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6-01-18 09:10王跃平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6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审题命题

王跃平

[原题回放]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请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透视]

2015年南京市中考作文呈现的是“材料+提示语+命题”的形式,题型“稳”中有“变”,给人似曾相识、小步轻迈的感觉,考生不会觉得突然,不会觉得很难。

“稳”主要体现在:这道作文题延续了近几年南京市中考作文以命题为主的做法,让教师教有方向,让学生学有目标。2011年的“也是一堂语文课”是“纯命题”;2012年的“带一本书去旅行”是“提示语+命题”;2013年的“书里有个我”是“提示语+命题”;2014年的“只是因为那本书(那个人、那条路)”是“半命题”,或者也能算是“纯命题”。

“变”主要体现在:文体走向丰富。2011年至2014年的几道作文题均比较适合写记叙文,考生如果想写议论文并不容易;而这道“想想别人”则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考生的写作空间大大拓宽了。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节选自巴勒斯坦诗人穆罕默德·达维什的诗歌《想想别人》的开头两句,原诗如下:

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当你与人争斗时想想别人/别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当你付水费单时想想别人/想想那些只能从云中饮水的人/当你回家,回你自己的家时想想别人/别忘了那些住在帐篷里的人/当你入睡点数星辰的时候想想别人/还有人没有地方睡觉/当你用隐喻释放自己的时候想想别人/那些丧失说话权利的人/当你想到那些遥远的人们/想想你自己/然后说:“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蜡烛。”

尽管材料只是节选了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诗中的“别人”“鸽子”与“你”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别人”“鸽子”的处境不如“你”,他们是弱势的,是需要“你”这“黑暗中的蜡烛”去照亮的。材料提示了“想想”的含义,暗示了“想想”的对象特征,这是审题时需要注意的。

提示语“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则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要想想别人,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家庭,不仅有“我”,有“你”,还有“别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自我,还要关注身边的人和物,要有推己及“人”之心。

题意把握上,“想想”是关键,是写作的重点。它不只是“想到”,不是“想起”,而是强调应该有一个“比量”的思维过程,即先“想想自己”再“想想别人”,或者叫“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体悟他人”。

题目中的“别人”既可以理解为“他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群体”,或别的生物,甚至是自然万物。这从材料中的“鸽子”和提示语中的“它”可以看出。

从作文命题的视角看,这道题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让所有考生都有话说。这主要体现为题目的亲切度和文体选择的多样性。如果从呈现故事的角度写,可以写出生动感人的记叙文;如果从阐述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性的角度写,可以写出富有见地的议论文,实现感性认识的理性化深入和思想认识的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二是差异性,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这道作文题能充分看出考生的写作功底,主要原因在于,题目对考生的审题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这是一道需要考生读懂材料、细审文题的命题,而审题就是一道分水岭,可以分出高下。

三是人文性,紧贴考生生活,引导他们适度地反思与思考,点亮孩子的心灵。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大多自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拨乱反正的就是这种“自私”。其实,在“自私”和“无私”之间还存在着“有私”。这道题就是倡导考生在“有私”的情况下想想别人、推己及人、体悟别人,努力走向“无私”。

另外,这道题还突破了南京市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偏于感性的局限,可以拓宽考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评卷扫描]

这道作文题加入了材料和提示语,对考生审题、立意和选材的要求均提高了,但不少考生的文章还是出现了“随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审题“随意”,写作跑题。

不少考生忽略了对作为材料的达维什的诗歌的分析,忽视了对“想想”的揣摩,导致写作时跑题。材料及文题都强调了要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对个人的存在价值的领悟。但是,这些考生在实际写作时,对题目只是匆匆一瞥,只注意到了标题里有个“想”字,结果,有的将写作内容变成了“想念别人”,通篇只写某一个亲人或朋友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亲密、融洽;有的则将写作内容变成了“想起他人”,通篇都在回忆自己与某人的交往过程。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作切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得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考生都没有意识到“想想”的对象其实处于弱势这一点,如写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想到还有人比自己好,于是“见贤思齐”;或者写自己处境不好、条件不好,但一想到还有不少人与自己一样,心中就释然了。这样的文章,也是跑题的。

2. 选材“随意”,内容老套。

如果仔细审题,不难发现这是一道明显带有人文关怀色彩的题目,它要求考生对看似平凡的身边事有洞察,对看似普通的小人物有理解,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乃至世间万物,写出对他(它)的理解、体谅与关怀。但是,有的考生并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积淀,作文内容仍选择了“爸爸妈妈为我雨中送伞”“我与友人产生矛盾,最终言归于好”等情节,选材陈旧,行文落于俗套。比如写自己考试失利后心情烦躁,无视亲人的安慰鼓励,亲人好意关怀反遭自己冲撞,看到亲人伤心后,连忙后悔道歉,表示应该多“想想别人”。这样的文章让人“一望便知”,自然也就没有了阅读的价值。还有的文章没有着眼于生活中的某一段特殊经历,没有挖掘蕴含于某一次经历中的特定情感,而是信马由缰,“想”一路“写”一路,“想”到哪“写”到哪。如写在人生的各个场合都应该想想别人:在汽车上要想想别人,记得给老人、儿童让座;在课堂上要想想别人,不能插嘴破坏纪律;在餐桌上要想想别人,不能浪费粮食……文章变成了大杂烩,内容浮泛,流于说教。

