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崇勇 李淑莲 张文霞
①中国.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E-mail:648654140@qq.com ②吉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创造性4C认知量表(PC4CS)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1
孙崇勇①②李淑莲①②张文霞①
①中国.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E-mail:648654140@qq.com②吉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摘要】目的:对创造性4C认知量表(PC4CS)中文版进行信、效度检验,探讨创造性4C理论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适用性。方法:从在线大学生QQ群中招募全国各地336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填写PC4CS中文版初测量表,分析其信效度。结果:①各项目的区分度与鉴别性较好(t=14.01~34.77,r=0.31~0.55;P均<0.001);②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与原量表一致的创造性4C结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5.22%;③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88,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2~0.82之间,重测信度在0.81~0.90之间;与Lawdsei认知创造力量表和Rudowicz—Hui创造力概念调查量表的关联效度分别为0.67、0.77;各分量表与总分以及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别在0.53~0.74、0.10~0.60之间,结构效度良好。结论:PC4C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适用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创造性4C认知测量。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4C认知量表;信度;效度
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Guilford教授在就职演讲时作了过去被长期忽视的研究主题——创造性(creativity)的报告,呼吁心理学家们关注学生创造性的发现与培养。在此之后,心理学家们逐渐关注并探讨创造力相关的研究。直至现在,创造性一直成为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关于创造性的概念,过去传统的创造性研究一般采用经典的二分法,即把创造性分为日常创造性与杰出创造性。日常创造性,也称为“小C”创造性(Little-C),这种创造性几乎人人都具有,包含的是普通人平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杰出创造性,也称为“大C”创造性(Big-C),即只有伟人才具备,要能解决特别难的问题,创造出天才作品或取得巨大成就。二分法过于强调创造性的主体与静态性成果,限制了创造性的动态性与发展性,容易忽略学生的创造潜能[1]。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创造性的本质与核心,还应关注创造性的过程、能力、兴趣、创造性潜力等。于是,美国学者Kaufman和Beghetto于2009年在二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性4C模型[2]。他们认为,除了以上两种创造性外,还存在另外两种,即“微C”创造性(Mini-C)与“专C”创造性(Pro-C)。“微C”指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创造性,表现为对经验、行动或事件所作的新颖且有个人意义的诠释,比如写诗、作画、创作儿童短故事、为自己设计服装与发型、中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基础的科学实验等,都能体现“微C”创造性。“专C”创造性主要指任何创造性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它代表了超越于“小C”而又没有达到“大C”水平的发展性进步,如美术设计员把某种构想或计划通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等。有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往往容易重视大C而忽略小C、微C的重要性[3]。根据创造性4C模型,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并且都是从微C开始,微C是所有人创造性的起源,没有微C就没有大C。在一般情况下,微C可以转变为小C,只有非常少的人才能从微C直接跳跃到专C,大部分人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渡期才能进入到专C。而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专C才有可能转变为大C。所以,大C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微C的最初发现、小C的技能技巧发展以及专C才能的磨练,这也符合量变与质变相互转换的哲学原理。所以,创造性4C模型基本上代表了个体创造性一生的发展轨迹。
Kaufman和Beghetto认为,创造性研究的途径之一是探讨非研究人员对于创造性的认知,也就是向一些非专业人士提出一些关于创造性的问题[4]。有学者指出,创造性认知是创造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5]。岳晓东曾调查了两岸四地(北京、广州、香港、台北)大学生对创造性人才的认知,结果发现,四地的大学生皆首推政治名人,次推科技界名人,最看不重的创造力人才是艺术界和音乐界名人[6]。这表明,四地的大学生主要从政治、科技上的成就角度看待创造性表现,而很少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即两岸四地的大学生比较重视大C,而不太重视专C。但是,目前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于创造性的认知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对于创造性的理解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小。如Niu和Sternberg的研究发现,东方人与西方人对于创造性内隐的理解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大的相似性[7];根据创造性的内隐理论,人们对创造性的认知有共通之处,存在共同的内在评价标准与基本的要素[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创造力的理解是有较大差异。如杨伟刚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国教师基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更倾向于将符合道德成分的合作性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而德国教师基于个人主义文化背景,更倾向于将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性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9]。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其创造性的程度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关于创造性的认知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以及创造性培养、创造潜能的激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还与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系[10]。