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扩展学校的课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校本课程体系,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选性,也往往能够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不过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如学校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的调整、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方式变更、外部资源的调动、家校关系的变化等等。
本章介绍了五个优秀学校在建设校本课程体系过程当中的具体做法,并在番外篇中展示了一所特殊学校的“教材以外的课”。
自然的律动
——“四季课程”的整体构建
文/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在中华文化的基石里,“天人合一”的理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的活动,不是仅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而是也要与天地运行的规律相呼应。无疑,四季变化即是最明了而又对人影响重大的“天之道”了,由道家文化衍生而出的著名的医家经典《黄帝内经》中,即有《四气调神大论》一文,清晰地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的影响。千百年来,无数有心之士依此调养生息。
倘若我们不仅依此养生,而且更进一步依此指导教学,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焕发,最适宜孩子们走进自然,与天地建立心灵的链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体魄。因此,我们要在常规的基础课程学习之外,为孩子们设定“律动健身”特色课程。
“……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不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季,天气炎热,心气容易遭怒,因此,我们在常规课程之外安排大量阅读的时间,让人平心静气。同时又抓住暑假时间充分进行社会实践,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游学全国与世界各地体验生活。两者结合,则是夏季的“读书实践”特色课程。
“……秋三月……使志安宁……收敛神气……”秋季,天高云淡,神清气爽,适合孩子们思维探索、创意迭出。因此,我们开设秋季“科技创意”特色课程,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出来,手脑齐用,全面锻炼,收获自我成长的果实。
“……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冬季,万物收藏,各项活动收缩,只有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典型代表——春节——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建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品味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带有浓厚中华底蕴的人。
如此课程设计,是否美得像梦幻仙境一样?不过,这并不只是美好的想象而已。北京小学,一所与中国同时诞生、与首都共用姓名的小学,已经通过“四季课程”的整体构建,将这样梦幻的课程理想变成了现实。
2012年10月30日,《北京日报》率先刊登了一则教育新闻《北京小学首次将学期一分为二 课程:依四季开》。同日,《北京晨报》也刊登了相同内容的新闻,接着全国各大网站与报纸纷纷转载。一时间,北京小学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种称赞褒奖纷至沓来。
实际上,北京小学的相关人员表示,上面的新闻报道并不足以反映北京小学“四季课程”的精华,只看到了依四季而开的校本课程形象而已。其背后的教学理念升级、育人目标深化、课程结构创新与组织体系变革等未被报道的东西,才是“四季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的神髓。
构建一个以“四季课程”为基础的全新、完整的校本课程框架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推开四季之门,潜探北京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秘密时,会发现这个灵动的体系并非从天而降。在此之前,北京小学早已有意无意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经原宣武区教委小教科批准,学校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课时调整的实践探索,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每节课的时间缩短,课时数量略有增加。这样就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发展特长,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具体做法包括:
将原来的每天6节40分钟的大课,调整为每天8节,前三节课为35分钟,主要进行语文、数学的教学,后五节为30分钟,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说明的是,自2010年9月宣武区与西城区合并后,原来宣武区小学的每周四天半的课随之改为五天的课,总课时量没有变,但是每天的课时节次有所调整)
这样,课时的总量没有超过国家的总课时量,在确保各门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同时,又为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腾出了宝贵的空间。
北京小学提出了“基础扎实,学有所长,中华底蕴,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学校在教师培训、课程改革、高效课堂等上下过不少工夫,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作为一个老牌北京名校,学校的老师与领导层依然有更高的追求。他们认为,之前的课程体系与“面向学生,面向发展,面向全体”的规划还有较大的差距,课程建设上力量分散、价值取向不明、课程开发缺乏体系等问题突出。学校中积极进取、勇敢改革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大规模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似乎只欠东风。
在上海世博会的星光闪耀的那一年,北京小学借势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建设尝试。以“走进世博会”校本课程为机,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阅读平台、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和展示平台,促使学生有机会不断开阔眼界,发展能力,彰显个性。
