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对人才的影响——纪念科举制度废除110周年

2016-01-21 07:12
关键词:科举制度清代人才

张 鑫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清代科举对人才的影响
——纪念科举制度废除110周年

张鑫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相当完善,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前,清朝社会整体对科举制度相当认可,虽然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到清朝时期日渐式微,但科举的作用在清朝人才身上仍然留下了深刻印记。2015年恰逢清朝废除科举制度110周年,研究清朝时期科举对人才分层、人才塑造、人才分布、人才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更加明细地了解科举在清朝时期对整的社会人才的影响,并作纪念。

关键词:清代;科举制度;人才

科举制度本质上是选官制度而非教育制度,就目的而论,它是对已经塑造成型的人才的择取。此文中的人才,并非现代意义上所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而是指当时一流的专家和学者,或有才学,或有才能,更多的则是指被纳入封建官僚体系并对国家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科举作用于人才的选拔,就表现在所选人才的分层、塑造、分布、质量等方面。通过科举得才无数,无论是贤能文臣还是骠骑武将,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绘画,各色人才辈出无穷,这些善谋之臣,干将之才无不出自科举,清代人才受科举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

一、科举对人才分层的影响

通过科举层层考试,中举者划分出明显的“等级”,以科名名之包括秀才、举人、进士、状元四等。状元实质上也属进士之列,因居于进士之首而冠以状元,本文将状元作为单独一个集体而论。自隋以后,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以科举选就人才,因而也都非常重视科举的实施,清雍正帝曾说:“乡会两闱,乃国家抡才大典,必须防范周密,令肃风清,始足以遴选真才,摒除弊窦。”[1]乾隆帝也就此曾说:“科场关系大典,务期甄拔真才”。[2]通过科举,社会读书人被一级一级的划分,从秀才到状元,其所构成的群体数量层层减少,形成了“科举社会”里的“人才金字塔”,这种显性的差别是绝对的、客观的。

(一)秀才群体

有学者就明清两朝的科举人口做研究,曾指出其即使不占士人的全部,也是其绝对主体。清代每个县份童生的平均数量不少于1000人,而同一时期大约就生活着500左右的生员。[3]到清后期,秀才人数就更多了,据经济学家张仲礼的统计,自太平天国以后,社会上的秀才总数达91万之多,其与童生一起构成了百万人数的大群体。[4]明清秀才虽多,但被后世所知的名人不多,清代有名的如洪秀全、陈独秀等。很多秀才不满现处的阶层,更希望能再中举人,这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出路。

(二)举人群体

科举之中,乡试是最具竞争力的一级考试了。清初学者顾公燮曾言;“乡试难而会试易,乡试定额,科举三十名中一人,进场者不过二、三千人;其得于宾兴者,殁后且著之行述以为荣,至于会试,进士有三百余人,其途宽矣,故俗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言。”[5]清代竞争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尤以清中后期为重,录取率为50∶1至80∶1之间,或有者达100∶1的低录取率。美国东方学博士艾尔曼据《应天府乡试录》与《江南乡试录》统计出自1474年(明成化十年)到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之间,十四榜的参考人数与中举者之比为6.8%到0.7%之间,清代五榜中有四榜录取率均低于1%,[6]其角逐之激烈可想而知了。

(三)进士群体

大清帝国历经269年,科举制虽终结于此朝,但在科举未结束之前,其依然兴盛。据记载,终清一代共开科118次取进士26981人。[7]137但毛晓阳博士在《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一文中也详列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张希清考订26888人,吴建民考订26847人,谢宏维考订26846人,范金民考订26815人,张仲礼、何炳棣、沈登苗考订26747人,商衍鎏、陈国生考订26391人,[8]63以上的数据最大差距是497人。毛晓阳博士又经过考订清代文进士总数应为26849人,[8]74江庆柏先生用区别于毛晓阳博士的方法结论也是26849人,[9]128这个结果在迄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数据中最为可信。[9]635

(四)状元群体

进士之中前三名被誉三甲,三甲之中为首者冠以状元,是科举中巅峰之名,历来为科举人物代表,具有无尚光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指就是及第状元后名誉天下的盛况,又所谓“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则是厚赞及第状元后命运巨变。据许明芳等编撰的《中国历代状元·榜眼·探花与进士》一文记载,清代状元114人,[10]宋元强在《清代状元》一书中指出清代状元总数114人,并将各状元的字号籍贯和仕历著述作了简明介绍,[11]朱彭寿记载,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三十年(1904),共计殿试一百乙十二科,其中顺治壬辰、乙未两科满汉分榜,各有状元一人,故清代状元共计一百一十四人。[12]杨文学因朱彭寿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曾任典礼院直学士,练兵处文案委员,北洋时期又任《清儒学案》总纂,对清代科甲情况极为详熟而指出朱彭寿的记载十分准确,[13]这也被后来学者公认,故而终清一代状元人数总计114人。

