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岚+熊伟(通讯作者)+任娇
【摘 要】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德育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出发,分析问题,究其原因,进而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现状 原因 对策
从20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然而, 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 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 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 最终形成了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留守儿童与父母分隔两地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演变为社会性的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是尤其受到社会关心的。因此,探究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原因,并且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日常行为失范
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照料,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就会缺乏管理,从而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惯。这些孩子有时会出现过激行为,甚至暴力倾向。另外,因为没有人纠正他们的过错,规范他们的行为,导致留守儿童自身行为失范,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价值观扭曲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一部分打工者的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他们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只好从物质上弥补孩子的亲情缺失。孩子们心理逐渐产生了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和“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
(三)逆反心理严重
部分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可能会比较强,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会非常缺乏安全感。同时,这些问题儿童处理矛盾的方法往往比较过激,甚至伴有一定的暴力行为。在学校,这种表现会非常明显,比如迟到、逃学、不交作业、不尊师重长,甚至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四)情感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中问题儿童的性格有两个极端:一种是霸道,任性;另一种是内向,自卑。前者是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和父母回家后的骄纵所导致的,这些儿童认为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形成个人主义,缺乏团队合作能力;后者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处,而自己却不能这样,感觉父母不关心自己,甚至没有人关心自己,从而变得内向和自卑。无论是哪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五)道德意识淡薄
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养育的。但一般农村里祖辈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道德意识缺乏,加上经常偏袒孩子,导致孩子对事情的认识产生误区,造成孩子道德意识淡薄,出现不尊重老人、不爱惜公物、浪费食物等道德缺失行为。
二、分析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督管不力,孩子德育难成
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监护人督管不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隔代监护,一种是上辈监护。隔代监护是祖辈抚养,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即使犯错也不舍得责怪,往往忽视了孩子德育方面的培养。而且在孩子的学习上,老人能给予的帮助很少,导致孩子在学习方面比较松懈。上辈监护一般是父母将孩子托付给亲戚,但非直系亲属,在督管上难免松懈,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就足够了。并且这种形式的抚养缺乏稳定性,临时监护人因某些原因无法抚养孩子时,会将孩子再次转交给他人监护。此时孩子因为没有安定的家庭,会变得格外敏感和缺乏归属感,从而产生一些极端思想或是行为。这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校不重德教,孩子不清德育
现今的学校,“重智轻德”现象较普遍,平时不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并且德育教育内容过于死板,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很多学校过分注重成绩,学校领导也不太关注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一般甚至偏差,也会导致孩子在班级里受到轻视和排挤。平时学校也很少设有品德教育课程,就算有,也是一些书面的照本宣科的东西,孩子们不能理解,也不能起到作用。当然,某些农村学校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是无法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原因。
(三)社会五彩斑斓,孩子近墨成黑
留守儿童在社会上被视为弱势群体,这让部分人在关注留守儿童时,会流露出同情。留守儿童虽然是孩子,但是生活让他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也会注意到别人目光的不同,这对他们的心理其实也是一种伤害,伤害积少成多,他们就会开始惧怕和他人的接触,变得孤僻。而且现在某些贫困地区的风气也有待改良,人们热衷于赌博、麻将,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学坏。另外,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孩子们很容易被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吸引。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许多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而留守儿童又没有良好的监督和管束,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极易陷入其中,受到精神上的侵害,甚至引起各种犯罪行为。
三、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面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社会关注,营造德育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首先需要社会各界给农村留守儿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调查发现,资金缺乏是留守儿童家园建设面临的一个较严峻的问题,亟待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提供帮扶援助。其次,应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可增设适合留守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耳濡目染中化德育于无形。
(二)动员师资力量,强化校园管理
我们本次调研前往宜昌市五峰县,了解到当地已建立了留守儿童家园,对留守儿童进行全天候的管理和教育,并在周末专门安排教师,开展一系列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关爱等问题的活动,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结合实地考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校园德育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措施:(1)采取“代理家长”制度。对“留守家园”的学生配备专业德育教师,担任“代理家长”,做孩子道德的引路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记录,关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2)建立留守儿童德育档案袋。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记录,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及时将档案袋和家长交流。(3)丰富留守儿童周末生活。安排教师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并开设书法、美术及音乐舞蹈等兴趣课,因材施教,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三)回归家庭本质,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第一监护人不能长期陪在孩子身边,缺乏父母关爱及思想道德教育,故形成了留守儿童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本质是家庭成员联系失衡造成的。所以,首先,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保持及时联系,及时将自身的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传达给对方,在情感上相互支持,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而不仅仅是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好坏和一味的金钱补偿,应尽可能地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将孩子交由道德品质良好、文化程度较高、生活条件优越的直系亲属代为监护,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道德氛围浓厚、充满关爱温暖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结合以上诸多因素,从社会到学校再到家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实质性的突破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将会变成中国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参考文献】
[1]杨娟丽.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
[2]佘凌.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3]任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缺失危机及化解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1(08).
[4]梁伦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7).
[5]王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