该课程的建设紧紧围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培养,开展实践、研究和积累。按照“每班一洲、每组一国”的思路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必要指导下,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了解世博会,丰富对不同国家的认识,拓展了国际视野。通过学科课程、课外拓展等综合化的学习过程,筛选信息或开展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文本、模型、影音等直观的展示方式,分享学习成果,收获认同,收获成功。通过经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完成富有个性的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学会知识、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在“走进世博会”校本课程大获成功以后,学校又顺势推出“走进世界园艺博览会”课程。这两次成功的练兵让北京小学有效地积累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时机,似乎日益成熟了。
当北京小学下决心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时,第一步迈得非常谨慎。学校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了有关课程开设的调查,以小型问卷的方式了解各方对课程的需求、评价和态度,并着手研究自己掌握了哪些资源。
调查结果似乎会让校本课程建设步伐更加迟滞: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课程的期待有巨大的差异!学生期待更多的实践性活动课程,并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家长、老师的意愿整齐划一,都想进一步加强奥数、作文、文学等传统势力。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为北京小学校领导这一次坚定的决策而喝彩了。校领导讨论后,坚决认为家长、老师的课程观存在局限性,课程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必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的需求。这一次,“回归基础教育本真”、“满足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随处泛滥的教育口号真切地可爱了一回,一个更高维度的顶层设计跃出水面。
两张简明的图表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北京小学校本体系建设的核心思路。
北京小学创造性地提出了“2-1-2-1式”的四季课程模式和具体设计。具体来讲,以一学年为单位,以两个月左右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加一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为一个小周期,整个学年划分为四个学习周期,四个周期的划分以学年中的四个季节为标志,即秋、冬、春、夏四季课程。
这一模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北京小学的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不能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实际,如果以常规课时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局限在30~35分钟,学生很难真正展开充分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另一方面,之所以提出“四季课程”,是源于对学生成长规律与需求的研究与思考。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特点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的学习与成长都会呈现自然的节律特点。这种影响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明显。因此,对小学生的课程设计就不能不考虑自然的重要因素。学校充分研究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为在每个学期连续4个多月的学科学习历程中,学生很难保证持续的良好学习状态,需要适时地对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因此,学校尊重生命成长的特点,打破目标、内容、时间和空间对于儿童学习的局限,以四季来划分学生的学程,采用“2-1-2-1式”的“四季课程”。
在这样的大框架确立以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梦幻课程设计便轻松成为现实:春季的“律动健身周”,夏季的“读书实践周”,秋季的“科技创意周”,冬季的“传统文化周”。四季分明的特色校本课程,溢出浓浓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
“四季课程”第一次登场,是在三年级的秋季“科技创意周”。这次三年级秋季课程的主题为“寻找秋天里的生命”。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与探索才刚刚开始,因此课程的设计思路坚持生活性及现实性的原则,注重体验和探究来自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及课题。选题源自学生每天随处可见、目之所及、唾手可得的身边事物。力求通过充分开发与应用秋天的环境、身边的小动物,乃至一草一木,以及社区的绿化和家庭中绿植的季节特点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为学生提供(或提示)实践探究的氛围与空间,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点,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使拥有相同研究专题的学生能将综合实践探索推向深入,教师还会鼓励各班之间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三年级“秋天里的生命”实践探索后,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动植物的生命特征,也由此联想到可以将它们应用到人类服装的设计中,更好地改良服装,增加其功能性。学生们自己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创意方案:像叶子一样会变色的衣服;像蜘蛛侠一样有吸盘的服装;像动物褪毛过程一样的能够随季节变化的面料;将鲜花种植在衣服上的服装;模仿蝴蝶鳞片改变温度的服装……在学生们生成了这些有趣的创想之后,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课程学习内容,帮助其认识、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动手实践制作出自己创想的模拟服装。在这样的课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想象、拓展视野、交流感悟,进而提升综合实践意识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秋季课程的成功提高了广大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老师们边实践,边探索,边思考,边总结,一年四季不同主题、不同年级的课程一步步地开发了出来。在不断地改进、补充和完善当中,“四季课程”迅速成形。
