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 军
传统名校在校本创新中不断新生
文/袁 军
资优生扎堆、名师云集,如果介绍一所这样的传统名校给你,你最想看什么?
还看升学率?那就太out了。现在我们都看:拥有了顶尖资源的名高中,是否敢将孩子从无谓的应试中松绑,为把这些好苗子培养成为未来的卓越人才而尝试?是否能够放远眼光,用心滋养孩子的创新素质、促进 “创新豆子发芽”,而非标准化速成、把孩子 “压成豆饼”?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二附中”)很早就开始了这样的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早在1988年,学校就作为上海市首批课改基地学校,参加了以“减少必修课程,增设选修课程,加强活动课程”为内容的第一轮教改。在后续的几十年里,不断的改革和提升让华师二附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现在,华师二附中基本形成了由校本化的国家基础课程、大文化类课程、STS系列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荣誉课程等六大板块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300多门校本课程,最具特色的是其中的四大课程板块。
所谓大文化类课程是以形成现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素养为指向的课程。这类课程以当代社会文化热点、学生文化需要和教师文化关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使华师二附中的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认识和健康的文化行为。课程包含探寻生活中的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哲学、走进模拟联合国、国内外热点问题研究等。
这类课程反映高新科技的发展前沿领域,研究科学发展史的线索,探讨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等。课程有风险决策与博弈论入门、化学视野中的人与生活、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微生物世界探索等。
这是由学生兴趣取向而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社团活动,发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工作,成立社团必须拟订章程,规定学习和活动的目标、方式、场所和时间,并且在一学期中要向全校展示活动的成果。
主要为了满足部分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而设计的超越普通程度的理科课程。其中有一类是应用于理科实验班的“高中数学”“高中物理”“高中化学”课程,拓宽与加深了中学数理化知识。另一类是针对高三年级已经获得保送大学资格的优秀学生,开设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大学英语”“C++语言设计”和“文献检索”等大学选修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教师任教。
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是由老师进行的。对于开设校本课程,华师二附中的老师们积极性很高,85%以上的老师参与进来,历时两年,开设了125门拓展型校本课程。相比其他同类学校,华师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开发速度可谓惊人,正是得益于这种全员参与的精神。
同时,能者多劳也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特性。有能力的老师往往能够根据学校的课程构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发多门校本课程,并在各种校本课程的多种实施形态间进行灵活的转换。比如学校的陈胜庆老师:
我先后开发与编制了六门基于地理学科的学校课程,它们是“人与环境”“海洋科学”“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宇宙中的生命”“地图的测绘与编制”“两极的召唤”。
“人与环境”是一门通用性很强的拓展型与研究型的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方面我考虑不要与一般的论述环境知识的框架相雷同,所以我设计了“事实”“观念”“课题”“案例”“行为”五大部分,我把该课程的目标定为要提升学生的环保观念和改善环保行为,所以课程最后部分要求学生制订出华师二附中学生“在学校中的50例环保行为”“在家庭中的50例环保行为”“在社会中的50例环保行为”,使课程学习与学生环保行为的转变相联系起来。
“海洋科学”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海洋科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显然再多的课时也难以包容。实际上该课程采取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方式,让学生分成小组集中研究一个关于海洋的问题并且学会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做成PPT演示。学习过程都预先制订了评价稿进行讲演,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
——陈胜庆《我的六门学校课程》(摘录)
学校的课程开发以构建小课题研究课程为突破口,而把它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的优先选择项目完全是基于学校办学的传统和已有的实践基础。学校在分析了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学识与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基本情况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认为华师二附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在于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应该围绕这一核心进行。
学校借鉴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高中普遍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立课程的做法,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验和探究,在高三理科实验班中进行小课题研究课程的尝试,每周两课时,并逐渐扩展到高一年级。后来,小课题研究在全校铺开,学校要求100%的学生要在高中阶段至少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
在实践中学校渐渐认识到,小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保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综合选修课程,在这种拓展型、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必然会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多的思考,相当部分学生会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根据这样的认知,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课程进一步改良,从统一设置课时的课程变为分散课程,鼓励学生从各种拓展型课程、综合型课程中挖掘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多元的课程形态。同时,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向学生全面开放,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基础性的支持。
在开放性的研究环境与物质、师资的全方位支持中,学生往往能够做出出乎意料的优秀研究成果来。比如,跑到北极去做课题,这该是多么高大上的项目?学生丁宁,便是两年来赴北极探险完成小课题的学生之一。普通地区的东西很容易腐烂变质,而在北极,哪怕是粪便也能长久保鲜。于是, 2012年她和6名创新班的同学跟随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树义赴北极科考时,一头扎进北极野生动物的粪便世界里,取样研究严寒环境中微生物适冷菌的工作原理。后来,这个小课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奖。
再比如,学生白雪霏的课题《南蛇藤抗衰老作用及机理研究》获国际创新大赛二等奖,并获准以自己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从进校时连什么叫课题都不懂开始,白雪霏花费近一年心血,用果蝇、酵母进行实验,探索生命机理,最终交出一份长达30页的规范英文论文,不少专家评价:“她的研究水平甚至超过了不少硕士研究生。”
在每学期的第一个周日下午2点,所有学生开始进行网上选课。选修课程10人以上开课,学生不足则课程自然消亡。通过这样的用脚投票的方式,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逐渐退出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对课程进行多个维度的详细评价,评价不高的也会被淘汰。
华师二附中拓展型课程学生调查问卷表
同学,你好!这份问卷使你有机会对我校的选修课教学情况发表你个人的见解,以进一步促进我们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涌现出更多同学们欢迎的课程。你的反馈我们必将重视并严格保密。谢谢你的参与与合作。
教务处
拓展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
通过学生的两种评价方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课程消亡,同时又会有新的课程诞生,在这样的更替当中,课程体系成为动态的“活水”,永远保持新鲜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