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型奖学金的管理——盖茨与罗兹奖学金的启示

2016-01-18 02:33:23喻恺,岳启,王饮寒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资产管理

永续型奖学金的管理——盖茨与罗兹奖学金的启示

喻恺,岳启,王饮寒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上海闵行200240)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额捐款不断增加,设立永续型奖学金可以使这些资金发挥长期作用,而如何管理永续型奖学金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迫切课题。分别设立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盖茨奖学金和罗兹奖学金是堪称典范的永续型奖学金,二者在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和学者选拔与联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高校永续型奖学金的创立和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罗兹奖学金;盖茨奖学金;永续型奖学金;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学者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08-18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重庆高教研究》的战略发展研究”(CQG13B101)

作者简介:卢凌宇(1974-),男,四川成都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5.01.013

一、盖茨与罗兹奖学金设立的背景

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大学接受的社会捐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花费型(expendable)和永续型(endowed)。花费型使用方式是将收到的捐赠资金立刻或在一定期限内用尽,可以发挥短期的作用。永续型使用方式是将收到的捐赠资金用于投资,保存本金,仅使用增值部分,可以产生长期的影响。

在我国,向高等教育的捐资不断涌现而且规模日益扩大[1],但基本为花费型捐赠。在国外,大额捐赠通常设立永续型基金,用以支持长期存续的奖学金、教习职位或教学研究机构,以便长期持续发挥资助作用。目前,我国尚缺乏专业的机构对捐赠资金进行管理,难以发挥长期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已经大幅降低,高等教育更加着眼于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升,而这正是永续型基金可以发挥作用之处。因此,大学捐赠中永续型基金的设立、使用和投资管理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迫切课题。对设立在剑桥大学的盖茨剑桥奖学金(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以下简称盖茨奖学金)和设立在牛津大学的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的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和学者选拔与联系进行研究,可为我国捐赠奖学金特别是永续型奖学金的管理提供参考。

盖茨奖学金和罗兹奖学金都是国际著名的永续型奖学金,它们由捐赠者投入原始资本,通过投资运作增值长期存续,以持续发挥资助作用,奖学金得主分别被称为盖茨学者和罗兹学者。盖茨奖学金由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出资成立。在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共同指导下,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于2000年成立,致力于保障青年获得所需机会以取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2000年,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向剑桥大学捐赠2.1亿美元成立盖茨奖学金,这是英国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2]。该奖学金向任何非英国籍的申请者开放,每年提供90个名额,每个国家没有名额限制,资助期限较为灵活。罗兹奖学金由英裔南非矿业大亨、曾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塞西尔·约翰·罗兹(Cecil John Rhodes)出资成立。1903年,托管人根据罗兹的遗嘱和遗产创立了罗兹奖学金,资助德国、美国和当时主要英联邦国家的优秀学生赴牛津大学学习,被誉为历史上最悠久的国际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罗兹奖学金的申请人来自全球范围内的14个国家或地区,目前每年有83个奖学金名额,资助期限为2~4年。

