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园松
【摘要】终身体育理念,是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指导和体育教育的活动,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终身体育理念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在学校接受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还要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踏入社会后仍能坚持体育学习与锻炼,并终身受益。
【关键词】中学生 兴趣 终身体育 引导
【中图分类号】G807.0;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30-01
一、理论分析
学校体育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其含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人的一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活动使其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让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二、引导与建立终身体育理念
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或是带着学生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最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终身体育运动理念。引导与建立终身体育理念需要分以下几步来逐步完成。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意识带到学生当中去。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觉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同时对一些明显跟不上教学步骤的学生要给予切实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激发其自我意识,尽最大可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2.体育教学要激发中学生兴趣爱好。
理念,是体育教学的标志,“以生为本”的体现,中小学生体育是终身运动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运动锻炼的前提。任何活动都会让人觉得乏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动机培养的起点,它能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小学体育教育要学生的认识,终身的体育锻炼,就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强调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和积极性学习的习惯,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使其走向终身运动。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学生进入中学后,应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逸闻趣事,特别向学生介绍我国奥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光的奋斗足迹。让学生明白,健康的体魄是工作的基础,只有发展好体育锻炼并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体魄。
4.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
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终生体育运动兴趣也就应该培养学生本身的体育锻炼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形成“师教生,生教生”,能者为师,相互帮助的风气。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比如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让学生担当一些裁判的角色,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进一步兴趣和认识。在以后工作或者学习中都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为其终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总之,体育锻炼应当伴随着人的一生,不能一蹴而就,锻炼身体贵在持之以恒。初中阶段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去迎接人生不同时期的挑战。因此,体育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促进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J].国发,1994, (21).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国发,1995,(6).
[3]王伟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树立“终身体育”目标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