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喆
【摘要】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自由的纪律”教育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自由和纪律的辩证关系以及培养方法,对当今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可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 自由的纪律 幼儿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7-02
一、“自由的纪律”教育观
持有传统教育观的人们在分析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时,普遍认为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纪律蕴含着绝对的、不容反驳的教育原则,教育者制定一套高压下的命令、禁止和惩罚的规则来约束幼儿行为以维持教育正常运行。这种纪律是“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1]自由则能够让幼儿在免于恐惧、奴役和伤害中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身价值。然而,蒙台梭利提出了让这些奉行旧观念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另一种观点——自由的纪律。
1.纪律是自由的前提
良好的纪律能带来更多的自由。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幼儿可以自由合作,选择工作内容,决定工作时间。但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让幼儿肆意妄为,而是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在行为方式上,自由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一旦幼儿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及时严肃地指出这些行为并加以制止,使幼儿能明确地分清行为的好坏并帮助其纠正,建立起和谐的秩序。只有在秩序和纪律的基础上才能有自由的事实。
2.自由是纪律的基础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纪律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幼儿在教师创设的自由的、有准备的环境中自主建立纪律,形成秩序感。“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2]她认为真正守纪律的人是这个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在必须遵从某些生活准则时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屈从于高压下的纪律。纪律就意味着自由,纪律也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纪律,进而接受和遵守纪律,这样幼儿才能成为真正守纪律的人。
3.自由通过独立来实现
不能独立,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幼儿一般都会有独立活动的冲动和欲望,教育应当促使这种欲望的实现,幼儿也是在这种独立中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幼儿从不同方面逐渐减少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教育者的依赖,直至他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在独立的基础上幼儿主动建立起自己的秩序,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并积极主动地遵循它,幼儿才能实现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4.废除奖励和外在处罚
奖励和外在处罚,对于已经建立了内在纪律以及享受真正独立的幼儿来说实在是一种令人感到沮丧以及被轻蔑的方式。蒙台梭利极力反对说教、奖惩这种教育方式。幼儿对秩序感的建立有强烈的需求,难道他们遵守纪律、努力工作就只为了获得奖励吗?难道他们在自我保护过程中做出一些违反日常秩序纪律的行为,我们就不考虑前提地给予其惩罚吗?在“儿童之家”里没有命令、说教以及惩罚。“因为享有自由和守纪律的人,他所追求的是从他的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类的力量,自由的源泉和更大的积极性。”[3]
二、“自由的纪律”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法如同向当时的教育界投了一枚原子弹,一时引起巨大轰动,各国纷纷效仿创办幼教机构,发展幼儿教育,为当今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内容。
1.创造能给予幼儿真正自由的环境
“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幼儿早期教育的自由要领必须理解为:他们的环境必须适合幼儿个性最有利的发展。”[4]蒙台梭利指出,有利于幼儿自由活动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其主动探索并不断发展。在蒙台梭利学校里,教导幼儿的是环境本身,教师只是让幼儿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幼儿该如何使用其中的各类教具。[5]
(1)这种环境应是卫生美观实用、便于幼儿自由活动的,应充分考虑给幼儿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来满足其自由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数不断增加而活动面积却保持不变,致使幼儿人均活动面积缩减,极大限制了幼儿的自由。
(2)应为幼儿准备适应其生理特点的环境,大到大型户外玩教具,小到桌椅板凳均需根据幼儿身高体形来设计,否则只能会阻碍幼儿使用甚至有潜在的危险。
(3)投放的活动材料应从种类数量、实用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幼儿的需求。确保这些活动材料不会成为幼儿园的摆设,而是幼儿能够真正操作并从中获得发展的。
(4)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虽无形但对幼儿影响却更大,如果教师不苟言笑或大吼大叫,那么班级的气氛就会压抑或杂乱无章。反之,如果教师轻声细语、面带微笑,那么幼儿工作就会轻松自由、井然有序。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才是适宜幼儿成长的环境。
2.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
受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蒙台梭利将新时代的教师定位成幼儿工作的指导者,并非传统意义的“教师”,更喜欢称其为“导师”。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幼儿主导着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師则更需要懂得教学之道,能在工作开始时持续做出示范,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做出指导,在持续观察反思中提升自身能力。
(1)教师应成为幼儿自由活动的欣赏者
自我教育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师是积极的欣赏者,不过多干涉幼儿的自由活动,在欣赏中接近幼儿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我国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教师以安全为由,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活动、自由表现,将任务分的过精过细。这就严重阻碍了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导致幼儿缺乏主见、依赖心太强。
(2)教师应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指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6]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幼儿掌握多少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建立了“自由的纪律”,能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就不应用灌输的方式“教”幼儿,而应站在支持者的角度“帮”幼儿,选择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方式,慎用奖惩并科学全面地评价幼儿。
(3)教师是纪律的维护者
“自由的纪律”的形成,仅仅通过说教效果甚微甚至可能出现叛逆等负面效果,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帮助幼儿内化外在的纪律,形成长久稳固的纪律观,达到在工作中有无教师都一样的最高境界。
3.改革常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指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若只靠说教和物质层面的奖励和惩罚,只能让其认为做对事情不是自己应该的,而是为了获取奖励或避免惩罚。根据蒙台梭利提出的纪律教育分阶段进行的理论,我国现阶段急需改革常规教育方法,常规教育不是以说教或命令规定幼儿必须遵守,而应采取适当引导、严格监督的方式进行培养。对于违反常规的幼儿,蒙台梭利提出“孤立”的方法,让他坐在教室的一处观察其他幼儿工作,渐渐地他会明白成为忙碌的小伙伴中的一员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2][3][4][意]蒙台梭利,江雪译.蒙台梭利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7-68,62,74,76.
[5][意]蒙台梭利,胡春雨译.发现孩子[M].天津: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85-86.
[6]教基〔2001〕20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