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秋珠,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安/710062)
*本文系温州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安戈夫方法在研究生问题使用手机标准设定中的应用”(编号:YJGYB2011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效率和社会性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34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社会情感较为完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需要较大的提升;第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使用时长控制较好,但依然有部分大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第三,互联网使用效率与大学生社会发展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网龄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关系密切,上网时长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存在较全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水平;大学生;互联网;互联网使用效率
一、引言
人类从自然人向掌握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遵循必要的社会规范的社会人的达成,是通过不断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互动来逐渐实现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和个体自身主观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均会影响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代表,高速发展和普及的互联网,以其跨地域性、时间性与多样性和便捷性,正日益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2015年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8.8%。[1]互联网已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主要用来进行网络聊天、网络寻呼、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上论坛以及购物等活动。[2]互联网已经不是一种个体单独内在固有的、抽象的实在,而是人与人之间,人际交往和互动中所产生的结果。[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而且也给群体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发展水平带来了巨大影响。有研究发现,互联网有助于人们社会化[4],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孤独感和抑郁感,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5];也有研究者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不利于人们的社会化[6],会导致孤独和抑郁感加强,引起人们社会疏离[7];还有研究认为,应该根据互联网和使用者的人格特点,区别社会心理发展的不同变化[8]。毋庸置疑的是,研究者一致认可互联网能够对人类社会心理带来影响,之所以结论出现分歧,根源在于他们的研究对象人格特征、互联网使用效率(网龄、周上网时长)方面的差异所导致。已有研究中,研究者对使用者人格方面的特征予以了关注,但是还鲜有研究者对互联网使用效率与社会性发展展开深入探究。为了更好地探讨互联网使用效率(网龄和周上网时间)对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所处环境基本一致,可以自主支配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9]——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寻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效率和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后继深入研究进行铺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W大学的250名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50份,实际回收问卷25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34份,回收有效率为93.6%。其中受调查的男生63人,女171人,年龄为19到24岁。
(二)研究工具
1.互联网使用效率项目
互联网使用效率主要指个体的网龄和上网时长。该项目的设置主要参考历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内容,设置网龄和周上网时长2道题目。
2.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
该量表由刘建榕编制[10],共30道题目,包含认知量表、情感量表和行为量表三个分量表。认知分量表由10道题目构成,包括情境认知、人际认知、自信和自我认同四个因子;情感分量表由11道题目构成,包括社会责任感、亲社会情感、移情和自尊四个因子;行为分量表由9道题目构成,包括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控制三个因子。本量表采用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有点符合”,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采用平均分代表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测试结果,得分均值越高,社会性发展水平越好。各分量表平均分在1-2分表明该项目发展较严重迟滞,2-3分表明发展迟滞,3-4分表明发展中等,4-5分表明发展良好。总量表均分3-6分表明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发展较严重迟滞,6-9分表明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发展迟滞,9-12分表明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发展中等,12-15分表明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发展良好。本次研究中,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80以上。
·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效率研究
(三)研究进程及数据处理
1.研究进程
采取个体施测,要求调查被试一次性完成上述两份研究工具的内容填写,当场收回。每名被调查者完成调查的时间大约为15至20分钟。首先,主试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前,要求其认真阅读调查知情同意书,如果其同意参加本次调查,要求其签名予以确认。其次,在填写问卷前,主试告知被调查者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强调调查研究的匿名性以及测查结果仅作科研之用,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鼓励他们按照指导语对问卷进行认真作答,不要遗漏。最后,当被调查者完成问卷填写后,调查者回收问卷并检查是否有遗漏,确认无误后,给被调查者发放小礼物予以奖励。整个调查持续一周左右。
2.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所得结果进行量化赋值,用SPSS2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统计处理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F检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状况
对234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总量表均分为10.432±1.549,三个分量表均分由大到小依次为:情感分量表(3.543±0.574)、认知分量表(3.480±0.665)、行为分量表(3.409±0.430)。情感分量表中各二级因子均分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责任感(3.806±0.818)、移情(3.582±0.753)、亲社会情感(3.456±0.789)、自尊(3.370±0.498);认知分量表中各二级因子均分由大到小依次为:自我认同(3.690±0.833)、人际认知(3.582±0.714)、自信(3.465±0.678)、情境认知(3.443±0.909); 行为分量表中各二级因子均分由大到小依次为:人际交往技能(3.551±0.614)、自我控制(3.361±0.738)、环境适应(3.253±0.515)。
