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

2016-01-08 19:57赵文婷贾秀英
教育界·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赵文婷 贾秀英

【摘 要】中国和法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领域都有着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佐证,分析中法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倾向, 这对加深两国文化了解,促进相互交流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化维度    文化价值取向     对比分析

一、引言

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Samuel P.Huntington 曾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此外,蔡元培先生说:“纵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必能产出一种新的文化。”由此,比较不同文化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尊重并重视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分析文化之间的差异,追溯其差异产生的根源,不仅能帮助人们掌握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而且能促进人类沟通交流,推动世界新格局的建立。

中国和法国都属于传统农业大国,但因为各自思想体系的不同,两国文化也各不相同。作者根据中法两国在“文化维度”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分析研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中法跨文化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

二、文化价值取向理论与数据分析

(一)文化价值理论

1980年在《文化后果》(Cultural Consequences)一书中,霍夫斯泰通过对一些普遍性文化价值的取向来界定不同文化的模式。该书于2001年再版,被广为征引,并奉为跨文化交际学的经典作品。

1.霍氏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把一个群体的成员或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集体思维程序。他选取了人类文化中五个有普遍性的价值维度作为考察,根据不同国家对文化维度的接受程度划分文化类型。价值尺度包括:权势距离、不确定规避、个人主义、男性气质以及长期定位。2011年,霍氏又将Minkoy 研究的“放纵—节制”维度收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形成了六大文化维度。

2.权势距离是霍夫斯泰德研究的第一个价值维度。权势距离较大的国家文化认可等级制度,强调权力的必要性,社会关系较为紧张。生活在权势距离小的文化中的人倾向于平等相待,强调权力的合法性,社会差距较小。

第二个维度是个人主义维度。区别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社会成员的“自我理解”是相互的还是独立的。集体主义文化最注重的价值包括对他人需求的满足、和谐、面子等;个人主义注重自由、平等、诚实等。

男性气质是第三维度,男性气质较显著的国家,关注成功、积极进取以及竞争;女性化国家注重和谐与平衡。

第四维度是不确定规避,它主要指人们对社会交际中的暧昧或者模棱两可的接受度。规避指数较高的社会成员注重传统,不易接收偏差,不愿意承担风险;而指数较低的国家乐于接受世界变化,宽容差异,接受不确定性。

为了淡化文化价值取向理论的欧式化,霍夫斯泰德把长期定位维度加入到了最初的理论中去。长期定位实际上探讨的是孔子文化价值观。长期定位指数较低的文化成员重视与现在和过去相关的道德培养,期待较快的回报,注重思想分析;长期定位指数较高的文化成员强调以未来回报为目标的道德培养,重视长远效应,长于综合性思维。

第六维度是“放纵—节制”。放纵指数高的社会文化重视人基本欲望的满足感,强调享受生活,注重快乐欢愉;节制指数高的国家文化倾向于抑制成员基本需求,并通过较为严苛的社会规约控制成员的需求欲望。

(二)中法文化价值取向数据对比

文化价值取向理论以每个文化中共存的文化价值观为参数,探讨分析不同国家的价值取向,具有温和的普世主义特点。现将分析中法两国文化维度数值分布图:

从分布图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和法国都属于权势距离较大的社会文化,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交际中都比较认可社会等级,接受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上下级。在个人主义数值对比上,法国远远高于中国。中国文化是极具集体主义特点的,而在法国,个人主义是社会文化的主流。性别倾向得分显示中国文化男性气质明显,强调自强与进取;而法国更倾向女性价值观的社会文化,倾向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法国文化在不确定规避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儒学文化主张“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而法国追求绝对真理,其文化倾向理性主义,具有强烈“不确定规避”性文化。在长期定位对比中,中国和法国都获得较高的数值。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决策时把长远效应放在首位;法国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主张公私分离,主张短期效应。相比法国,中国在“放纵—节制”数值要比法国偏高一些,“试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普世观。