二、科举对人才分布的影响

以进士和状元为对象,可以看出清人才的分布基本概况。

(一)进士分布

对清代进士群体分布的考证,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但其研究的基础都是对进士的人数与籍贯、科年的确认。前文指出清代全国地区文进士士可靠数据为26849人,以清代地区而论,清代产生进士最多的城市前十者如表1。

仅依据表1可以得出,清代产生进士人数最多的城市南方占9个,北方仅有都城北京,杭州位于城市第一。而杭州、湖州、绍兴、苏州、常州、福州等又构成以浙江为第一、苏州第二、福建第三的进士省,这与全国各个省份整体统计排名前三名(苏、浙、皖)不同,恰好可以反映出人才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与集中性的统一。而清代产生人才*此处人才专指当时一流的学者和专家依据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凡有清朝人物的43个学科所收录专家与学者为依据。最多的城市居前十者如表2。

以此来看,除北京是明清朝国都的原因而产生许多进士和人才外,其他进士与人才分布居国之前者皆为南方省市,且以沿海城市为主。

(二)状元分布

以状元论之,自唐至清,文献中确切著录状元的籍贯的有378人,其在地理分布上明显的呈现出由北向南推移,清时期,全国有籍可考的状元共114人。

表1 清代进士人数居前十城市*表1依据新京报主编的《科举百年》,同心出版社2006版汇总而成。

表2 清代人才人数居前十城市*表2依据沈登苗,杜士玮:《进士·巍科人物与人才》新京报主编的《科举百年》,同心出版社2006版汇总制成。杜士玮根据沈登苗先生的《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清代巍科人物与当代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等整理而成。

表3 清代各省籍、旗籍状元人数统计及位次表*表3依据朱彭寿的《旧典备征》卷四《科名盛事》汇总制成。

由表3显示来自北方的仅有14名只占全国的12.3%,南方则多达100名占全国87.7%,南方占了绝对优势。而历代状元到清代时期出现向个别州府县集中的现象,状元人数最多的主要集中于江苏省苏州市辖区内,共产生状元16人,其中吴县7人。其他如武进4人、长洲6人,[7]137呈现出状元地区密集性。然而曾经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长安所在的陕西省所出的状元,清朝有1人。东北地区在清时期未产生过状元。由此可见,在科举之下,人才的产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在浓厚学风的熏陶之下便更易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其就相对地集中在某一个省市甚至一个县内。

三、科举对人才塑造的影响

清代在科举的影响下,人才因出仕简单的被人理解为官僚人才,而忽视了一大批成为经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农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等等,其中康熙朝理学名臣是非常典型的代表,经、理学派有直隶颜李学派、关学、吴学、皖学、常州学派、扬州学派、今文经学派等;文学派有桐城古文派、阳湖派、常州词派、山东王士祯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等;艺术家有扬州八怪、同光十三绝;还出现了百科全书式学者钱大昕、创造性史学者赵翼、甲骨文重要发现者王懿荣、掀起维新思想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等,这些文化名人的出现既受科举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所处地方的学风塑成。[14]

一个地区的人才形成与该地区所形成的文化风气是密切相联的,然而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非一年两年所能够铸成,有的需要一两百年,有的甚至需要四五百年之久。例如,江苏的全国教育核心地位的形成,若仅仅从南宋开始算起耗费了四百多年。在其形成过程的几百年中,江苏省很少产生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巨匠,然而一旦形成尊师重道的风气,则人才的出现便犹如泉水源源不断。

从清初至今,中国人才产地之鼎一直为江苏所举,这就是科举文化的重大影响所致。同时科举发达的地方会与其相邻的地方在文化上产生互动作用,最为明显的是江苏、浙江与江西三地在科举人才上形成一个文化辐射圈。若在地图上将杭州至扬州、苏州相连,其便组成了明清之际的一个巨大的人才团,也形成了一个文化气息相当浓厚的文化圈。在文化圈辐射作用之下,人才的产生不单单出现在高峰期间,即便在峰值过去或结束之前,同样也会产生众多文化巨匠。例如,明中叶产生于吉安的欧阳德、何心隐,明后期产生于临海的王世性,明清之际产生于余姚的黄宗羲,昆山的顾炎武,近代则有产生于绍兴的蔡元培、鲁迅,产生于海宁的王国维,产生于徽州的胡适、陈独秀等。在这些文化名人之中,虽有不曾参加科举考试的,但其成长的文化背景却都是在科举之下所营造的。时至今天,当代中国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和清代时期巍科人物籍贯分布在极大的程度具有一致性,[15]这也足以证明清代科举对人才的塑造、对社会学风的习成的极重影响。