三年级“科技创意周”的部分课程安排
在传统课程观的限定下,考察教学资源的视野比较狭窄,学习空间比较封闭。在北京小学构建“四季课程”的体系时,老师们升级了课程观,采用开放性的思考方式,为课程建设打开了广阔的资源视野。
学校认识到:课本虽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但并不是唯一资源;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凭借,但不是唯一凭借;学生发展的空间也并非仅仅几十平方米的教室,教室以外还有着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学校提出要进入“走出一本书的时代”,在用好国家规定教材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资源视野。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学校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比如开发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年级的秋季课程。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主题下,学生们先后走进了索尼探梦科技馆观摩和动手实践,学习“光与声音”的知识;走进自然博物馆,观察、思考仿生设计学的问题;走进汽车博物馆,了解、观看汽车发展的历程;走进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感受从最古老的通信方法到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有节水博物馆、中华航空博物馆、中国科技馆等场馆,也给秋季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来了不少帮助。
另外,学校还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联系到了很多社会企业,如豆制品加工厂、张裕爱斐堡葡萄酒庄、义利食品厂、服装加工厂、诺基亚手机工厂等。这些社会企业对学校和学生开放,让学生们深入接触了科技在现代社会的具体应用,更让课程添色,让学生受益匪浅。
实践表明,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北京小学的老师们越来越感受到:课程的开发,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出无限生机的泉眼。每一个灵感,每一处新的资源都可能蕴藏着一门有益于学生的新课程。
?
“四季课程”不只包括四个季节的具体的综合实践课程,还是学校更大课程框架的富有特色的标志。北京小学以四季课程为基础,进一步规划了学校的课程门类和内容,使学校课程框架逐步清晰,呈现生本性、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
传统的学校管理体系中,垂直管理,层级众多,并且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另外,学校的组织结构里,经常忽略了家长的位置,同时也就忽略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可能为学校带来的资源。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北京小学开始了一系列坚定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校长李明新的观念里,中小学的组织实质是学术型而非行政型。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只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因此,学校花费了不少精力,努力从行政型组织转型为学术性组织。
“四季课程”前后思考研究了半年多时间,征求多方意见,尤其是充分听取了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北京小学建立的一个非行政型学术组织,由各个层面的优秀一线教师代表组成,负责日常参与学校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审议教育教学相关规章制度,指导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发展。这个组织的建立就是要树立学校学术性与研究性的形象。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设计—征询意见—再改进—再研讨”流程当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学术研究的气息传递给了所有的参与人员。
很显然,在学术型组织当中,教学思想、理念的落实不能依靠干部的层层传达,而要靠共同的研讨、直接的指导。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的沟通更加顺畅,北京小学开始实行扁平式管理,校长直接面对年级组,所有的干部、老师都是课程的直接研究者和开发者。扁平的管理结构很快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是团队凝聚力提高了:班组的工作目标直接而明确,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愿景,在学术上进行平等交流,凝聚力大大增强。二是研究性氛围浓厚:每个成员都是研究主体,都是课程研发的直接发动机,而不是往上等待行政命令。并且,行政压力的淡化与学术氛围的充裕,让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充满创造力。在“四季课程”这个创造性的大框架下,老师们以崭新的思路开创出了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并设计出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手册。
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家长们处于被学校教育边缘化的状态,要么被拒绝在学校之外,要么是点缀性地介入到少量工作之中。
其实,家长群体中蕴含着丰富而巨大的力量和资源,应当是学校组织的重要成分。比如,在“四季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北京小学的家长们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上的帮助。
以“四季课程”的建设为契机,学校成立了单独的“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和学校更紧密地联合起来,使家长的教育能和学校的教育更容易保持一致性与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