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正++赵云龙
摘要:虽然说近几年的农用拖拉机行业发展的很快,农用拖拉机的档次也在随之提升,但是车架总成的制造还是非常的落后,从当前来看,我国大多的生产厂家并没有较先进的制造设备,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先从车架冲压件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然后对横梁冲压模具的制造,部分冲压模具设计等进行详细研究及绘图分析,希望以此来更加深入的了解车架纵梁压型模具的设计原理和独特的设计工艺,进而化解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设备之间的矛盾。
关键字:车架纵梁压型模设计 工艺分析 制造工艺
中图分类号: U463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也得到不断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农用拖拉机市场的发展需求,本文特以北京某个生产公司为例子,介绍车架冲压件冲压模具的设计。
1车架纵梁压型模具
车架纵梁是车架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对车架产品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加上,纵梁是车架构件中最长的一个工作件,其冲压难度较大,相应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对于车架纵梁的冲压要求尤为严格。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可采用钻孔模板保证孔位的精准度。另一方面,由于纵梁的截面形状属于槽型双直角弯曲成形,可采用自由弯曲成形、双直角接触弯曲成形。
2制造工艺的分析
车架纵梁的设计一种分为左、右两个,没有变截面的纵梁可以直接通过一套模具分别冲压成形,但是如果纵梁构件出现变截面的时候,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冲压安排。首先是下图显示的就是变截面纵梁:
然后我们把模具一种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其中前段和中段冲压纵梁的右侧,后段和中段冲压纵梁的左侧。选择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因为可以很好的节省模具制造损耗的费用,提升冲压的工作效率。经过这样的设计之后,我们得出了下图的冲压效果图,A+B就是冲压纵梁的右侧画面,B+C就是冲压纵梁的左侧画面:
如果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冲压设备面积影响的时候,可以分别对左侧变截面和右侧变截面加装不一样的镶板,目的是确保左侧和右侧的冲压成形的效果。
3部分冲压件的分析
3.1横梁冲压模具的制造
在横梁冲压模具的设计方面,可参照以下两个图形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农用运输的车架有6道横梁,并且对于没有变截面的总车架来讲,每一个横梁幅面宽度都相同。因此,在冲压设计中可采用一套模具来进行设计。但是,对于纵梁变截面的车架来将,每一个横梁幅面的宽度相差则较大,且模具的使用通用性也将受到较大的限制。由于可制造出不同的二队镶板完成整个冲压过程。其车架则要求横梁中段作为变截面的横梁。为此,该模具的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所组成,即:前中后段三大部分。中段可按照变截面的不同来制作,但前段与后段的设计则可确保其稳定性,最终更好的适应每一种类型的横梁弯曲成形要求。
3.2其余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下图图形就是U形双直角弯曲成形的一个工件,是利用Q235钢板冲压形成的,利用的冲压设备是30t~100t,使用的模具是30mm厚的Q235钢板焊接形成的。
变速箱的吊架 简单弯曲形成的成形模具
钢板在进行切割工作以后,并没有对精度很高的工件进行加工,只是简单利用手持砂轮机磨平焊接制成。简单的模具中没有专门的卸料装置,这对于实际工作来说非常有影响。但是之后通过实际生产的经验和需要证明,我们分析两种卸料方法。第一种观察工件设置在凹模内的时候,我们选用刮板卸料的方法。第二种是观察工件设置在凸模内的时候,利用的是拉动卸料的方法。
所谓的刮板卸料则是在凹模模座的位置上加固一个刮板,该刮板不能够实现上下移动,但可实现左右的移动。当刮板拉开后,则可形成冲压成形,并且在凸上形时,应及时将刮板推往到凸模上行处,则刮板A包住整个凸模的工件,从而实行刮下。如下图所示,
拉动卸料就是在凹模底座的位置上加设了一个底板,冲压形成工作之后,将其固定于凸模上行的拉线B套住凹模的底板,然后凸模上行,拉动底板上行,则可拉出卡在凹模内的工件。
4总结
通过上述材料的具体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车架纵梁压型模具的设计原理和独特的设计工艺,解决了制造车架纵梁压型模具所利用的冲压设备等专业性的问题,文章最后还大致的介绍了横梁冲压模具的制造方面的相关知识。纵观全文,其实都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制造设备落后的问题,化解和分析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设备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江长堆.471039,王筱!471039,任灿营!471039,舒乐华!471039.??农用运输车车架设计思路[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25):100-110.
[2]王彦生.471039.??履带拖拉机车架动强度的有限元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14):200-203.
[3]周志革、董正身、武一民,、陈 涛.??TYP-950型三轮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13):100-105.
[4]宋孔翔.??成组技术在农用运输车车架焊接总成上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3,(21):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