四、科举对人才质量的影响

科举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之后,无数士子学者均视读书为上等事,以毕生之勤业搏取科名,无论冠之以状元进士还是举人,哪怕是秀才都足以证明其在当时的声誉尊望。

状元是荣耀至极的,科举考试得了第一其重要意义无可厚非,纵观历代状元,多以名臣贤相文化大家被后世所记,诚如唐朝张九龄、王维;宋朝陈亮、文天祥;明朝杨慎、康海;清朝则有翁同龢、孙家鼐、张謇,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也因不屈于日本列强威逼与诱惑而受人敬仰。然而,并非所有状元都是天下第一,很多天下第一的人也都不是状元。如清朝曾国藩、张之洞等不是状元却胜之状元。

除了状元头衔之外,人们对科举的印象当属八股考试为最深刻了。采取八股的宗旨就是为国择才,那么对于八股形式下,无论是在政治人才还是在道德文章上擢取的卓越贤士,肯定者可以举出无数人,否定者也可以举出无数人。就单从清代八股取士来讲,纳兰性德、袁枚、纪昀、龚自珍、冯桂芬等均为进士出身,而文学怪才名将金圣叹、吴敬梓、蒲松龄等却仅是秀才出身。再看看晚清政坛上以八股而得的名将,莫不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两者皆以进士出身。其他如翁同龢、张之洞、鹿传霖、孙家鼐、郭嵩焘、洪钧、刘光第、康有为、陆润庠等也都是进士出身而在晚晴政坛或外交领域属风云人物,其中,翁同龢、孙家鼐、洪钧、陆润庠不是状元也是探花。再如陈宝箴、杨深秀、杨锐、林旭、梁启超等均为举人,荣禄、曾纪泽、端方因荫补中举,袁世凯也是因军功被举荐。

所列举的这些人物之中,不乏毁誉参半者、激进或保守者、英雄或枭雄者、贤士或奸佞者,但他们的确是当时之世最佳人选而非等闲平庸侥幸擢得之辈。至于他们未能挽回中国传统社会的沉沦,非他们之无能而是由世势所致。另外,著名实业家张謇亦是状元,民国总统徐世昌、国务总理熊希龄、大法官沈钧儒、教育家蔡元培、出版家张元济等都是八股考试走出来的进士,即便是中共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也是举人出身,这充分说明科举不但可以产生封建社会的各色人才,在融合了中西文化之下,还可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意义的佼佼者,科举所产生的人才的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就清朝来说,科举实施期间对帝国人才的影响是十分可见的,文中通过科举对人才分层、分布、塑造、质量的视角,就是为了说明科举对清朝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与贡献。即便在1905年科举废除之后,科举的影响远未消除,甚至其影响延伸到今天,孙中山曾说,现行各国考试制度大多都是学英国的,而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的科举中学去的,所以中国的科考才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选取真才实学的好制度。就现在看来,科举选才的好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在选才任官上借鉴的,然而科举下的一些学风之气在今天却丧失殆尽了。当前的教育与选官制也是弊病从生,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而大兴拉关系走后门的社会风气。相比之下,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值得称颂的。

通过研究科举对清代人才的重大影响,使人们更好的了解科举对清朝帝国人才的重要作用,寄希望于人们对科举的认识与评价,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冷静思考之后下结论,因为科举所昭示公正参与,公平竞争,为国造才的精神与理念是为世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杰.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整肃场规[M].台湾:文丰出版社,1983.

[2]王杰.钦定礼部则例·童试事例[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

[3]王跃生.清代的科举人口[J].人口研究,1989(3).

[4]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97.

[5]顾公燮.丹午笔记[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艾尔曼.晚明儒学科举策问中的“自然之学”[J].中国文化,1996(13).

[7]邓洪波.中国历代状元殿试卷[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

[8]毛晓阳,金甦.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J].清史研究,2005(4).

[9]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许明芳.中国历代状元·榜眼·探花与进士[M]∥科举百年.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11]宋元强.清代状元[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2]朱彭寿.旧典备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杨文学.清代状元知多少[J].贵州文史丛刊,1987(3).

[14]冯尔康.清朝前期与末季区域人才变化以引见官员、鼎甲、翰林为例[J].历史研究,1997(1).

[15]沈登苗.清代巍科人物与当代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M]//科举百年.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高锐]

■图书·教育

作者简介:张鑫(1990—),男,陕西商洛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6-0116-04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清代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