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问”出效能的技巧

2016-01-18 22:20韦璐
江西教育C 2015年12期
关键词:熊宝宝开放性长方形

韦璐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连接师生互动的桥梁,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活跃学生创新思维,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成效。因此,提问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提问方式,在数学课堂中“问”出效能。

一、趣味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内容具有单调、枯燥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的数字,更是单调无趣。如果教师只是采用“直问直答”的提问形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疏远数学。如何将这些数字赋予灵性,就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性提问,寓问题于故事中,以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今天熊妈妈为两只熊宝宝买了两块同样大小的蛋糕,回到家后,将其中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6份,将另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9份。这时候,熊妈妈就问熊宝宝们,你们每人只能吃其中的一小块,你们怎么选择呢?熊宝宝们都想吃比较大的一块,但是不知道熊妈妈说的这两块哪块大一些。同学们,你们来帮帮熊宝宝吧。”学生们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就已经情不自禁地进入到这个有趣的情境中,当教师替熊宝宝提出问题后,学生更是表现得激情四射,都很想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它们,于是就非常积极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就有学生回答。生1:这个问题应该就是比较和的大小,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内容,我判断■>■,而且,前提这两块蛋糕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单位1是相同的,所以熊宝宝们可以选择吃其中的■的小块蛋糕。

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趣味性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回答的问题,更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

二、开放性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如今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开放性提问,以问题的开放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周长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为你们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现在开动你们的脑筋,将这两个图形,变成一个图形,最后求出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学生都积极探索,有的学生甚至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就有学生给出答案。

生1:老师我将这两个小长方形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周长还是(20+10)×2=60厘米。

生2:我将两个小长方形的长边相接,组成新的图形,长20厘米,宽20厘米,也就是拼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周长为80厘米。

生3:我将两个小长方形的宽边相接,最后得到一个大长方形,(20+20+10)×2=100,所以结果为100厘米。

案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有效性追问,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数学学科有很强的严谨性。在数学学习中,不能只了解表层,还要挖掘其中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错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挖掘出更多的知识内容,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已知小明的跑步速度是每分钟150米,那么,你们能算出15分钟后小明跑了多少千米吗?”在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回答。

生:小明跑了2250千米(几乎异口同声)。

教师没有忽视学生的错误,也没有立即否定其答案,而是追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列出来算式150×15=2250,所以最后他跑了2250千米。

师:你能形容一下2250千米的距离吗?

学生对教师提的问题继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犯的错误。

生1:老师,小明不可能跑2250千米,他成超人了。我又仔细看了一遍题意,发现我没有注意单位,我求出的2250的单位是米,如果变成千米应该是2.25千米。

案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追问,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从而分析错误、改正错误。这种追问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推动了学生进一步思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内容,还让学生实现了自我突破、自我完善,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总之,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不断优化教学中的提问方式,要将数学问题赋予生命,使学生在问题的推动与刺激下,主动思维、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以“问”出效能,以“问”促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熊宝宝开放性长方形
赖床的熊宝宝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在熊的家里
长方形的困惑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喜欢黑夜的熊宝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