表1 盖茨和罗兹奖学金的基本情况

二、盖茨与罗兹奖学金的比较

(一)治理结构

盖茨奖学金的一切事务均由盖茨剑桥基金(The Gates Cambridge Trust)管理。盖茨剑桥基金由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初始托管人以及剑桥大学共同建立。盖茨奖学金的战略方向等事宜由盖茨剑桥基金的8位托管人负责,其中2位托管人由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任命,其他6位由剑桥大学任命,基金主席由1名托管人担任。盖茨剑桥基金自成立到现在的两任主席都由剑桥大学校长担任。除剑桥大学校长外,现任其他托管人还包括3名剑桥大学教授、1名剑桥大学财务管理人员、2名非政府组织管理人员和1名企业高管。盖茨剑桥基金设立了教务长(Provost)、财务长(Treasurer)和执行主任(Executive Officer),并配有少量行政人员负责基金的具体运行事宜。教务长相当于基金的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奖学金项目的运营。托管人每年开会两次协商制定基金的策略,包括资助政策、预算、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托管人可以建立委员会并授权其负责某一具体的事务。目前,托管人建立了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荐投资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投资委员会由7人组成,包括基金主席和正副财务长,其余4名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盖茨基金非常重视对新任托管人的培训,新任托管人会收到至少三年内的会议记录和有关预算的一切清单。基金的执行人员会给新托管人发放简报并邀请他们在有疑问的时候联系基金主席。基金执行人员负责向所有托管人及时告知影响基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罗兹先生把遗产留给指定的托管人负责奖学金成立的有关事宜。罗兹基金的首批托管人由罗兹先生在生前指定,罗兹基金在初期除负责成立奖学金外,还要处理房地产遗产等许多其他事宜,直到1916年托管人才着手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奖学金的基金,经过一些管理方面的改革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罗兹基金。罗兹基金现有15名托管人,罗兹奖学金在全球范围内由托管人、学监(Warden)、国家秘书长和基金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管理。托管人全面负责罗兹奖学金的声望及财务管理,决定奖学金的发展策略和各项政策,并监督学监的工作。学监是罗兹奖学金的首席执行官和托管人的秘书,负责奖学金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与盖茨基金不同的是,因为申请者国家和配额相对固定,罗兹基金在申请者的来源国设立国家秘书长,其职责包括选拔本国的罗兹学者候选人,提高奖学金在本国的影响力,开展学者联谊及筹款等活动。工作人员则全面协助学监执行罗兹奖学金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自罗兹基金成立以来的十位学监中,每一位都有在牛津大学担任管理人员的经验。托管人和一些非托管人一起组成4个委员会支持罗兹奖学金的永续运行,分别是奖学金委员会,发展委员会,金融、审计与投资委员会以及治理委员会。罗兹基金现任主席曾任牛津大学校长,其余托管人包括3名牛津大学教授,2名政府官员和9名企业高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5名托管人中,有10位是罗兹学者。罗兹基金的金融、审计和投资委员会现有5名成员,包括基金主席和学监,另外3名都是投资管理公司的高管,而且这5位均是罗兹学者。

罗兹基金也非常重视对新托管人的培训。基金主席和学监要在托管人加入前对其进行面试,并通过这些面试发现新托管人所需的培训。除了要对罗兹先生关于教育和奖学金的愿景充分认同、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以及具有卓越的战略领导力外,每届托管人要保证满足以下要求:具有金融审计和基金资产管理的丰富经验;善于和英国政府沟通;在牛津大学有一定影响力;可以提供或招揽到数目可观的慈善基金捐赠等。

两个奖学金都由相应的基金负责管理,并聘请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托管人。盖茨和罗兹基金不仅负责各自奖学金的招生选拔工作,而且有权制定和调整投资和支出策略,决定奖学金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担任托管人的标准十分严格。基金的主席一般由所在学校的校长或管理人员担任,虽然托管人往往是著名学者或富有经验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士,盖茨和罗兹基金依然非常重视对新加入托管人的培训,确保新托管人熟悉基金的历史、决策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托管人之下,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分管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们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全面支持基金的工作。盖茨和罗兹基金都成立了相应的投资委员会,负责推荐风险和回报适合基金目标的投资选择。

(二)资产管理

本文所讨论的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资产投资和资产支出管理两个方面。

截止到2011—2012财年,盖茨剑桥基金共有净资产(net asset)1.72亿英镑。托管人在投资方面的受托责任,是在扣除必要的支出以及考虑到通胀因素的情况下,保障基金的实际购买力。盖茨剑桥基金聘请了专业的投资咨询公司康桥汇世(Cambridge Associates)作为其咨询顾问,国民西敏寺银行和普华永道分别作为其银行和独立审计公司。

托管人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投资收益的波动和由学费上涨带来的支出增加。为了降低投资收益波动的风险,基金采取了总收益的方法(total return approach)进行投资。总收益的方法与价格收益法(price return)相对,在考虑投资的回报时不仅包括投资组合带来的收入,也包括由资本增值产生的收益,即利息、分红和证券借出的费用等。投资者或托管人可以根据基金的需要分配投资收益而无需考虑收益的来源,因而投资收益的水平比投资收益的形式更重要。在投资委员会的建议下,除小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和现金外,92%的基金都被投资到剑桥大学永续型基金中。2011—2012财年是完成投资转移后的首个财年,得益于剑桥大学永续型基金高于基准的表现,盖茨剑桥基金投资收入为665万英镑,投资收益率为4.29%[3]。