那么,作为重要的创造性主体之一,当代大学生是否知晓与理解创造性的各种类型与水平,这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创造性4C认知的测量,目前只发现由Kaufman和Beghetto基于创造性4C模型而编制的创造性4C认知量表[4](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4C Scale,简称PC4CS)。鉴于该量表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人使用,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和更具科学性,需要先对其进行翻译与修订。关于量表的具体情况在对象与方法部分中再做介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创造性4C认知量表中文版进行信、效度的检验,探讨创造性4C理论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适用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通过在线大学生QQ群招募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被试通过提供的链接地址进入提前设计好的调查网站,在阅读研究介绍和知情同意书后,点击“同意”后进入调查页面。先后共有3455人参与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被试3360人(97.25%)。其中,东北地区719人,华北地区634人,华东地区683人,中南地区506人,西南地区492人,西北地区326人;男生1267人,女生2093人;年龄跨度从18~23岁,平均年龄为(20±1)岁;大一1018人,大二1004人,大三905人,大四433人;文科765人,理科728人,工科657人,医科493人,艺术462人,管理255人。其中,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人在间隔6周后进行重测。
1.2方法
1.2.1创造性4C认知量表(PC4CS)PC4CS英文版最初由20个题项组成,其中前16个题项代表创造性4C的4个维度即大C、专C、小C、微C,每个维度4个题项。每个题项都是描述有关产品、人物或过程的语句,如“创造性天才”、“具有传奇色彩的创造性作品”等,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评价每个语句所表现出的创造性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完全没有创造性,2=不太有创造性,3=不确定,4=比较有创造性,5=非常具有创造性)。为了探讨公众对低水平创造性与无创造性在认知上有无差异,该量表还增加了代表无创造性(简称无C)维度的4个题项。他们首先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了这20个题项,结果提取了3个公因子,第1个公因子10个题项,包括大C4个、专C4个、小C2个(有2个小C题项负荷小于0.40被删除);第2个公因子4个题项,即无C的4个题项;第3个公因子4个题项,即微C的4个题项。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3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不太理想,χ2(132)=543.61,P<0.001,RMSEA=0.068;CFI=0.88,TLI=0.86。于是,为了使量表的结构与创造性4C模型更趋一致,他们把公因子1拆分成两个维度,即大C维度和专C/小C维度,再做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4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比较理想,χ2(129)=378.96,P<0.001,RMSEA=0.053;CFI=0.93,TLI=0.91。所以,最终的量表18个题项,分为4个分量表,即大C、微C、无C分量表各4个题项,专C/小C分量表6个题项。
通过E-mail与PC4CS原作者Kaufman和Beghetto联系,经协商,他们同意该量表在中国修订并发表。中文量表的翻译过程是:首先由笔者与一名心理学教师分别将英文版量表翻译成中文,为了保证遵循原意,尽量做到直译;然后讨论分析两人的翻译结果,反复斟酌修改每个语句,确定中文版量表;再请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将中文版量表回译成英文,与原量表进行比对,检查其差异之处,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本研究所使用的PC4CS中文版。
1.2.2Lawdsei认知创造力量表[11]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Lawdsei编制,国内人才学专家王通讯等人将此量表修订成中文版。量表主要测量被试对自己各种创造能力的认知,包括50个项目,被试在“不知道”(0分)、“拿不准”(1分)、“知道”(3分)等3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最后提供一个总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2.3Rudowicz—Hui创造力概念调查量表[12]该量表由Rudowicz和Hui设计,包括60条有关创造力概念的描述词,要求被试就每一条目可以表现个人创造性的重要程度评分。问卷采用Likert 5点量表,其中1表示最不重要,5表示最重要。该量表有两个分量表,即创造力特征和非创造力特征,两分量表各30个项目。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75,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3、0.71,内部的一致性较好[6]。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2结果
2.1项目分析
以各题项总分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界限,进行被试在每个题项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t=14.01~34.77,P<0.001),见表1。随后,计算每个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结果发现,所有的题项相关均较高(r=0.31~0.55,P<0.001),见表1。
2.2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量表的各个维度进行探察,KMO=0.82,巴特利球形检验的统计量χ2=15179.45,df=136,P<0.001,表明量表的各题项适合做因素分析。公因子提取的标准为:①因素的特征根大于或等于1;②因素须符合陡阶检验;③抽取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3%的总变异;④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以上的题项;⑤因素具有命名解释性。考察因素负荷矩阵,经方差极大法正交旋转后,a2(F1:0.51,F3:0.51)、a4(F3:0.50,F4:0.42)、a8(F3:0.43,F4:0.40)3个题项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40~0.51之间,负荷差小于0.2被淘汰。结果,共提取出4个因子,保留15个题项,题项与因子之间的对应与原量表完全一致,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22%(见表2)。
2.3信度分析
经计算,PC4CS中文版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85,大C、专C/小C、微C、无C各分量表α系数分别为0.78、0.76、0.82、0.72。随机选择100名被试(男生42名,女生58名)做间隔6周的前后测,通过对前后测皮尔逊积差相关的统计,得到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r=0.88(P<0.001),大C、专C/小C、微C、无C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0、0.81、0.83、0.86。
2.4效度分析
