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战时期山西统一战线的经验与启示

2016-01-12 12:15裴建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山西

浅谈抗战时期山西统一战线的经验与启示

裴建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统战工作取得重大成功,其宝贵经验在于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了民族国家利益立场上的适度让步与妥协;正确处理了掌握领导权与合理配置利益的关系;在区别对待前提下既争取了中间势力,又团结了大多数民众。这些经验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党的统战工作仍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经验;山西

[收稿日期]2015-09-08 2015-08-11

[作者简介]裴建平(1977-),女,山西汾阳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11-0003-03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Shanxi in its work relating to united front, and the valuable experiences lie in the facts that the Communists always made moderate compromise by adhering to its position for the sake of national interests; they treated correc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sp of the leadership and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terests, and under the premise of such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intermediate forces are won over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united. All these experiences are of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China′s united front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1.001

一、抗战时期山西统战工作经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统战原则为指导,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其独创性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成果不断丰富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盟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统战工作堪称典范,其成功经验对当今统一战线工作仍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站在民族国家利益立场上的适度让步

以民族国家利益为制高点,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弘扬的统一战线立场。当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到了严重威胁,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之时,毛泽东告诫全党, 当民族敌人深入国土并已成为事实时,抗击民族敌人就是全局,“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781。“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525早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的1935年11月和1936年4月,中共中央已先后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抗日人民阵线宣言》,郑重宣誓,愿为抗日救国共赴国难与各党派、团体、个人摈弃彼此之间曾经的摩擦、冲突与斗争,联合起来。

为团结各党各派抗日救国,尽早达成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联合,中国共产党人多方呼吁、积极奔走,广泛争取,首先在山西打开了局面,具体步骤如下。第一,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盘分析,重点考察了山西在整个抗战局势下的战略意义及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处境,主动打破与阎锡山的僵持与对立,作出了争取并与之建立统一战线的决定。尽管阎锡山在阶级立场、政治理念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存在分歧甚至对立,但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仍亲笔致信阎锡山,诚恳表达了与之停止内战、联合一致、共同抗日救国的愿望。第二,为尽早形成山西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同意由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以下简称“牺盟会”)作为双方合作的组织机构,派遣共产党员以抗日活动家身份参加牺盟会。中国共产党就牺盟会的组织、工作以及发表主张等方面与阎锡山达成一致,并作出部分妥协,如承认牺盟会属于官办团体,隶属于阎锡山;牺盟会的一切工作形式尽量都能被阎锡山所接受和认可等。第三,日本对华北的步步进逼逐步危及山西阎锡山的既得利益,所以,他想抗日,但又担心公开打出抗日旗号,遭致日本人更为猛烈的进攻。鉴于此,共产党作出让步,同意将统战组织名称称作“牺盟会”,而回避了“抗日”两字。第四,共产党通过牺盟会制定的政治路线和行动纲领再次发出号召:在国家危机最严重时刻,“为了争取和平统一的从速实现”2,“必须放弃私人的意见,以民族利益为前提,唯有这样才是中国的出路。”3第五,把阎锡山留在统一战线阵营中对抗战大局有利,尽管阎锡山在合作过程中反复出现企图倒退、危害抗日的言行,但为尽量延长阎共统战关系,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适当妥协,使双方的合作一直持续至抗战胜利。通过与阎锡山的合作,党在山西较早打开局面并站稳脚跟,后以山西为基地,进一步向华北各省区发展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能够摈弃前嫌,主动与阎锡山合作并在合作中做出让步,目的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更为关切的民族国家利益,而不是屈从于阎锡山个人。

(二)坚持在统一战线领导权基础上合理配置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在与其他党派和阶级的联合中必须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这是统战工作最为根本的原则问题,坚持这一原则是确保统一战线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服务的必然要求。抗战期间,毛泽东多次提及要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统战工作,严格遵循了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原则,取得了重大成效。

当时,山西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双方对山西武装和各地方政权的争夺上。因为,在山西翻云覆雨30年的阎锡山深谙武装和政权的极端重要性;而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共产党,深知如若失去对统一战线武装和政权的领导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掌握山西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异常激烈。合作伊始,在山西开展统战工作的共产党人,依据洛川会议精神和中央“努力使自己成为抗战核心,不怕打破阎锡山的框框,要确实掌握领导权”468及“在统一政策下独立地进行斗争”的指示,抓住有利时机,结合山西当时当地客观实际,依托牺盟会把统战工作的重心放到抓军队和抓政权上来。在军事领导权方面,一是通过牺盟会与阎锡山开展军事合作,组建了一支具有统战性质的武装部队,即山西新军。山西新军隶属第二战区国民党晋绥军建制,但却是一支特殊的人民抗日武装,后成为八路军、解放军的一部分。二是山西新军实行政治委员制度。以牺盟会名义选派共产党员担任各级政治工作领导成员,并从八路军中选派一批干部,加强军事工作,掌握了山西新军的最高政治、军事权力。在政权方面,一是向旧政权进行渗透并削弱旧政权。以牺盟会名义委派进步分子和共产党员到各县出任抗日县长,担负当地抗日领导重任。二是巧妙建立新政权。在周恩来倡导下,成立由共产党员、左派爱国将领、阎锡山方面以及中共地下党等各方参加的统战性组织,即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实际由共产党和八路军控制。共产党借助战动总会主要从事战地动员,以支持晋察绥地区敌后抗战。其工作辖区和动员范围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扩大至察哈尔全省和晋北一些县域。在这些地区,吸收了不少城市学生和当地青年,迅速、普遍建立了县、区、村各级动委会,发动和组织了13个游击支队,动员2万多名新兵补充到八路军和新军等抗日武装队伍中。面对太原失守后旧政权官吏溃退南逃形势,战动总会的共产党人顺势掌握了山西基层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根据地的主动权,战动总会实际扮演了临时政权的角色。

