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以读为本理念 优化学生阅读训练

2016-01-16 19:05李小敏
甘肃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独立范读比赛

李小敏

【关键词】 阅读教学;情境;范读;比赛;独立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90—01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它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一、创设情境,强化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体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则能将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所表述的内容中,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课文、走进生活,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下欣赏和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人文美、精神美,这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趣,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丰富的表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笔者出示了一些展示荷花的图片,图片上还配了文字说明:“展开两三片”、“花骨朵”、“全展开了”。学生理解了荷花的三种姿态后,笔者顺势引导,以便学生更自主地理解下文的“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学生看了图片后感叹:荷花真的太美了!从学生的感悟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二、加强范读,树立榜样

新课程强调“读”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学生接触到一篇新课文,开始往往不会马上读得好,常常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更是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如,在初读课文前,教师的范读会给学生引路;精读课文时,教师适时的范读又会给学生的感情朗读指点迷津;总结课文时,教师恰当的范读更会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此外,教师的范读还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强烈丰富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范读,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

三、开展比赛,激发兴趣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比赛,或比赛读,或分角色读,或边演边读,或配乐读,或师生共读等等,都不失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好方法。课堂上,笔者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比赛,有小组与小组的比赛,学生与学生的比赛,甚至学生与老师的比赛等等。在比赛中,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感受到了他人精彩的朗读,不由自主地为获胜者鼓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由此学生朗读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四、独立阅读,提高能力

《义务教育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里所说的“自学能力”也就是独立阅读。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关键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思考、领悟、获取以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等,都是学生自身的事,不能由别人代替。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读思主要体现在初读课文时,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对自己有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备课,吃透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读为本”。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独立范读比赛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最疯狂的比赛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