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娟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解决问题方面“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83-01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的主体性张扬和个性确立的最高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这种需要其实也正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创新教育并不能要求小学生有多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从小就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和深厚的创造兴趣。而教师只有注重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更好地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实际的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切实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保护学生的创造渴求,让学生坚信“我能行”,引导他们创造性地思考,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 回答与提问,教师首先鼓励表扬,然后再分析答案正确与否。鼓励学生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从另一角度思考,用另一方法解释,学会将生活现象归结为数学问题,探求出别人没有发现的解答策略等。当学生有创造思维的萌芽时,我总是“小题大做”,加以表扬,鼓励,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還需要非智力因素——动机和个性的推动和协调。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积累和发挥,促进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形成。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以“助手”、“顾问”、“合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适时地参加与学生的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换意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予以特别重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让学生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二、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当别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索问题罢了。所以积极探索是创新的先导,我们要保护和支持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行为。
四、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激励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五、发展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这里首先是分层次教学,即学习目标要有层次性,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性,学习方法要有选择性。其次是因人而教,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要让不同学生、也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第三是要认识到学生个性差异是一种资源,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最可宝贵的 财富。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一节课,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层次教学法,力求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创新思维,为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