以劳德塞认知创造力量表和Rudowicz—Hui创造力概念调查量表为关联效标,考察PC4CS中文版的关联效度。结果发现,PC4CS中文版总分与认知创造力量表总分、创造力概念调查量表总分及创造力特征分量表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7、0.73(P<0.001),均接近或大于0.70;与非创造力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P<0.01),见表3。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另外,我们还采用结构效度对PC4CS中文版的效度进行考察。根据心理测量学家Tuker的理论,构造健全的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在0.30~0.80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0.10~0.60之间。本研究中,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0~0.60之间(无C与大C除外)(P<0.05,P<0.01),各分量表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3~0.74之间(P<0.01),见表4。这与Tuker的理论相符,表明本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体现了量表建构所依据的理论维度。
3讨论
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项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所有项目均与总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都大于0.3,这表明,PC4CS中文版的区分度与鉴别性较好。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Kaufman和Beghetto编制的PC4CS量表中四因素的结构假设,但在题项的数量上有点变化。其中,a2(“被卖到全国各地的创意产品”)、a4(“对创造者来说比较新颖的构想,即使对别人来说不新颖”)、a8(“一些人愿意购买的创意产品”)3个题项虽然负荷高于0.4,但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差小于0.2被删除,这表明这3个题项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虽然我们的翻译力求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本意,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被试对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词如创意产品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或者使被试更关注语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从而影响了被试对语句的整体意义的关注和理解。所以,如何更为恰当的表达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同时,该结果还反映出大学生能认知并能区分各种水平的创造性,即大C、微C、专C/小C、无C。这为创造性四分法提供了较为基础的证据,尤其是为微C创造性作为创造性的一种独特而合理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推断提供了实证基础。可见,微C具有自身的独立地位,与无C有一定的区别,也表明人们对于个人洞察力的普遍欣赏,或者哪怕是一丝的喜悦都可能伴随着创造过程。
研究结果显示,PC4CS中文版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均大于0.70。美国学者DeVellis提出,同质性信度系数α值界于0.70~0.80之间相当好,界于0.80~0.90之间非常好[13]。根据这个标准,本次修订的PC4CS中文版具有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6周之后的重测系数均在0.8以上,这说明PC4CS中文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中还发现,PC4CS中文版总分与认知创造力量表总分、创造力概念调查量表总分及创造力特征分量表均相关较高,均接近或大于0.70,说明它们之间所测量的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叠性。PC4CS中文版总分与非创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for Perception of the Creativity Four C Scale(PC4CS)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un Chongyong,Li Shulian,Zhang Wenxia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Four C Scale(PC4CS)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and explore the adaptation of Creativity Four C theor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Methods:A total of 3360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ir QQ group on line,and filled the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Four C Scale in Chinese,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PC4CS in Chinese were tested.Results:①Item analysis demonstrated each item of PC4CS in Chinese had a good discriminability(t=14.01~34.77,r=0.31~0.55,P<0.001).②By EFA,four factors of PC4CS in Chinese were got and accounted for 55.22% of the variance,whose structure wa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one.③The Cronbach's alpha of the whole scale was 0.85,and that of each sub-scale were from 0.72 to 0.82.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whole scale was 0.88,and that of each subscale were from 0.81 to 0.90.PC4CS in Chinese was correlated with Lawdsei Cognitive Creativity Scale and Rudowicz—Hui Creativity Concept Survey Scale with coefficient of 0.67 and 0.77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each subscale and the whole scale were from 0.53 to 0.74,and that between subscales were from 0.10 to 0.60,which having good construction validity.Conclusion:The PC4CS in Chinese meets psychometric criterion well,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reativity;PC4CS;Reliability;Validity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JD4);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152)
中图分类号:R8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7-1046-05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7.024
·论著·(心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