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汉 隋艳
【摘 要】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本文通过分析当今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在高职院校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阐明了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并积极开展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活动,契合了当今数学教育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 高职院校 高等教学
一、什么是素质
概括地说,素质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素质的一般性定义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职业技能所达到的级别等的综合体现。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
(二)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重点放在部分所谓优秀的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
(三)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应试教育则只重视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育学生学习如何做人。
(四)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
(五)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而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六)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而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从上述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如此众多负面的、消极的因素,所以才激发和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什么是数学素质
笼统地说,数学素质是人们应用和发展数学科学的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大致含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一)数学意识
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
(二)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特点。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数学技能
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世界中的生产、生活、流通领域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的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科学的创造。在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以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了数学本身。
(四)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思考、探索与理解万物的手段,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创造性和模式化的特点,包括归纳、类比和演绎等。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将在诸多科学领域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解决各学科和工程实践问题的有力工具。对学生个人而言,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四、当代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代社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刚从中学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于机械的分类式的题海战术和训练。就目前而言,高等职业院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有如下特点: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高职院校都是四批次录取的,不少学生严重偏科,其数学基础与能力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普遍缺乏兴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学习高等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对数学课的学习普遍缺乏兴趣,认为学习好数学没有什么用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能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方式。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在教师的严格管教之下进行学习的,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仍然需要教师的辅导与监督。而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使这些还没有形成一定自制力的学生并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认为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太辛苦太累了,现在应该放松自己,从而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完全不能自主学习,学习投入不够,学习质量自然不高。
面对这些状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顺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搞好高等数学课的素质教育。
五、 在高职院校实施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而后是能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育首先要突破“工具论”的教学框架,再就是强化“人本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做好基本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
据调查,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但是,包括就业对口率和就业满意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这些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反思与完善,更要积极倡导并实施好素质教育的思想,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科学素质,以培养出能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而数学素质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著名数学家李大潜院士指出:“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通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好的新课题。
六、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同时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和教育就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播,而是要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彻底打破“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一)努力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情,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最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薄弱,对于本学科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数学史,比如数学家的故事及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应用,来唤醒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学习微积分时,关于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曾经产生的一段趣闻,可以适当讲授,这对活跃课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无数数学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生活,数学应用无处不在。实践证明,在数学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次课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首先是传授数学知识,其二是培养能力,其三是提升素质。在高等院校里学习的数学知识,除少数专业可能用得到外,大部分专业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特别是高等数学知识少之又少,真正需要培养的只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质。
明确以上目标后,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就不能一味地大讲理论知识与证明,更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次课。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中尽量结合所对应的专业特点,举一些相关的例子,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手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具体可用演板或提问的方法,并且对做得好或答对的学生记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才愿意积极参与。
(3)采取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先提出问题,介绍数学问题的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和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的时候,应尽可能还原概念产生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可用之处,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的情景,以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只有每堂课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让学生充分领悟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式,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质。
(三)适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以辅助教学过程的完成,应该说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笔者以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手段,各有利弊,相辅相成。的确,多媒体在绘图和表格方面更加生动、更加具体,而且可以节约板书的时间,但是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把黑板变成了白板,把教案搬到了大屏幕上。可想而知,效果不一定很好。特别是有过程需要分析和推导的时候,还是采用传统板书手段更佳。
(四)开设数学实验任选课程
数学实验是一个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新型数学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了数学实验公共选修课,包括Mathematica,Matlab,lingo和SPSS软件等常用数学软件。其目的在于为有一定高等数学基础且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新技术的机会。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本身也是数学建模的需要,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数学软件的帮助下学习数学知识。该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的实践性,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五)大力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互交流与协作攻关的能力等,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过程。大学生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学习数学课程有什么作用呢?”而数学建模则充分说明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它涉及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金融及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等,用到的知识面很宽,许多模型直接来源于经过适当加工的实际问题。因此,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给学生开启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窗口。
(二)建模的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素质。对于同一个模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很难用对或错来评判,并没有一定的所谓标准答案,这些不同的方法和结论往往各有千秋。数学建模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这些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发挥想象力的广阔空间,对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质有很大帮助。
(三)数学建模活动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攻关的能力等。“团队精神”是建模竞赛的口号之一,通过三人小组的分工合作,奋力攻关,最后完成模型并提出应用方案,这最能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这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将来做好本职工作和完成科研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力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质,于是,学生的科学素质乃至综合素质就自然得到提升,这样有利于培养出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所急需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结束语
数学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入到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潮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论的素养,要加强对数学史和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实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俊.数学欣赏[M].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文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及机制保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3]赵艳敏,樊明智.改进高等数学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3(33).
[4]张敬,田巍,芦雪娟,等.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