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吴鸿清:我认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很有意义。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家都知道,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如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如何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根本的问题在于用什么培养。只有从小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敬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志向、有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使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和非常重要的地位的话,我觉得传统文化教育就仍然是一句空话。《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只是手段,目的是育人,是要用传统文化育人,而不是把人当作传统文化的载体。
另外,这一文件也提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我认为这也很有意义,也很重要。因为考试是教师教学最灵验的指挥棒,如果考试中没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即使将其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恐怕也没多少人重视和学习。多年来,我们一直对“应试教育”颇有微词,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难解决,或者说不好解决?我认为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古今中外,只要是升学教育,就免不了会进行考试,而且只要有考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应试,按照考试大纲教学,否则学校就无法生存。所以,素质教育和所谓的“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不是要进行考试,而在于要考什么。因此,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难,关键在于考试机制是不是会改革,如果合理地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中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吴鸿清:我认为要把习总书记的谈话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大环境下考虑,且要和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尤其是2013年11月26日在孔子研究院、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习总书记关于教材谈话的深刻意义。“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由来已久,我们也已经看到“去中国化”的危害了。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把隔断的中华文化打通了。同时,习总书记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此外,在2014年9月11日出国访问的飞机上,习总书记又明确说:“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从“两抓三进”到“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习总书记的话不长,也不难理解,我认为这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具有历史性的转折。中华传统文化长河的衰微是从教育开始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的复兴也必须从教育开始。1912年废除小学“读经科”,堵住了中华文化长河的源头活水,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致命的。中华文化在哪里?主干就是古代经典,孩子从小不学习古代经典诗文,就没有中华文化素养,没有文化自信,就会盲目地崇洋媚外,成为香蕉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超时空的,党中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的。正如习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学习古代诗文经典就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修身的方法、要求和志向,司马迁《报任安书》表现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观,范仲淹《岳阳楼记》展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等等,都是艺术性极高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好教材。如果不学习,甚至在语文教材中删掉这些古诗文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吴鸿清:确切地说,不是“传统文化教育”,而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用传统文化化人,用传统文化育人”。在这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主角,是命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语文课中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中国梦才能美梦成真。1912年废除小学“读经科”,堵住了中华文化长河的源头活水。习总书记“两抓三进”和“语文课程应该学古诗文经典”的谈话抓住了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和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问题,只要语文课学好古诗文经典,也就可以打开中华文化复兴的源头活水。只要能落实,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吴鸿清:我认为当前语文课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太少了,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材为例,将近40万字,仅有古诗词59首,古文4篇,合计不到2 500字(含标点符号),不到1%(0.625),少得可怜!我认为其他课文绝大多数也是与时俱废的,不能跟孩子一辈子,即使“嵌”在他们的脑子里,孩子讲话时也不会“蹦出来”。这一比重不仅对语文学科教学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育人产生致命的影响。如果由我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我认为我们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教材没有文化含量。学习没有文化含量的教材,孩子的精神生命不可能健康成长。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一年级《语文》第9课《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我的好朋友。”这篇课文48个字,但有多少文化含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而经典就不同了,《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有25个字,却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孩子从小学习的话,就会终身受益。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吴鸿清: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在认识上,我们要承认中国古代的童蒙养正教育是成功的,应该充分汲取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如果古代教育不成功,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会从哪里来?这个认识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自古以来,不论朝代如何更迭,童蒙养正学的都是最重要的文化经典,这是因为经典中蕴藏的文化是超时空的,不超时空就不是经典。当前,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是现成的,所有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选择,如何安排教学。只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教育有自信,充分吸收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文化教育就能做好。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吴鸿清:主体教材不需要自主开发,要学习古代经典,把古代经典教材拿来用就行,需要自主开发的主要是有当地文化特点的教材。中华文化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没有地方文化,就不会有中华文化,因此一定要有地方文化的特点。比如编《昭明文选》的萧统是江苏常州人,常州的学生应该熟悉萧统和《昭明文选》。刘勰、许慎家乡的孩子应该熟悉《文心雕龙》、《说文解字》,这就需要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开发校本课程。现在不少学校把《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这是因为统一的教材中没有《弟子规》,是在用校本教材的名义来学,我认为真正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一定是有地方或学校特色的。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或者说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吴鸿清:当“学什么”的问题解决之后,“怎么学”、“怎么教”就成了摆在首位的问题。“怎么学”、“怎么教”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
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业务水平,首先是要有责任感。孩子是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教师面对的“未来”是具体的,是活生生的。教师要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担当、这样的责任感。
其次,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就是用古代经典育人,教学方法就是熟读成诵。教师不必讲解,怎样让孩子开心地熟读成诵,这是我们要动脑筋的。2006年,我在甘谷永安伏羲学校(原土桥小学)办了“伏羲班”,教师的教学就是这样做的。语文课上,教师会带着孩子们开心地读,自然地背《弟子规》、《论语》等古代经典,既储存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又培养了孩子的定性,开发了他们的记忆力。经典的基础和超常的记忆力是杰出人才的必备条件。现行的教材是先让孩子自学,四年级下学期会把1—4年级的教材整理一遍,做练习,到期末时参加普通班考试,他们的成绩也能超过普通班学生的成绩(不是我认为的成绩,而是实际的成绩)。因为语文课学古诗文经典,覆盖现行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可以一举多得。
再次,边教边学,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知道,现在能够胜任古代经典教学的教师很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很难改变。那怎么办?只能边教边学。如果等培养好教师之后再教孩子,我想会耽误很多孩子。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