考虑到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和欧元区经济疲软,托管人在制定支出策略的时候采取了谨慎原则,用前三年的资产平均价值来决定当年可支出的资金。考虑到目前基金投资收益率略高于4%,因此目前的年支出略低于资产价值的4%。托管人希望基金不仅可以保值,而且收益可以递增,以保证通胀压力下的学费支出。在控制成本方面,由于剑桥大学收取的学费和学院费(college fee)的增加,基金托管人谨慎地控制奖学金名额,并减少不必要的其他开支。从2011—2012学年开始,托管人更改了对学者的资助政策,即三个学年之后,每多一个学期,对学者的资助就减少20%。这样,既控制支出又不会削弱奖学金的竞争力。奖学金以外的支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投资支出、宣传支出和人工支出。非奖学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10%左右。

罗兹基金托管人管理资产的战略是通过资本升值或产生收入使基金永续存在。截止到2012年6月,罗兹基金资产价值为1.234 亿英镑。金融、审计和投资委员会对基金的投资和审计事项全权负责,三个委员会和外部投资专家一起制定了现在的投资组合管理方式,即总收益的方法。60%的资产投资在牛津大学基金管理机构,其余40%的资产由金融、审计和投资委员会内部管理,投资于包括不动产遗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债券、对冲基金及为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资产等[4]。为了使基金增值,托管人和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的罗兹学者和友人间进行筹资。如2013年9月,在庆祝罗兹奖学金成立110周年之际,由1980年罗兹奖学金得主John McCall Macbain建立的基金会向罗兹基金捐款7 500万英镑。

2008年以前,罗兹基金每年的支出都控制在基金资产前三年市场价值平均值的5%左右。金融危机后,由于投资收益大幅减少,牛津大学的学习费用又不断上升,托管人不得不决定在短期内提高支出比例。基金2011—2012财年支出1 010万英镑,几乎达到资产价值的10%。

两个基金都将大部分资产投资到所在学校的永续型基金,既可以获得规模优势,又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在收益方法的设定上,两个基金都采用了总收益投资法。此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基金在长期内通过资本利得不断增值,而且拓宽了基金可以选择的投资种类,特别是科技公司和对冲基金等有良好的增长前景但在短期内分红较少的资产。在支出策略的设定上,两个基金都采用了移动平均法,即以前三年的资产市场价值为基准,乘以事先设定的支出率得出当年的支出金额,减小因资产价值的波动而带来的支出不稳定性。在同样面临学费上涨、投资收益波动加大的双重压力下,两个基金都注重风险管理,但采取了略微不同的对应策略。盖茨基金更注重“节流”,严格控制支出,特别是奖学金以外的支出。而罗兹基金更重视“开源”,拓宽基金合作伙伴,加大募捐力度。

图12010/11和2011/12财年盖茨奖学金和罗兹奖学金的收入和支出对比

(三)学者选拔和联系

盖茨奖学金从成立到2012学年,共资助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1 293名学者[5]。盖茨学者的选拔标准是学业优秀、具备领导潜质、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资质与所申请的剑桥项目要求相匹配。申请盖茨奖学金和剑桥大学入学机会是同时进行的。盖茨奖学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和营造学者的强烈集体归属感。在现任学者中,会选举产生一个盖茨剑桥学者委员会(Gates Cambridge Scholars’ Council),负责组织学者迎新和讨论会等活动。在已毕业的学者中,成立了盖茨剑桥学者联谊会(Gates Cambridge Alumni Association),与基金和学者委员会都保持密切的联系。除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盖茨奖学金外,联谊会的另一主要目标,是帮助盖茨学者在离开剑桥后依然可以参与到相关的集体活动中来。通过多国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经历,盖茨剑桥奖学金致力于搭建广泛而优秀的全球学者平台,构建起受益终身的社会网络资源。

