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国强 王旭华
实践基地是校本课程的根据地
文/陈国强 王旭华
如果要突破传统课程的限制,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创新革命,最应该做的是什么?进华中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然是建立一个革命根据地啦!在长达100公里的跋山涉水之后,上海市进华中学来到常熟市,与学校董事单位——常熟知名企业豪威富集团达成协议,依托集团本身和周边教育资源,建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根据地,并依此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
根据实践基地连接企业、连接乡村、连接周边教育资源的特点,进华中学确立了“探究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能力”的校本课程理念,致力于开发“优秀+特长”的基地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学生能尊重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合作精神。
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进。
明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原则,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
学生敢于实践,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独立意识、合作态度、创新精神。
学生能勇敢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能力。
了解自己,初步了解社会发展,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有初步的设想。
?
课程内容涵盖各学科的实践应用、社会调查、野外生存、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
在“迈好青春第一步”课程当中学校给所有学生集体过十四岁生日。十四岁,是少年走向青年的标志,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在生日晚会上,学生们依次经历“告别童年”“一封家书”“换巾仪式”“才艺表演”“青春飞扬”五个环节,体验生命新阶段的到来,展望和规划人生。
在“一日生存”课程当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人领到少量伙食费用于购置生活用品。随后,学生们来到指定农户或野外场所,通过团队合作生存一日。很多学生初次经历此类活动,一开始在搭灶台、生火、煮饭等环节显得手足无措。在团队合作当中,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技能拼凑起来:有的会劈柴、有的能生火、有的擅长炒菜……在这样的活动安排中,学生们体会了父母的辛劳、同学的友谊,意识到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中包容的重要。
在“社会调查”课程里,语文老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如何展开社会调查和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专项训练。来到实践基地后,学生听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走访民营企业,采访农户,并亲自参加部分工厂劳动。最后,每位学生都形成了一份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本项活动为学生开启社会大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了解农村,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探究考察能力。
课程不应想当然地进行,教师不可自顾自地教,学生也不能无人引导地乱学,进华中学试图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课程的改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提升。
对课程的评价主要由老师来进行。
进华中学素质教育基地校本课程评价表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过程性和多元性。首先,让学生记录“素质教育基地活动——我的小档案”,并进行自评,体现活动过程和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保证评价维度的多元性;其次,学生家长、老师也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进华中学素质教育基地活动——我的小档案
进华中学素质教育基地教师评价表
对教师的评价由自主评价、学生评价与学校行政评价三方面结合进行,力求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基地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
在每一次的评价—反馈—改进环节里,老师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从室内课堂到户外教学的转变和适应,课程本身也持续地改进。最开始时,实践基地的课程更像是一次户外游玩,内容比较单调。如“沙家浜之旅”其实是“爱国主义春游”,农村调查主要内容为“听农民伯伯讲故事”,生态园活动变成了植物观光。经过多轮补充改进,课程逐渐成为一个丰富的体系,且内容扎实深入。在“沙家浜之旅”中加入了历史等内容的学习;农村社会调查严格要求学生掌握规范调查、规范报告的方法;生态园活动加入农技学习、数学调查和科学课的学习任务。
自从实践基地校本课程开发以来,老师的研发能力不断加强,对应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提升。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乐趣,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各种能力,让综合素质得到长足发展。最终,实践基地校本课程成为一个典型的多赢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