将上述得分,按照前述均分大小进行类型划分,得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在总体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绝大多数都属于中等水平(均大于60%),社会心理发展迟滞所占的比例较少(均小于16%);第二,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方面,认知迟滞所占比例最高(15.4%),情感迟滞所占比例最低(10.3%);第三,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良好方面,情感良好所占比例最高(23.0%),行为良好所占比例最低(10.3%)。
(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效率情况
对234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效率情况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发现,首先,按照大学生网龄所占比例大小排序:8年以上网龄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1%;4-5年和6-7年网龄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次之,均为21.8%;1-3年网龄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为15.4%。其次,按照每周上网时长所占比例排序:每周上网时长达到11-20小时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28.2%;每周上网31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次之,为25.6%;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下和21-30小时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均为23.1%。
(三)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互联网使用效率比较
1.不同网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差异比较
以网龄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量表总分和认知分量表、情感分量表以及行为分量表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首先,不同网龄大学生在社会认知分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2.783,p=0.047<0.05),4-5年网龄大学生社会认知最高(Mean=3.74),8年以上网龄大学生社会认知最低(Mean=3.25)。其次,不同网龄大学生在社会性发展总量表、情感分量表和行为分量表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网龄为自变量,以各分量表的二级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网龄大学生仅在社会性发展认知分量表的自我认同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4.38,p=0.007<0.05),其余各二级因子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不同周上网时长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差异比较
以每周上网时长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量表总分和认知分量表、情感分量表以及行为分量表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首先,不仅不同周上网时长大学生在社会性发展水平总量表得分、认知分量表得分和行为分量表得分三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均为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下大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分最高,每周上网31小时以上大学生在此三个方面得分最低。其次,不同周上网时长大学生在情感分量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592,p=0.198>0.05)。
以每周上网时长为自变量,以各分量表的二级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周上网时长大学生在认知分量表的人际认知因子(F=3.206,p=0.028<0.05)、行为分量表的人际交往技能因子(F=3.554,p=0.018<0.05)和自我控制因子(F=2.803,p=0.046<0.05)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二级因子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互联网使用效率相关情况
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总分和三个分量表的得分和互联网使用时长、周上网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大学生网龄与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社会认知分量表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64,P<0.05;r=-0.288,P<0.05);大学生周上网时长与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社会认知三个分量表间均存在显著性负性相关(r=-0.297,P<0.01;r=-0.297,P<0.01;r=-0.245,P<0.05;r=-0.282,P<0.05)。
进一步对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三个分量表的各2级因子和互联网使用时长、周上网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网龄与自信(r=-0.232,P<0.05)、自我认同(r=-0.337,P<0.01)、自尊(r=-0.230,P<0.05)和环境适应(r=-0.258,P<0.05)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每周上网时长与情境认知(r=-0.298,P<0.01)、自信(r=-0.266,P<0.05)、人际认知(r=-0.312,P<0.00)和人际交往技能(r=-0.347,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发现,第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水平总量表均分为10.432,三个分量表均分及各分量表2级因子均分均介于3—4分间);第二,大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状况最好,社会认知次之,而社会行为则较弱(大学生社会情感分量表的均分最高,社会认知分量表次之,社会行为分量表最低);第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认同、人际交往技能表现较好(三个分量表2级因子中的社会责任感、自我认同、人际交往技能因子得分较高)。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有:第一,大学生虽然从年龄来看属于成人,但是,大学生刚从中学生群体过渡而来,平时大量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的校园,更多接受到的是文化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学科学习和考试,对社会接触时间相对有限。步入高校,虽然他们有了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但是繁重的课业以及学生活动,也使他们大多数时间处于校园内,对社会接触也比较单一、片面,进而造成他们整体的社会认识还比较浅薄,他们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都属于中等水平(均大于60%),但仍然有接近11.5%左右的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迟滞。第二,大学生自身在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方面,认知迟滞所占比例最高(15.4%),情感迟滞所占比例最低(10.3%)。这与巴尔特斯的毕生发展理论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发展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而且在不同方面,抑或是同一方面的不同成分发展中,均可能呈现不同的进程和速率”[11]的结果相吻合。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推进[12],各个地方和学校不仅开始完善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而且还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切实提升和保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提升了社会情感。加之本调查中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在情感和个性方面比较张扬,敢于自我表现和讲出自己内心想法,有助于他们社会情感的交流。他们在社会责任感(3.806±0.818)、移情(3.582±0.753)、亲社会情感(3.456±0.789)得分要高于自尊(3.370±0.498)。第三,大学生在对自己行为表现和社会规范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有的大学生并非有意违反社会规范,而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讲解。在家庭中,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自我认同(3.690±0.833)得分最高,加之过去的生活规范简化成了对他们需求的满足。在学校,社会规范变成了对学校各种规章和规范的遵守或者不违反,学业成绩卓越成为他们的第一要求。在学业成绩优秀的前提下,一切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也可以被容忍和通融。这样的容忍和晕轮效应导致部分存在社会心理发展迟滞的学生顺利步入大学,为他们大学生涯中寝室规范的遵守、群体生活的和睦、同学以及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困难埋下了较为严重的隐患。本次调查中行为良好比例最低(10.3%)、环境适应得分最低(3.253±0.515)均从侧面证明了这点。