3. 立意“随意”,认识肤浅。

有的考生在文章里大写自己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只顾与朋友开心玩耍,全然不顾父母辛苦地照顾自己;有的考生写自己和朋友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后,内心的种种不满与不平衡;有的考生写自己在食堂就餐时很浪费,忽然想起学过的《悯农》一诗,于是幡然悔悟……这些文章,写自己的种种不快时常常是“言之凿凿”,但一提及思想的转变便“语焉不详”,转折生硬。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在生活中一直只“想想自己”,很少“想想别人”,因而这样的“想想别人”的文章也只能是应景式的,难以做到深沉、感人。

[迷津指点]

针对“评卷扫描”中表现出的问题,并梳理日常写作训练的过程,建议同学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 细心审题。

对这道题,审题时要分四步走,即审材料→审提示语→审标题→审要求。

首先是审材料。这道题的材料部分节选了诗歌《想想别人》中的句子来提醒我们要能够换位思考,给予周遭看似平凡的人或物以人文关怀。

接下来的提示语特地用了“他(它)”来提示我们不仅可以关注人,也可以关注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把他(它)们视为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审标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成分,将其展开成句的方式来完善思维。比如“我”要“想想别人”,“别人”是谁呢?“我”为什么要“想想别人”?“我”怎样“想想别人”?“想想别人”后给“我”带来了怎样的领悟?……至此我们就能明白,题目是要我们搜寻记忆中曾经打动自己的“别人”,通过换位思考来追问他(它)带给自己的心灵的震撼,从而表达悲悯、敬畏、尊重之情等。

最后别忘了审要求。这道题的写作要求有两条:一是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二是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前者是关于文体和字数的要求,后者是关于保密信息的要求。这两条都是考场作文的常规要求,同学们只要注意,就基本不会犯错。

2. 精心选材。

本次作文选材的随意和陈旧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可能忽视了文化关怀的视角,没有关注自己在社会性环境中生活的灵魂支撑点,没有把我们对社会、生活、人生的文化性感觉挖掘出来,精力主要放在了应试和分数上,由应试到应试,结果必然导致文章“假大空”。

我们常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如今,同学们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家与学校的两点一线间奔波着,但并不等于没有生活体验。生活是琐碎的,如果你能丢开从实用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那么,即便墙角艰难生长的一枝开得并不茂盛的花儿,树林里的一片无声无息凋落的树叶,妈妈穿久了却不舍得扔掉的高跟鞋,爸爸戒了多少年也没能戒掉的香烟等寻常的人、事、物,也会现出奇姿异彩来。

3. 潜心立意。

立意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潜心立意必须考虑文章的“四度”,即尺度、高度、角度、温度。“尺度”就是切题要准,不偏题;“高度”就是文章不仅要“有意思”,而且要“有意义”;“角度”就是切入点要独特、新颖;“温度”则是指文章要感人、服人。

要想在立意上有所突破,我们就要根据提示语的内容,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人或物,从而使自己的心灵与他(它)更加贴近。本道作文题并没有规定不可以写父母,但同学们仔细想想,父母在生活中其实不太容易被我们忽视,因而视父母为“别人”是多少有点别扭的。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关注生活中那些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或可能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写出他(它)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思考,才更符合题意,更容易激发全新的、深刻的思考,也能给予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想想别人

烈日炎炎,蝉鸣四起,焦灼的热浪中夹杂着的一缕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使我不经意间,想起了一个卖花人。(相似的情境,引出了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我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有些犯困。车行驶平稳,却猛然停下,随着副驾驶的车窗摇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不禁皱了皱眉。我向外打量着和妈妈交易的那个人:她那精瘦的身形显得有些矮小;黝黑的皮肤由于汗水的流淌,变得油亮亮的;白色的帽子遮住了她的脸庞,太阳在她脑后发出耀眼的白光,使人看不清她的侧脸——我也不愿多看。(“不愿多看”既是源于天气,更是源于高高在上的心态)

“叮叮叮——”随着风铃声响起,车窗再次摇上,热气很快散去。凉风袭来,我又有了些许困意,便闭上双眼,任思绪发散。隐隐约约的,微凉的空气中飘散着缕缕清香,那香气不似香水般浓烈华丽,不似香薰般精致奢华,分明是花的清淡雅致。我睁开眼一看,那窗前的风铃上挂着的,可不就是妈妈刚才买的栀子花么?(突出了栀子花香的清淡雅致,为下文由物及人,赞美卖花人做了铺垫)

