几本,发现这竟然是大家的共识。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其实,作为老师,我不必担心对他们太严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重要的如何真正的走进他的心里,让他从情感上认同你,信任你,把你当自己人看,尤其是对于A层次的学生,男生居多,只有和他们拉近距离,才能够使他们面对严厉的批评、说教,也坦然快乐的接受。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从我自身开始谈,谈到了理想,现实,社会。看到大家流下的眼泪,我知道我成功了一半,而接下来的一半就需要我从每一节课做起了。“老师,我真佩服你,在今天那样的情况下能承受住这份委屈,加油,老师,我挺你!”当看到刘紫超写给我的纸条时,我特别感动,因为他的理解和支持。也正是从那一节课开始,我们的心才真正开始靠近,他们依旧有很多坏习惯,依旧说话,而我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明白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就这样,在一个月的磨合后,几番斗智斗勇后,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开始变好,但问题依然不少,比如上课没人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小,转笔,说话。我知道什么事都不会这么简单的,和学生相处更是如此,尤其是那些习惯不好的问题学生。
有老师说,学生就得严管,严管的结果只有两个:不是你不高兴就是他不高兴。非得搞得如此对立吗?就不能两全其美吗?我就不能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吗?面对新的问题,我又陷入了深思。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决定从学生自身寻找答案。于是我找到一个全C的学生,所有老师都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位,不管不问。“你不写作业不学习,你妈不管吗?”我随意的问着。他笑了笑说:“当然管了,可是管不了我。”他笑着说道,似乎很得意的样子。“那你软硬不吃?”我试探着问,“当然不是,吃软不吃硬。”通过几个周的观察,我发现,除了学习,贪玩外,他其他方面做得都还不错,尤其是班级工作特别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很强。于是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条件,开始放手一些工作,让科代表去做。一次下课,我故意把他叫到跟前说:“下午要批卷子,还要备课做课件,这么多的默写可什么时候批改啊,明天就要发下去了?”“我帮你批,你放心吗?”他试探性的问了问。“你是我的课代表,做事我当然放心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办公室等我。一看见我来,就兴奋地告诉我,他批完了,而且把检测的内容全都背下来了。我细细的看了他批改的卷子,竟然比我批得还认真。“你太棒了!”我立刻表扬了他。并且在上课的时候,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借此事对他再次大加赞扬。他第一次害羞的脸红了。从那以后,我就会经常找他“帮忙”。慢慢的他开始和我说几句话,或是昨天的默写情况太差,或是某个问题大家没太听懂。就这样,我间接的了解到了班级里很多隐性的最新动态。而他也开始试着完成作业,上课回答个问题。直到有一天,他要求“老师,以后下课我帮你送电脑吧。”“为什么,不耽误你下节课上课吗?”我随口问道。“不耽误不耽误,我想多和您聊聊,我觉得你就像个大姐姐,特别懂我,我保证认真听课,好好学习,你就答应我吧。”从那以后,我后面就多了个“跟屁虫”,班里多了一个“小管家”。现在,他上课不转笔了,考试不画画了,认真答卷了,成绩从第一次测试的61分到第二次测试的108分。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他认真、负责、有灵气、懂得感恩。无论什么时候,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看到我,都会特别热情的问声“老师好!”。
慢慢的,课堂已经成为我们师生的乐园,每天在同学们嘹亮的“老师好”中开始一节课,在“老师再见”中结束。从学生的身上学习优点,从学生的问题中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用学识去征服他们,用纪律去规范他们,用真心去爱他们,做一个学生极爱又怕又敬的老师。快乐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愿意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欣赏,用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