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长青
让游学成为课程的追问
文/朱长青
北京,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去中国电影博物馆游学。上午,由胡艺潇老师解说引领,大家集体参观了部分场馆;下午,各班分组活动,由老师和部分家长跟随指导。在视听艺术的强烈冲击下,孩子们对电影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感知。
随后的调查显示,不仅有8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样的游学活动,而且还在“最大的收获”中写道:知道了电影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电影相关的知识与技术;知道以前的电影是怎样拍的,演员是怎样演的;知道过去那些人们制作电影的辛苦……显然,主题鲜明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之旅,已经让学生在“游”中自然地产生了“学”。
与之相对照,以前的“春游”却并非如此。来亦小之前,我曾多次组织学生春游:那时,学生春游的内容挺简单,无非就是拍、吃、嬉“三部曲”。虽然有些语文老师利用春游的机会布置学生写作文,但是这样的写作只是春游的“附带品”,甚至成为部分学生的负担和累赘。
如此春游,关注的核心是“游”和“玩”。此次“中国电影博物馆”之旅,虽然也有“游”和“玩”的成分,但是“学”已经成为核心目标。也就是说,它已经脱离纯粹的“游玩”状态,进到“游学”的层面。
但是,深入分析这次活动,同传统“春游”一样,仍然目标单一,内容也略显单薄。它对学生的关照更多的是停留在某个“点”或“面”上。如果真的把游学作为课程来开发,就需要更立体的目标、更丰盈的内容和更精当的规划;就要从整体上关照学生,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那么,如何让游学真正成为课程呢?
游学中的“学”不是盲目感知、被动接受的活动,而是一个主动探究、积极建构的过程。游学的探究本意如同日常的课堂学习,只是探究的空间和方式不同。然而,学生要实现自主探究,首先必须生成一个最感兴趣的具体问题。有了这样的“问题”引领,“学”也才真正有了方向和动力。
此次游学,或许正是因为缺失这样的“问题”,仅有比较宏大、统一的大主题——电影,所以学生也才会出现“走马观花”“漫无目的”和“跟风游荡”的现象。虽然如前所述,学生也有一定的收获,但是“学”的效度却大打折扣。因此,帮助学生确定一个关于电影方面的具体的兴趣点作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游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追问一:“问题”从哪里来?
“问题”的确定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充分占有资料基础上的自然生成。学生不应是带着老师规定的“命题”去游学,而应是带着自己的“困惑”去游学;也不是为了游学而去探究,而是为了探究解决问题去游学。
就本次游学而言,教师可提前专门安排1~2节的“电影”开启课。一方面,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概况信息,另一方面,交流、梳理并提出大家最感兴趣的电影话题,如:电影美术、电影特技、电影动画、电影人物或电影历史等。
追问二:有了“问题”,如何探究呢?
通常情况下,“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应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不仅是问题解决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组织方便、安全监管的需要。
小组成员的搭配需要按照“问题”来划分,即:将探究相同问题的学生归为一组,同时还要尽可能关照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人数比例,切忌延续原来的组合或随意指定,以形成探究合力,提高“学”的品质。同时,还要积极寻求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平衡点,给学生“问题”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追问三:“问题”探究的终端在哪里?
问题探究的终端并非“解决问题”,而是要充分地延伸出去,至少要以“分享成果”的方式展现出来。有了“分享成果”,学生游学时就会多一份投入,多一段合作时间,多一次重温与学习。他们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的问题重新梳理、适度提炼,并通过PPT、图片、绘本、视频、演说等方式展现出来,供大家分享。每组提供的或许只是某个问题的探讨,但是大家收获的却是多个问题的思考。这是一件多么富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基于“问题”,将整个游学历程视同问题解决过程,大致划分三个阶段:明确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与原来“掐头去尾烧中段”相比,通过问题引领,拉长游学的历程,既增加了“前奏”,又补充了“尾声”,让游学的乐章变得更丰满、更悠长,更富有生命的气息。
学生是游学的主体,但是在游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学生的权利,使得他们处于“被游学”境地。为此,我发出了如下追问——
问题一:学生是游学的组织者吗?
此次游学活动之所以自始至终都很顺利,主要得益于班主任老师和家委会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他们为此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这是否也使得学生丧失一次锻炼组织活动的机会,进而削弱了游学课程的价值?
作为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游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核心环节的体验中发展,而且还要让他们在组织活动上获得锻炼。事实上,组织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从某种角度说,比纯粹的游学体验更有价值与意义。
在开启课上,教师既要启发学生从体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要启发他们从组织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组织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主题、时间、租车、线路、费用、联络、安全等。
这些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序解决,比如,租车问题,在获取初步信息的基础上,提交数学课上由学生讨论定夺;也还可以先成立一个“游学课程”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由他们自行组织解决。
一句话,在游学的组织工作中,只要是学生能够想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要是学生能够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
问题二:学生游学需要家长陪同吗?
这次游学,每个班都有六七位家长跟随。在五(2)班同学所在的车上,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与自己的家长坐在一起。“小小胖”是与我坐在一起的。我问他,为什么不与妈妈坐一起,他说:“我根本就不希望她来,来了就会管我。”不巧的是,在下午分组活动的时候,“小小胖”与妈妈被分到同一小组。只见“小小胖”很不情愿地落在小组的最后面,向我高喊:“老师,咱们一组吧……”
游学后的调查显示,52%的学生不希望爸爸或妈妈陪同,他们给出的理由有:父母爱唠叨、啰唆;限制太多,管着我们,玩着不快乐,不开心……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主体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不断摆脱来自各方面“束缚”的过程。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挣脱家长束缚,寻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即便部分依赖家长的学生,也应该给自己一次锻炼独立自主的机会,不断积累脱离家长关照的经验,让自己完成必要的社会化进程。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主能力不强,需要家长与老师的一定关照,游学时离不开爸爸或妈妈,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独立性需要的增强,家长是否应该逐步放开孩子的手和脚?即便是依赖性较强的孩子,他们同意家长陪同,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否也该给他们自己一点独立自主的空间,进而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应有的释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