雪白的花瓣微微张开,像是羞涩的少女遮面一笑,朴实素雅的气质给人以美的体验。这清香像是一位姑娘朴素的内心,令人赞不绝口。

我想起了那个我未曾看清面目的卖花人。在这炎炎夏日中,她为何苦苦坚守呢?是否为了家中待哺的孩子而奔波?是否为了给夏日中忙碌的人们带来芬芳?……我无从知晓。(再次点明“未曾看清面目”,强调了前后心态的变化,突出了“想想别人”应该采用平视的视角)

我想,她那素白的帽子下一定是张朴素的脸,不出众,不白嫩,不精致,但看着令人舒心。她忍受着烈日,忍受着嘈杂,是源于她的信念。她只是个平凡的卖花人,但她在烈日下的这份坚守,不由得使我心生敬佩。花香四溢,我想,一定是花儿对她的赞颂吧。

想想别人的艰辛,想想别人的努力,想想别人的付出……那么,人与人之间,便能随着这花香般的温柔连在一起。(结尾呼应开头,在花香中蕴含了赞美和思考)

总评: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写出了对生活中的平凡人的观照与赞美。小作者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另辟蹊径,关注了一位平凡的卖花小贩,捕捉到了花香,并把花香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在匆匆一瞥中,体察、揣摩小人物的心声,体现了较为深沉的人文关怀。同时,小作者的文笔细腻且富有表现力,文章情感变化自然、富有层次感。

二类文:

想想别人

组成这个世界的有70亿人,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经常想想别人,他们与你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有着享受幸福的权利。(开头就体现出对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深沉思考,先声夺人)

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远,我选择了住校。每天太阳落山时,便是住宿生最快乐的洗澡时间。

在家中,热水一开即来。但学校的热水来得慢,总要先放好一会儿的冷水,然后才会有热水。时间一长,我们都嫌麻烦,于是,我们总是先把水龙头拧开放着冷水,然后悠闲地回宿舍拿洗浴用品,磨蹭半天再去浴室。这时,整个浴室已经热气腾腾,热水源源而来,我们便可以心情愉悦地安心洗澡,在温暖中享受水汽的蒸腾。(首句略显赘余,可以删去)

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们,从未体验过缺水的感觉,我们拧开水龙头时从未想过别人。(笔锋一转,承接简洁,自然流畅)

去年,我们一家人坐上最原始的绿皮火车,踏上了新疆之旅。飞驰而过的列车一路呼啸着跨过长江,告别江南,奔向北方,熟悉的钢筋水泥森林和清秀的水乡风情渐渐地从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黄土和零星的人家,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单调。我合上眼睛,沉沉地睡去,猛然醒来,看见的还是黄色的大地。(“飞驰而过的列车”中应删去“而过”两字)

是的,只有土地。一片片裸露的黄土,一寸寸碎裂的大地。“到甘肃了。别看了,多少年来一直就是这样。这里的人,想喝上一口干净的水都不容易呢。有时候,机井打下去很深都打不到水。听说,这里的孩子常常个把月才洗一次澡。”爸爸看出了我的诧异,用手轻轻地拍拍我。我听出了他话语中的悲伤,淡淡的。(爸爸的话及时出现,颇具构思,使本段的所闻与上一段的所见连成一片,突出了小作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接下来的旅程,我都有点恍惚,满脑子全是那一幅幅令我震撼的画面,惶然,亦赧然。

回到学校,我向宿舍的同学讲述了自己旅行的见闻。再洗澡时,大家都默默地用水桶接着冷水。(“默默地”一词突出了“我”的见闻带给大家的心灵震撼,也暗合“想想别人”的题意)

这世上不仅有水草丰美的江南,也有荒凉干燥的北国,想想那里,也有和我们一样生活着的人。想想他们,就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总评:本文选取“洗澡放水”这一生活细节,通过写旅行见闻带给“我”的思考与改变,表达了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主题。感情的真实丰富也是文章的一个亮点。略显不足的是,个别词语及短语可以再做推敲,使其更加精美、准确。

[新题预测]

题一:诗人蔡其矫在《波浪》一诗中写道:“没有你,天空和大海多么单调;没有你,海上的道路就可怕地寂寞。你是航海者最亲密的伙伴,波浪啊!”

请以“因你而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

题二:驻足于小石潭边,柳宗元看到了“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的鱼儿,排解了抑郁的情绪;伫立于《洞庭晚秋图》前,范仲淹仿佛看到了洞庭湖畔的阴晴明暗,抒发了内心的情怀;徜徉于紫藤萝花间,宗璞想起了十多年前家门口紫藤萝花的不幸,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仔细琢磨身边的人、事、景、物,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请以“琢磨”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猜你喜欢
作文题审题命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