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说还是不可说

2016-01-11 21:06任玉昌
醒狮国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帛书观照道德经

任玉昌

编者按: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着当时的一则民间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颜之推先生是南北朝时期的人,这谚语推算起来,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了。据说这是当时众所周知的笑话,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纸挥毫,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呢!

作者戏言,前面东拉西扯写了四篇,此篇刚触及《道德经》的正文,也免不了“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之讥了。

一到正文的诠释,真是倍感艰难。《道德经》一书,意象浑融,理境深妙,每个读者只要沉潜其中都会读出自己独有的心得。而且仅就形式而已,《道德经》言简意丰,韵律天成,被许多读者以“哲理诗”看待。自古以来,学者们常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诗歌很难有确切的训诂或解释,何况老子这样的高明人物所写的哲理诗呢!其无达诂也必矣。

然而不抛引玉之砖,何以引连城之璧,这里只好胆大妄为,以备贻笑大方了。

《道德经》正文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出土的竹简帛书来看,早期的《道德经》不分章,把《老子》分成八十一章据说是从河上公注本最先开始,这样还是比较便于阅读,尤其是利于注释解说,因此按照王弼本的分章次第去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从词性来说,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名词,第二个是动词。三个“名”字,也是如此。作为名词的“道”,在《道德经》中简单说有这几种含义,一是宇宙中最元初、最精微的物质;二是“道”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三是人类应当遵守的法则。四是体悟“道”的方法,也就是宋儒朱熹所说的“道,犹路也”。

作为动词的“道”,一般认为,是“言说”的意思,后世依然沿用着。

再说三个“名”,第一、三个“名”,指事物的名称。第二个是动词,称谓的意思。

在帛书中“非常道”“非常名”的“常”是写作“恒”的。看来是后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成了“常”。这样的话“常”是永恒的意思。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关于“名”,著名学者杜国庠的一段论述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他说:事物都有他们的客观的存在,但它们一旦反映于人们的头脑中时,便次第形成人们的主观观念。这种观念,用语言文字它们表示出来,便是所谓的“名”了。而形成这一个“名”的客观事物,就叫作“实”。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因而“名”的内容也必然跟着他们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可是“名”是采取语言或文字的形式的,所以颇为固定,这就使得“名”僵化了。所以,老子否定“常名”,是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始”的意思是“女之处也”,也就是处女的意思。而“母”则是“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指孕妇或者指在对孩子进行哺乳。

在帛书中“无名天地之始”中的“天地”写作“万物”。如果参考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始和母在程度上来说,前者更加具有本源性。

这句里,作者在说完道和名之后,接下来就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无和有。无和有是“道”的两种存在形式,无形质的形式和有形质的形式,如果用现代可以比附的话,就像是场性物质和普通的粒子组成的物质,这只是便于理解而做的比喻和附会,绝不是说“无”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场。

这句的意思是,无是万物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自古以来争论就非常多。首先是怎么断句。有人认为,应当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人认为,应当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帛书里面,这句写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虽然帛书出土后还有人论证应该按第一种读法在“无”和“有”处断句,但理由总让人觉得牵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之乎者也已焉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标点用的,所以我认为还是第二种读法比较靠谱,“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但一个问题初步解决后,第二个问题更棘手。通行本里面的“以观其徼”,可在帛书里面是“以观其所噭”。

“噭”是“吼”的意思,如果不是通假字,那就解释不通了。所以学者们有的认为,“噭”是“徼”的通假字,意思是边界。还有的认为,是通“噭”字,意思是求,引申为贪求不止。还有的认为,是通“皎”字,意思是明亮。《说文解字》里认为,这个字通“窍”字,意思是孔洞,引申为空。

对这一个字解释不同,整个后半句的解释也就千差万别了。《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当时的学术界称赞他是“《五经》无双徐叔重”,可见他的学问之渊博,而且东汉去古未远,所以,我倾向于《说文》中的解释。

妙的意思就是精妙。

这一句的各种解释非常得多,虽然各自言之成理,清代出版的黄元吉所著《道德经注释》中解释比较合理,他认为,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是道家体悟道的两类方法。

参看后面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话,虚静就是无欲之观,观复就是有欲之观。无独有偶,老子是出生于楚地的贵族知识分子,比老子稍晚的屈原同样是楚地贵族,在屈原的《远游》中,反映了当时的贵族中流行的修道悟道的社会风尚,“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不就是“无欲观妙”吗?“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不就是“有欲观窍”吗?而以现代人的视角从社会发展规律或者西方哲学的概念去套老子的原文,不免有穿凿臆断之嫌。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既然“道”具有“无”和“有”两种存在形式,作为人,要体悟“道”,顺应“道”,自然就有“无欲”“有欲”两种状态。

这句已经是众说纷纭,这里姑备一说,以俟达者有以教我。

所以这句的意思大致就是,所以常处在恬淡虚无的心态中,去观照道的微妙变化;常在静极生动的灵觉状态下,去观照那道的玄关妙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是同一个来源的,只是称谓不一样,都可以说是很玄妙幽深的,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精妙的门径。

可以说,老子开篇就把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写的文字否定了,他似乎是在告诉后世读者,不要执着于文字、语言来体悟道,道靠语言文字来承载,但不是语言文字本身,可不能寻章摘句死于句下。(后世所谓的“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醮干洞庭湖”,思想渊源应该就是这一章吧!由此可见中国禅宗受道家思想影响之深。)道又是很玄妙幽深的,但并非不可知,人可以通过无欲和有欲两种方法去观照道的妙和窍,由此深入便可以开启修道悟道之门,逐步明了道的精微玄奥。

猜你喜欢
帛书观照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