罗兹奖学金成立110年以来,已经资助了8 000余名学生到牛津大学学习。根据罗兹先生的遗嘱,罗兹学者的选拔包括四个主要标准:学术成就、品德、领导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在本国通过面试的候选人将被推荐给托管人,托管人决定录取名单后,这些准罗兹学者将通过特别的罗兹渠道申请牛津大学,但最终能否获得奖学金取决于是否被牛津大学录取。罗兹学者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和非凡的影响力,其中不乏国家首脑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Clinton)、加拿大前总理特纳(Tuner)、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Hawke)等。学术界中有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弗洛里男爵(Baron Florey)和埃克尔斯爵士(Sir Eccles),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彭斯(Spence),三位牛津大学校长及18位普利策奖得主。此外还有40多名罗兹学者成为奥运会选手[6]。在罗兹学者选拔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罗兹学者联合会。全球范围内的罗兹学者和友人,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学者活动,鼓励优秀青年申请罗兹奖学金,还通过加入委员会或成为托管人等方式为罗兹基金服务。罗兹学者会在开学初对新生开展职业分享会,在罗兹学者主要生源地的聚会也为各届学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此外,为罗兹奖学金捐款也是罗兹学者回报奖学金的重要形式之一。

学者的成就是奖学金声誉的重要标志。严格的选拔标准不仅保障了奖学金得主有潜力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吸引潜在奖学金申请者的重要因素,而富有声望的奖学金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学者的经历,拓宽其日后发展的渠道。目前罗兹学者的影响力更为显著,无论是学者数量还是学者的成就,都令其他奖学金难以企及。盖茨奖学金因成立时间较短,已毕业的学者较为年轻,但其声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两个奖学金的申请过程略有不同,盖茨奖学金不分国家,直接由剑桥大学进行筛选,而罗兹奖学金首先要通过所在国家的筛选后才能进入牛津大学的面试。两个基金都十分重视与已毕业学者的联系,增强各自奖学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三、盖茨与罗兹奖学金对我国的启示

盖茨和罗兹奖学金的成立背景、时间虽不尽相同,但成立的目的都是培养未来的领导者,而且在永续型奖学金的管理与运作方面都堪称典范,其管理经验对于引导其他永续型奖学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额捐款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盖茨和罗兹奖学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永续型奖学金的创立和管理工作在实际运作层面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

(一)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和机制

因为永续型奖学金具有数额大、持续时间长和需遵照出资人的特定意志等特点,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机制对其进行管理十分必要。无论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夫妇还是罗兹先生,在出资设立奖学金后,都没有亲自参与到奖学金的管理工作中。同样,大多数出资人在与大学商定奖学金设立的有关事宜后,一般不会过多参与到奖学金的具体运作工作中,而是全权委托给托管人进行管理[7]。托管人数量要适当,人数太少不能充分代表不同利益相关者(学校、出资人和学生)的利益,无法满足教育、管理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对基金管理的需求。人数太多又不免增加时间和金钱成本,造成讨论程序冗长,降低决策有效性。从盖茨和罗兹基金的经验来看,基金的主席由所在学校校长担任,不仅有利于基金的对外联系和与学校内部的协调,而且对提高基金的声望有促进作用。同样,全面负责基金行政管理工作的职位也应由所在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其他托管人的背景则往往要包含资产管理、慈善机构运营或擅长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的能力[8]。投资委员会是管理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委员会成员一般会包括基金的主席,其他成员大多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如果奖学金成立的时间较长,可以更多地考虑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毕业学者担任托管人或投资委员。

(二)制定科学的投资和支出策略

永续型奖学金要长期保值,需要达到一定的投资收益率,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制定投资政策尤为重要。与整个大学的永续型基金相比,一个单独的奖学金的资产规模毕竟有限,虽然可能设立了投资委员会,但往往不会聘用全职的专业投资经理[9]。其他永续型奖学金的基金也可以借鉴盖茨和罗兹奖学金的做法,将资产的大部分投在所在大学的永续型基金中,降低投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在我国,由于大学往往还不具备管理永续型基金的专业经验,因此将增加永续型奖学金的投资管理难度和成本。

奖学金的支出一般全部来自基金,考虑到基金保值和代际平等的问题,支出策略也需要谨慎制定。我国高校永续型基金可以借鉴盖茨和罗兹奖学金采用的移动平均法,将支出目标比率设定为国际上普遍认定的可持续认定比例4%~5%左右[10]。移动平均法有利于平滑由资产市场价值波动而引发的支出变动,保持支出的相对稳定。但如果资产价值出现大幅波动,则需要重新调整预先设定的支出比率。由于大学学费增长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奖学金项目的支出势必不断增加,托管人需要密切关注支出增长的比例,严格控制非奖学金项目的支出,以保证基金的实际购买力不会随时间而减弱。