三、中法文化价值取向对比分析

(一)权势距离上的对比

在权势距离维度上,中法两国都属于高权力距离社会文化,但也有高低之别。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差异。农耕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伦理本位”文化,相比注重平等契约关系的商业文化,前者更推崇权力距离。中国在历史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典型性农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中,“五伦”给每个社会成员赋予了特定的角色和社会责任。成员注重社会等级,倾向高权力距离。虽然法国在高卢时代,社会结构以部落为主体,家庭血缘为纽带,国家文化中带有农耕文化痕迹,但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法国文化价值取向上更多注重平等,倾向于建立契约关系。

(二)个人主义VS 集体主义

在个人主义维度上,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法国是个人主义文化。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治理黄河、和水患做长期的斗争是中国古人生活的常态。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基因”可以追溯到古代治水的年代。治水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而且需要协作精神。每个人都必须为集体的目标付出,体现儒学中的义利观,重义轻利,孔孟强调的公共利益可以说是集体主义的根基。法国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上溯到希腊文明。希腊文明是非常有特点的城邦文明。因为城邦人口数量有限,因此城邦文明注重每个公民的价值和作用,每个公民都应该得到相当的尊重,这就形成了强烈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信念。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宣扬个性自由的发展,个人主义再一次得到传播。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强调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这些思想都是一脉相承,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在法国文化中不断成熟。

(三)男性气质上的对比

性别倾向维度上,中国文化相比法国,更倾向于男性价值观。在考察文化性别倾向的多种因素中,地理因素是与之联系最紧密的。中国文化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多有水灾,古人在长期不懈的治水中,培养形成了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儒家讲“天行健,自强不息”,讲积极进取“发愤忘食”。而法国在高卢时期虽然是农业国,但因为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生活容易,所以法国人更注重生活质量和氛围。

(四)不确定规避的差异

在这个维度对比上,法国文化是强烈的不确定规避价值取向。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承认和接受社会交际中的模糊性。中国倾向于入世的实用主义哲学,讲“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去追问人生的意义这种纯理性主义的命题。而法国更倾向于理性主义哲学。法国理性主义思想刚开始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追寻“存在是什么”的意义把古典理性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其后,法国启蒙运动更是旗帜鲜明地宣扬理性。笛卡尔的“Je pense donc je suis”旨在证明理性作为判断真伪的唯一标准。理性主义在法国文化、思想和法律中能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五)长期定位维度的对比

中国和法国的长期定位数值都是普遍偏高的,基本都属于重视长期效应的文化,这其实是由法国和中国农业传统特点决定的。农业活动中既有“收获季节”也有“消耗季节”,但是由于地理纬度的原因,“收获期”较为短暂,而“消耗期”几乎占据了整年。除此之外,为了在不能预测的天灾荒年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需要“视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寅吃卯粮”。在农业社会里,储蓄和节俭是很重要的美德。

(六)放纵—节制上的对比

其实,放纵—节制这一维度与长期定位维度有着正相关性。法国和中国在此维度上的数值差并不大。中国文化价值取向中的节制思想是不言而喻的。儒家提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朴素生态伦理观。《论语·述而》中就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观点,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限度,反对竭泽而渔的行为。儒家的“礼”反映的也是一种节制思想。礼是节制人们欲望的工具。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礼”指的是人们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服从“礼”这种社会秩序。而法国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而言,节制数值也较偏低,这一方面与法国的地理纬度有关,另外一方面,法国文化中的节制思想主要来源于法国人对礼仪的重视。

四、总结

霍夫斯泰德根据人口、地理环境以及财富三个变量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和法国在具体的维度上有差别的地方,也有相近的地方。这些文化特点的差异也反映了中国和法国长期形成的思想体系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不仅会阻止不同文化顺利交流,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多方面地比较分析差异性,追寻差异产生的思想体系根源,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全球化时代里,只有互相尊重彼此文化,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才可以构建和谐的新型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Hofstede,Geert.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Spring/Summer 83, Vol.

[2] Hofstede,Geert & Bond,Michael Harris.The Confucius Connection: 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 [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Spring.

[3]Hofstede,Geert.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Beverly Hills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3.

[5]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贾秀英.汉法语言对比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贾秀英.汉法语言句法结构对比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吴为善,广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2009.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