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分析

2016-01-07 22:22李守超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官兵政治思想

李守超

(72241部队,济南 250029)



● 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 & Political Work

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分析

李守超

(72241部队,济南 250029)

为加快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提高政治工作的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总结提出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从价值需求上实现“普遍共性”到“个性多元”的转变;从工作效能上实现“个别差异”到“群体聚集”的转变;从运行模式上实现“单向灌输”到“平等交互”的转变;从信息交流上实现“单打独斗”到“资源共享”的转变,以确保军队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与顺利开展。

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思维理念

军队政治工作的作用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军队政治工作离不开急剧变革的社会大环境,随着网络社会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军人新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层出不穷。军队网络政治工作正是要基于这一背景,在坚持政治工作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2]。

1 从价值需求上实现“普遍共性”到“个性多元”的转变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入伍青年官兵思维个性开放多元,青年官兵与网络的互动不断加强,在这种互动中,青年官兵的价值追求与部队网络工作的发展既有良性的循环,又有火花的碰撞。基于这种情况,网络政治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思维理念上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以思维的创新带动工作的进展,既能满足青年官兵和网络发展的需求,又能完成政治工作的历史使命。

(1)网络丰富拓展了青年官兵的价值需求。一是网络为青年官兵的思想和需求拓展了空间。作为最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网络传播相较之传统传播更加具有全面交互性、时空开放性和操作快捷性的特点,突破了限制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直接、立体、动态。官兵只要具有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媒介终端设备,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的思想、接受新的理念,获得纷繁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个人的内在灵魂和外在需求。二是网络加速推进基层官兵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网络空间的包容性,既能使无趣的信息、知识、理念、精神经过全新的“网络包装”,变身为有趣的、易接受的、好消化吸收的新形式,使其具备时代性和感染力,于无形之中丰富了官兵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生活。同时,正是基于网络的极易接受性,使得基层官兵在正常训练、工作、生活之外,找到了展现自我价值和形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需求多样的青年官兵有着很强的展示自我和渴求新鲜事物的需求,网络的平台多样性、虚拟空间的极易自我满足性,正好能够与之相吻合。在网络中的青年官兵,较之以往封闭环境下价值需求较为“普遍共性”的官兵们,更多地呈现出了对新鲜事物的高度兴趣、对自身认同的高度向往、对快乐生活的高度追求、对求知成才的高度需求等特征。

(2)着眼于满足青年官兵个性多元的价值需求,构建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网络政治工作新平台。网络政治工作要紧贴时代前沿,把握观念和形式的时代性,把握内容和结构的感召力。一是确立直观层面的新鲜性。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包罗万象的优势,广泛运用形象直观的声音、影音等插件或载体,使网页从平面单一转向立体多样;遵循官兵对网络内容和结构的需求,形成按照官兵需求和按照功能主导的模块化、主题化的个性网页模块和结构,在不失主题鲜明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功能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合理、资源更加共享、形式更加个性。二是不断增强军队网络媒介的敏感性和时效性。要培养一批懂政治工作、精网络技术、会维护管理的骨干队伍,足够支撑整个网络健康运行和及时更新;要引入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最新的消息,实现资源的实时链接,确保军队网络的时效性和可利用性。三是开展远程教育,促进官兵成长成才。部队政工网初步具有信息海量、选择性强的资源优势,上网学习已经成为官兵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在政工网上设置基础文化、科普知识、专业技能、英语沙龙等栏目,让官兵足不出班、轻点鼠标就能查阅学习资料,获取所需知识;通过拓宽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育才学校、网上培训、军队自考等功能,组织官兵在线学习、实时考试,可以把政工网办成官兵学习成才的“大学校”。

2 从工作效能上实现“个别差异”到“群体聚集”的转变

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因为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性格等不同,他们的处世态度、思想状况也会差别很大。传统政治工作是根据个别的思想调查,要么是针对普遍的思想问题做工作,要么是针对个别人的个别情况做经常性思想工作,这种方式无论从预见性上还是从有效性上都有其自身的不足。然而在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网络维度中,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被打破,从而实现了对该维度中“网络人”高速、全域的集合[3],能够形成思想舆论的“群体聚集”。

(1)网络增强了政治工作的群体效应。一是网络媒体成为官兵潜意识“自我”的宣泄场所,成为官兵无拘无束地展示“本我”的天地。在新媒体平台上,青年官兵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更愿意向交流对象倾诉心声。政治工作者以隐藏的身份与其他网民官兵相互袒露心声,相互走进对方的内心深处,更有利于军队政治工作直接、快速地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脉络,比面对面谈心等工作方式来得更直接、更准确。通过信息媒体,使我们直接、快速、准确地了解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成为可能。因为新媒体所具有的准确性、快速性和智能化等特点,有利于建立思想动态信息快速反馈系统,为各级领导部门及时、准确了解官兵思想动态,依据形势变化作出正确决策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网络平台为我军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疏通官兵思想、稳定部队情绪、及时发现和化解官兵中存在的消极情绪。当某一个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就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这就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在开展“新时代军人的样子”大讨论时,为了增强讨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地政治部先让基层官兵、学兵通过政工网论坛上网提问,利用电子信箱提出想法和建议,并从中梳理出“如何看待历史虚无主义”“怎样面对样子新标准”等十几个主要问题,使教育的效果大大提高。