(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效率情况分析
调查中可以看到,网龄8年以上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41%),3年以下网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15.4%)。每周11-20小时上网时长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28.2%),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下和21-30小时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均为23.1%)。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有:第一,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素养理念的提出,很多学校从小学就已经开设计算机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全部都具有一定的网龄,而且8年以上网龄的占据大多数。第二,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大学生将自身上网行为控制得较好(每周20小时以下),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较多(23.1%)或者较少(23.1%)使用互联网。这与已有研究发现,64.8%的大学生经常或比较多地进行网络交往[13]的结果基本一致。过少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偏好采用传统图书馆纸质或者专业文献阅读进行学习,也可能与他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往往不是从主观意识方面进行,而是从被动的需求角度进行有关。[14]倾向于过多依赖网络的大学生,可能与他们偏好网上信息查询便利、快捷有关,也可能与互联网成瘾有关。笔者通过和大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他们的网络行为按效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商务交易、信息获取、网络娱乐和交流沟通。第三,通过对网络使用时间和周使用时长关系结合分析,开始接触的大学生因为对网络充满好奇、新颖性,所以对网络使用时间多,而较长网龄的大学生能够对网络的利弊进行客观区分,在将网络视为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又清楚地意识到了其对自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好地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这与研究发现,个体通过对社会网络的适度调控,达到降低校级情感,增强积极情感体验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
(三)互联网使用效率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1.网龄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网龄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面的自我认同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其它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影响则不显著。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首先,网龄的长短直接决定了个体互联网的卷入程度[16],互联网的卷入程度会对包括互联网使用在内的一切个体行为都必不可免地产生制约和影响[17]。互联网卷入程度不仅会影响自我认同水平高低,而且,自我认同也会直接指向互联网的卷入。研究发现,网龄与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社会认知分量表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64,P<0.05;r=-0.288,P<0.05),自我认同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其互联网卷入程度就会越低[18]。自我认同的建立,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论对适应社会还是实现自身价值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自我认同建立的决定性因素是人际交往,自我认同是在人际交往的背景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大到社会文化背景,小到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也在个体自我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少年后期至中年期, 知觉到生命中剩余时间很充裕, 知识获得目标虽然还被放在首位,但是,人们更愿意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会圈子, 努力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19]第三,自我认同虽然最终实现于个体的内化过程,但更重要的在于其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自我认同作为个体日常生活组织的依据和准则,只有通过个体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在互动中逐渐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为大学生日常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它的长期使用也势必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影响。研究发现,网龄与自信(r=-0.232,P<0.05)、自我认同(r=-0.337,P<0.01)、自尊(r=-0.230,P<0.05)和环境适应(r=-0.258,P<0.05)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2.每周上网时长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每周上网时长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控制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第一,每周的上网时长与互联网成瘾(简称网瘾)之间有密切关系。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越长,形成网瘾的可能性就越大。网瘾代表网民的一种行为和精神状态,指由于长时间在网络世界停留,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致最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难以自我摆脱,最终对其社会性发展带来较严重影响。国外文献中将此类现象称作网络依赖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20]患有网瘾的大学生不仅无法自己控制上网时间,而且,随着每周上网时间过度延长,又进一步使其加剧了与现实生活的隔阂,造成自我封闭,甚至拒绝和现实人交往,进入隔绝的虚幻的自我世界,现成二者之间的恶性循环过程,进而对其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造成严重损害。[21]每周上网时长与情境认知(r=-0.298,P<0.01)、自信(r=-0.266,P<0.05)、人际认知(r=-0.312,P<0.00)和人际交往技能(r=-0.347,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也从另一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第二,过长时间地使用互联网会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带来不利的影响。