统一战线中,为充分调动同盟者的积极性,提升统战阵营的整体实力,作为领导权的掌握者必须注意利益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协调各同盟者的关系。当时在山西,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主动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另一方面,本着“既要把上层统战工作做好,又要把基层抗日救亡工作做好”222的态度和决心,采取了一系列照顾上层利益,同时兼顾各阶级、阶层人民利益的政策。一是牺盟会是以三民主义为其制定政治纲领的准则,维护了山西上层的利益。因为,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大多数当局者是以孙中山三民主义忠实信徒的身份自居的。二是推行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民主政治,极大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抗战热情。三是反对敌视地主富绅的做法,缓和了阶级矛盾,防止了部分地主富绅降日投敌。四是通过牺盟会的工作及其纲领政策,提出并贯彻实施了一揽子照顾各方利益的计划方案:如执行合理负担,逐步减租减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扶植小手工业,改良工人工作条件,保证军需品及人民日常生活;动员广大民众以各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力量帮助抗战军人家属,减轻军人负担及对其家属的担忧,可以专心抗战等。由于利益的合理配置满足了各阶级、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党的统战工作获得人们的赞同和支持。

(三)区别对待前提下争取中间势力团结大多数民众

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在抗战时期的山西得到灵活运用。抗战爆发带来山西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为中国共产党调整统战政策,团结争取新的力量充实统一战线阵营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根据当时山西实际,共产党确立了联合阎锡山当局和上层,然后带动下层,形成全省民众联合抗战的统战政策。为形成这一局面,首先,党具体分析了阎锡山的阶级本质和政治态度,理清了他与工农阶级之间的矛盾和与日、蒋之间的裂痕,将他定性为介于当时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之间的第三种政治力量,“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744,又称作地方实力派。“他之存在是于团结有利的”。在此基础上采取的统战政策是在抗日的交叉点上进行联合,适时争取阎锡山与共产党达成各种合作意向,“争取他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222,减少共产党在山西抗战的阻力。针对阎锡山等中间派具有左右摇摆不稳定和临时性的特点,时刻做好“防备他在形势逆转时可能反水”222的准备。其次,两套方案、两手政策,上下兼顾、区别对待上层和基层,即上层是既联合又斗争,基层是与民合作,广泛动员,团结多数。根据中央《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的指示和要求,建立战时动员专门机构,向山西民众宣传、灌输全民的全面抗战思想,引导广大群众以积极的姿态,自动自发参加抗战。按照群众要求,建立工人、农民、妇女、学生等各类型救亡组织,使分散的群众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协助并配合了党在山西的抗战工作。最后,针对山西抗日阵营内的各种矛盾,如阎锡山与共产党的矛盾、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当局与群众的矛盾、劳动群众之间的团结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组织的协调配合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矛盾,进行了具体分析及辩证妥善处理,既争取了以阎锡山为代表的一批山西地方势力,又团结了当时各阶级、阶层人士和广大民众,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战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抗战时期山西统一战线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统战实践中所折射出的坚定的统战原则立场和灵活的统战策略艺术,对新形势下党的统战工作仍有重要启示。第一,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大局,在坚持统一战线立场原则的基础上作适当妥协让步是必要的。第二,统一战线的结构和内部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统战工作应根据时、地、事、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注重合作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态度,走创新发展之路。第三,各种关系的协调和利益的分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扩大巩固统一战线的主要抓手。第四,统战工作主要以团结、联合、争取统战对象为中心任务,“是做人的工作,人始终是重点所在”, 因此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克服人们的错误认识,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工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第五,统战工作者要以不知疲倦的耐心和真诚的行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包括上层,也包括基层;既包括多数,也包括少数;既要团结积极进步分子,也要适时适度争取潜在的、临时的力量,增大动力,减少阻力。第六,统一战线虽属政治联盟,是为达成一定政治目标而组建形成,但我们的统战工作却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政治层面,而应就具体态势的发展演变,以政治联合为切入点,开展全方位和各领域的联动配合,才会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中心任务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薄一波.薄一波文选(1937—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祝小茗.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43.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15.

冉万祥.讲求科学方法 增强统战工作主动性 .中国统一战线,2014(9):20.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s of Shanxi United Fro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i Jianping

(FenyangCollegeofShanxiMedicalUniversity,Fenyang032200,China)

[Key words] Anti-Japanese War;united front;experiences;Shanxi

*青岛滨海学院2015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历史教育在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2015R19)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