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对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 *

2016-01-12 12:15李阅民,刘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影响

刘炜(1973-),女,山东单县人,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馆长。

中国抗战对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

李阅民,刘炜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中国抗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并成为政治大国,改变了近代以来中西关系扭曲的格局,改写了欧美国家主宰国际事务的历史,促进了以对话协商为基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问世。抗战还从战略上策应了苏、美、英等国的军事行动,促使其他战场军事势态朝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了独特功勋。

[关键词]中国抗日战争;世界格局;影响

[作者简介]李阅民(1965-),男,山东单县人,青岛滨海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11-0006-03

Abstract[]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has left indelible influence on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military framework. Politically, it pushed China to the world stage and made it rise into a political power. The war transform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hich had been distorted since the modern times; it rewrote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who have been dominating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based on dialogue and consultation. Strategically, the war also backed up the military actions of Russia, America, Britain and other nations, turning the situations in other battlefields around in the direction in favor of the allied forces and therefore creating a unique feat for the world victory against fascism.

[收稿日期]2015-07-09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1.00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苏(俄)、美、英、法等国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阐发了欧美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历史贡献。但关于中国抗战给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他们涉及不多、认识不深。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 中国抗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中国人民以惨重代价坚持抗战14年之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抗战改变了中西关系扭曲的格局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渐次沦为列强肆意蹂躏的对象,不但丧失了往昔傲视天下的气势,也丢掉了与列强平等对话的资格,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即便1919年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也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礼遇和尊重,更没有收回被德国夺取的山东权益。

“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亚洲的“埃塞俄比亚”,所以英美并不愿意支持中国、制裁日本。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赫尔后来曾回忆说:“如果对日本施加经济制裁, 美国就得承担最沉重的负担……而如果经济制裁导致战争, 美国同样得承受最沉重的负担。”时任英国外长艾登也表示,英国将“与美国完全保持一致”。但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的意志和英勇抗战的行为,促使英美高层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认为,“只是由于……中国抗战挡住了日本军团”,日军“才没有向加利福尼亚州进军”。因此他极力主张美国应援助中国。1938 年初, 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中国传递了“希望中国继续抵抗”,“不愿中国丧失领土、放弃任何权利”的信息,并明确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决定向中国贷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美国认为,有必要采取一切措施争取中国对日本侵略者坚持有效作战以减轻美国的压力。中国政府及时抓住这一机遇,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1943年1月,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和《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随之,欧美其他相关国家也陆续与中国签订了新约。虽然新条约仍旧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如香港问题),但基本废除了列强在华的政治、经济、军事特权。从法理角度看,中国从此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获得了国家独立。1840年以来中国被列强肆意欺压、掠夺的局面至此宣告终结,新的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中、西关系新格局开始形成。

(二) 中国抗战动摇了欧美国家任意主宰国际事务的格局

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诸国先后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欧美国家主宰国际事务的格局逐渐形成,但中国抗战促使这一局面悄然发生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即通过外交途径敦促英美等西方大国出面干涉日本侵华行径。在中国积极建议与努力推动下,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终于在1942年初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与美英苏比肩的四大国之一,也标志着中国已开始参与并成功推动国际事务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据此宣言,中国政府不仅有权利与责任参与各大国间为结束战争的协调行动,也有权利与责任参与筹建战后联合国机构。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协商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在近代以来第一次以平等身份出席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直接参与重大国际事务决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944年8月,中国代表团出席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参与筹建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中国代表提出的国际争端应根据正义和法律原则加以解决的建议,被写进《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美、英、苏四国的首席代表以主席身份轮流主持了会议,中、美、英、苏、法五国被与会国确认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对安理会任何重大决议的否决权。五大国一致原则正式确立了中国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奠定了以对话协商为原则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础,改写了欧美国家任意主宰国际事务的历史。

二、中国抗战推动了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日本、德国相继成为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国家。为称霸世界,三国于1937 年通过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政治同盟,1940年通过签署《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一时间,法西斯轴心国在世界军事格局中居于上风。而中国人民14年浴血奋战,促使这种格局逐步向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方向变化。

(一) 中国抗战推动了欧洲地区军事格局的变化

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面临着东西两线腹背受敌的军事势态。德国期盼“日本参加对苏作战。……必须以德日在冬天以前会师西伯利亚线路[铁路]为当然的目标”。但日本并未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因为在中国战场,日军早已焦头烂额。“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仅东北地区就有“数量达36万人的地方军阀军队(引者注:实是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起来进行抵抗,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整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也未得进展”。东北军民的抗日行动“牵制了侵略者并捆住了侵略者的手脚……在东北,日军被迫留住大量关东军”36。