(2)着眼于科学把握青年官兵群体聚集效应,搭建具有现实有效性的网络政治工作新天地。网络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从网络群体聚集的论坛、博客等言论中寻找到青年官兵的新思想动态,摆脱对信息化、网络化研究不够,存在不适应、不合拍的问题[2]。一要增强网络媒介的掌控运用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懂得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和网络媒体运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网络助手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学会信息的加工处理传输技巧,运用网络媒介相应的载体,上传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时捕捉敏感信息,能够从官兵网络交流互动的杂乱内容中分析出官兵的思想动态。二要具备网络“意见领袖”的能力。“意见领袖”是传播学概念,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非选举产生的人。在部队网络交往交流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成为“意见领袖”式的信息领导者,能够清晰表述、透彻分析热难点问题,发表独到合理的意见,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往往能成为被“围观”的、网络明星式的发帖人或者热帖,对网络各种共议性话题的舆论方向产生导向作用。

3 从运行模式上实现“单向灌输”到“平等交互”的转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观念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前进的步伐才能与潮流合拍,而不是逆潮流而动。网络媒体运用于军队政治工作,使军队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和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迫切需要转变。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使过去那种搞“一言堂”、一厢情愿地进行单向灌输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网络媒体改变了政治工作的运行模式。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媒介的传统大众传播体制,在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眼中,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机制,这种传播机制限制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限制了信息产生的广泛性,必将在信息时代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机制所代替。随着手机、网络等媒介的出现以及技术成熟等条件限制的打破,“点对面”的单项线性传播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如,受众接受信息的被动性、信息反馈的单一性等问题,必将会被互动交流的双向传播机制所代替,也就是通过新媒介,会呈现出“点对面”“面对点”和“面对面”等多样的模式,多样的交流和传播。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大都是单向的,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大地鼓励政治工作客体广泛地参与活动,变单向灌输型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官兵参与和接受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使政治工作信息的传播效果达到更佳。

(2)着眼于充分适应平等交互的新模式,开辟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网络政治工作新渠道。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广大官兵,要教育官兵看清自身的地位作用,明确个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要发挥出相应的主体功能和作用,提高基本环境的辨别能力,提高基本政治觉悟,科学合理地展现自我、展现个人魅力、展现个人才华,这是有效实现网络教育双向互动的前提条件;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的政工干部,要为其搭建网络平台、设置交流环节,如论坛、网络课堂、社区等,开展相应的网络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辨别是非,在讨论中明确答案,增强官兵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展开相应的网络答疑、网络热线、网络心理咨询、网络法律咨询等活动,以一定的形式,解答埋藏在官兵心里的个人、家庭、朋友的疑惑,解答官兵对我党我军新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时政热点的疑惑,极大提高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4 从信息交流上实现“单打独斗”到“资源共享”的转变

现代社会,不断增强的信息量正满足着人们的各种信息需求,也刺激着人们新的信息需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样离不开信息,政工干部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性,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1)网络拓宽了军队政治工作的视野。对部队政治工作者来说,不断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及时了解军内外、国内外的时事动态,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被接受程度。网络媒介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和信息获取方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渠道和方式。一是信息源的极大增多,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信息源,使得动态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二是信息获取方式不断拓展,“数据库”这种新的信息存储方式,使得信息获取只需通过“搜索”便可一键获取,及时、方便、快捷、有效。

(2)着眼于丰富政治教育资源的空间,拓展具有实时海量信息的网络政治工作“新硬盘”。要按照习主席所指出的:“要树立大政工理念,把部队、社会、家庭衔接起来,把军内外、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新格局。”[2]一是敏锐关注军内外最新实时动态,及时把握新信息、新动态有可能给我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军内外信息特别是全球社会信息具有渗透不漏一处、传播不减光速、共享时时处处、资源生生不息的强大优势,学会巧妙运用这些信息资源,针对信息时代革命军人呈现出的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运用新颖的手段教育,必将能够极大地拓展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二是充分利用社会信息中的积极因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挖掘和汲取丰富而实际的教育资源。要善于乘信息化之势,借网络化之力,加快发展步伐,不断破解难题、提升层次、丰富形式,推动网络政治工作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要注意信息的筛选工作,尽可能把具有负面影响的错误信息拒之门外,对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和其他丑恶现象,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批驳。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确立“大网络”观,从思维层次到工作思路上,从理念创新到方式更新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网络化政治工作思维和工作体系。

5 结 语

习主席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要科学把握网络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开辟新空间、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在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卡尔·马克思[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9.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124.

[3]周立国.“网络思想”:军队网络政治的思想之源与实践之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1):135.

(编辑:张硕)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Work of Our Army in Network Era

LI Shouchao

(Unit 72241, Jinan 250029,China)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political work in our army and improve its information, legal and scientific level,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n the new era, the political work in our army should realize Four Changes: change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in value and demand guidance, change from “common majority” to “different individual” for achieving efficiency; change from “self-reliance” to “resource-sharing” for gaining information and change from “one-way input” to “equal interaction” in educating mode.

network era; political work of our army; ways of thinking

2016-01-13;

2016-02-09.

李守超(1988—),男,硕士,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7.018

E221

A

1674-2192(2016)07- 0077- 04

猜你喜欢
官兵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