(三)保证奖学金名望和保持与学者的联系

如何选拔受资助的学生是奖学金永续发展并保证名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奖学金在设定选拔标准时不仅要包含严格的学术标准,还需侧重对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品格方面的考察。奖学金得主在所在行业做出的贡献越大,社会赞誉越高,奖学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11]。选拔出符合获得奖学金标准的人才后,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同已毕业的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联络已毕业学者的形式和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如在学者较为集中的地区组织团聚活动、定期出版记录学者成就的杂志期刊、利用奖学金周年等时机组织大规模的学者返校活动等,增进毕业学者对奖学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2]。在同毕业学者保持联系的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增加对奖学金的支持和回报,努力争取不同行业的学者对奖学金在人才培养和信息资源分享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参与捐赠、通过加入专业委员会或作为托管人等形式参与到奖学金的管理中。

建立永续型奖学金是大学寻找资金和吸引人才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永续型奖学金能长期发挥影响,惠及众多学生,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对永续型奖学金的需求将逐步提升。由清华大学和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合作设立的苏世民学者项目即是我国新成立的永续型奖学金的典型代表[1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间财富的较大增加,国内大学和捐赠者可以更多地考虑以永续型方式设立奖学金,而对盖茨和罗兹两个奖学金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雪娇, 耿春雷, 章爽. 百亿捐赠时代·首善风波——2012中国捐赠百杰榜[J]. 社会与公益, 2013(3):59-81.

[2]Gates Cambridge. About the Scholarship [EB/OL].[2014-08-25]. http://www.gatescambridge.org/about/scholarships.asp.

[3]The Gates Cambridge Trust. Repor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31 July 2012[R]. Cambridge: Gates Cambridge Trust, 2012.

[4]The Rhodes Trust. Annual Repor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Year Ended 30 June 2012[R].Oxford: Rhodes Trust, 2012.

[5]The 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 Class of 2012. The Gates Cambridge Year Book 2012[R]. Cambridge: The Gates Cambridge Trust, 2012.

[6]The Rhodes Trust. The Rhodes Scholars [EB/OL].[2014-08-25]. http://www.rhodeshouse.ox.ac.uk/rhodes-scholars.

[7]DIMMOCK Stephen G. Background risk and university endowment funds[R].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2(94):789-799.

[8]邓娅.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与大学基金会的兴起[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1):94-106.

[9]陆根书,陈丽,席酉民,等. 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捐赠的实践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2):94-100.

[10]WOGLOM Geoffrey.Endowment spending rates,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the sources of capital gains[R].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3(22): 591-601.

[11]刘德赢. 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 长春大学学报, 2009(1): 88-90.

[12]李榕. 高校奖助金社会捐赠的特点、 趋势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1): 84-86.

[13]Schwarzman Scholars Program[EB/OL]. [2014-08-25]. http://schwarzmanscholars.org/program/.

(责任编辑杨慷慨)

Running Endowed Scholarships

—— Experiences of Gates and Rhodes Scholarships

YU Kai, YUE Qi, WANG Yinhan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Large dona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have increased recently in China, and using the donation to establish endowed scholarships can exert long term effects. How to manage the endowed scholarships has becoming the emergent subject to be studi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hina. The Gates and the Rhodes Scholarships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are the typical endowed scholarships, and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asset management and admission for scholars and outreach activities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which will provide beneficial inspir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work of the endowed scholarship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China.

Key words:the Gates Scholarships; the Rhodes Scholarships; endowed scholarships; governamce structure; asset management; admission for scholars

引用格式:卢凌宇.论高校“强制发表”制度的合理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5(1):65-70.

Citation format:LU Lingyu. The Logic of Compulsive Publication in Universitie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5(1):65-70.

■ 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结构的设计
对外经贸(2016年8期)2016-12-13 04:01:11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制发展之研究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02:15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40:0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36:52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9:31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5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