自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至1941年间,华夏大地到处是痛击日军的战场。为应对中国军民的抵抗,日本几乎倾其所有将军队调往中国战场。据统计,“1937年7月,日本为了全面侵华,把陆军从十七个师扩充到二十四个师,其中二十一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陆军总兵力的90%,还有半数的空军和海军也用于侵华。1938年,日本陆军扩充到三十四个师,除在本土和朝鲜各留一个师外,其余三十二个师用于侵华,占陆军总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陆军达四十一个师,其中三十四个师用于侵华,占83%。1940年,日本陆军达五十一个师,其中三十九个师用于侵华,占76%。1941年8月,日本陆军为五十一个师,其中四十一个师用于侵华,占80%。”在此背景下,虽然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力主北进,但陆相东条英机、总参谋长杉山元在日本大本营和内阁连续数次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均认为目前日本大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想北上进攻苏联也不可能。最终日本决定“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放弃了北犯苏联与德军会师的计划。

在苏联遭遇德军三路进攻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以自身的巨大牺牲牵制了日军,不仅使苏联躲过了东西两面作战的厄运,也使苏联将部署在远东的大量兵力陆续调往西线战场对付德军。据统计,“1941年夏秋间,苏联从远东调往西线的兵力共有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700辆坦克,1500架飞机,约占远东军兵力的一半。1942年5月,德军进攻加剧,苏军又从远东方面军抽调了8个步兵师支援西方战线。”[10]大量东线部队开赴西线,使苏德战场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苏军因此相继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自此,苏军从被动防御转向反攻,欧洲军事势态向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转化。亲历这段历史的苏联元帅崔可夫曾感慨万分地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38

(二)中国抗战推动了西亚北非地区军事格局的变化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曾经制定了西进印度洋与德军会师中东的计划。1942 年初,日本军队在控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之后开始进犯缅甸。美国总统罗斯福预感到形势严峻,于1942年2月20日忧心忡忡地致电澳大利亚总理柯延,“如果缅甸失守,依我看来,我方整个局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将面临严重危险。”[11]丘吉尔也觉察到,如果 “日本海军控制了印度洋,将造成我们在中东整个局势的崩溃,这不仅是由于这样就阻止了我们去中东和印度的海上运输,并且还由于中断了来自阿巴丹的石油供应,没有石油,我们就不能维持我们在印度洋地区的无论海上或陆上的地位”[12]。

危急时刻,中国抽调精锐部队组编远征军,分别于1942年3月、1943年11月两次赴缅甸作战,1944年5月中国军队对滇西日军又发起反攻。美国媒体对此发表评论,称中国军队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从侧翼牵制了太平洋地区,可巩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轴心国会师中东之企图”[13],从而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战略格局。罗斯福总统后来曾以十分幸运的语气给他儿子诉说了自己的心声:“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中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14]

(三) 中国抗战推动了太平洋地区军事格局的变化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一度丧师失地、损失极为惨重。但兵力不足导致日军在太平洋地区攻岛掠地的势头不得不停滞下来,因为此时“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15]。这不仅使美国度过了暂时的危机,也为美国积聚兵力反攻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1943年11月,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展反攻作战时, 日军同样因为从中国战场抽掉不出足够的兵力固守阵地而节节败退。中国人民在太平洋战争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至1945年1月,他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还表示:“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的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16]

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不仅雪洗了百年耻辱,为自己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政治大国地位,改变了近代以来中西关系扭曲的格局,改写了欧美国家任意主宰国际事务的历史,促进了以对话协商为基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问世,而且从战略上策应了苏、美、英等国的军事行动,促使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势态朝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Hull,Cordell.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Vol.I[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8:553.

Friedman,Irving Sigmund.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1931-1939[M] .New York:Institute of Racific Relations,1940:104.

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 -1945.郭济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23.

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一).台北:文物供应社,1981:77.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M].张效林,译.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242.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下册.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01-602.

崔可夫.在华使命.万成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何金铠.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J].军事历史,1985(3):8.

郝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周颖如,李家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9.

[10] 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209.

[11] 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上·第1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275.

[12] 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5卷·第4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61-162.

[13] 纽约时报[N].1944-05-16.

[14] 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翻印.北京:新华出版社,1950:49.

[15]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 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43.

[16] 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选集.关在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80.

Influence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Aggressive War on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Military Framework

Li Yuemin,Liu Wei

(QingdaoBinhaiUniversity,Qingdao266555,China)

[Key words] Chinese Anti-Japanese Aggressive War; the world situation; influence

*2013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研究”(w20141011)的前期成果。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