青年人的交往更多的应该在现实群体中的社会交往,而不是通过网络的虚拟交往。如果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会导致其沉醉于自己选择的所谓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仅通过网络交往寻求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长期滞留于网络世界会导致个体产生网络世界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能够拥有一切,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则是可有可无的错觉,导致他们拒绝融入现实世界,拒绝与现实人交往,进而造成社会隔绝。显而易见的情况是,随着大学生周上网时长的增加,他们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效率会减少,可能导致他们陷入对人机对话模式的迷恋,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离开鼠标键盘,寡言少语,难以与人有效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已有研究发现,网络使用时间过度者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现出较差的现实人际关系。[22]而相比之下,适度使用互联网者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与同学、亲友的关系。大学生周上网时长与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社会认知三个分量表间均存在显著性负性相关(r=-0.297,P<0.01;r=-0.297,P<0.01;r=-0.245,P<0.05;r=-0.282,P<0.05)也恰好印证了上述结论。第三,网络使用的时长也可能与个体网络使用数量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大学生长期单一应用网络进行游戏,观看网络小说和影视剧等;而有的大学生则把承载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作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因为对信息的选择、搜索引擎的选用、查询技巧的掌握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有的大学生虽然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使用网络,但是,他们网络使用的效率较为低下;反之,有的大学生虽然较少使用网络,但是,他们使用网络的质量较高,进而使前者容易产生挫败感,伤害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社会情感较为完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需要较大的提升。
第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大部分对互联网使用时长控制较好,但依然有部分大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
第三,互联网使用效率与大学生社会发展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网龄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关系密切,上网时长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存在较全面的影响。
(二)建议
第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和改造,净化互联网环境,既要对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屏蔽,防止其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又要尽快加大互联网正性资源信息的建设力度,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第二,高校在关注大学生学习知识、丰富课余生活之外,通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以及其他各类学生组织,增设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为大学生和社会接触创造平台,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第三,全社会在关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同时,更要关注对他们互联网信息的有效甄别技巧训练,鼓励他们更多地将互联网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外技能的拓展方面,对于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行为干预和矫正。
第四,大学生要加强上网的自我管控意识,主动意识到互联网使用效率与社会性发展水平之间产生的影响,将自己的上网时长和上网内容进行控制,拓展自身的兴趣范围,把用于虚拟网络交流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转向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现实联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2015-07-22.
[2]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7-8.
[3]纪海英.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9-115.
[4]郝芳,刘长江.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49-251.
[6]赵洛维,李辉,殷华西.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22-25.
[7]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9.
[8]Kandell J J.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998(1): 11-17.
[9][13][16]雷雳,陈猛.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5(2):169-177.
[10]刘建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165-169.
[11]P.B .Baltes.On th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of Human Ontogeny.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as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al Theo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7(4):366-380.
[1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5/22793/2006/3/he7396032197360029150-0.htm,1999-06-13.
[14]李娅,韩长志.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进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117-120.
[15]Carstensen, L.L., Fung, H.H., & Charles, S.T.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and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J].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3(27): 103–119.
[17]张日昇,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2001(1):11-16.
[18]张国华,雷雳,邹泓.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37-39.
[19]敖玲敏,吕厚超,黄希庭.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2):217–223.
[20]Milani L, Osualdella D, Di Blasio P.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Adolescence[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9(6):681-684.
[21]李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J].黑河学刊,2011(5):147-148.
[22]李文辉.大学生网民网络应用行为及心理成因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