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华
摘 要:复习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对旧知的整理加工。复习课中的练习也不是搞题海战术,更不是无的放矢,而应在看似凌乱的表象中形成知识链,以基本知识为起点,对比辨析,开放多变,放得开,收得拢,如同书写一篇散文,有散文的外在形式,更有散文的内在神韵。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65-03
适逢期末,读书偶拾宋代散文大家苏轼一段话:“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意指散文“形散神聚”。想来复习课的授受,跟散文的书写也同比而喻。
“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复习不应该是简单地再现,而更应该让学生对旧知进行再现整理。学生在回忆整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结构重新加工,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如果说复习课是一篇散文,行文“从薄变厚”,书写“由树林见森林”,构造点、线、面三维立体之“形”,那么,在复习课上唱主角的练习题,则是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神”。练习题设计精妙,能够事半功倍;单纯粗糙,会适得其反。如何把握好复习课内在的“神”,我做了如下尝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共有八个单元的新知识: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用字母表示数。这些单元中关于小数的知识自成一个系统,其他知识就显得孤单琐碎。知识有难易,学生有差异,复习有倦意,怎样找出一个点,引出一条线,构造一个面,还要让学生学得乐意?
我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入手,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为生长点设计例题,展开学习活动,试图唤醒学生原来的知识经验,激活他们已学知识的链接思维,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例题】:□÷6=7……△中,△可能是哪些数,为什么?□最小代表几?
这样一道简单的题目,似一个钓钩,抛到知识的海洋里,充其量也就只能钓起一条小小的知识点,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的题目如亚马逊雨林的蝴蝶,轻微的翅膀扇动就能引起一场头脑风暴。在解决例题的基础上,我给学生又设置了四问:
①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②这道题你会用其他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③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问题?
④ 看到这道题,你还能联想到其他的问题吗?
例题中的问题是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是学生后面深度参与的保证,是提高复习课心理期待度的重要环节,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此问题是简单地复习“除法意义”的题目,但是由于△的答案不唯一,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考虑到余数要比除数小,还要把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范围内的数字都考虑到。本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让学生学会一一列举,此题中学生如果能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一一列举,很容易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从而准确完整地解出第一问。顺利解决了这一问,犹如转动了自行车轮的中轴,力量开始向四周辐射。“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有步骤、有层次地把符号化思想从朦胧状态转化到与小学数学知识完美融合,这是我设计第二问的目的所在。问题出来后,学生自然会到记忆的海洋里去逡巡,相关的知识点翻了个遍。“用字母表示数”被学生拂去了上面薄薄的尘埃,散发出微微的光芒,辉映着数学中的符号思想。
生:老师,我们除了用图形来表示,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道题。原来的题目就可以转化成a÷6=7……b这种形式。
生:我觉得不仅可以用a和b表示,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比如c和d,x和y等等。
师:你的思路真是非常开阔,能想到这么多!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探索,知道了b的数值并不唯一,那么a呢?
生:b的答案不确定,所以a也不确定。
师:所以在这个式子中,a和b代表了不同的数。但7就是7,对吗?
学生面面相觑,老师这句话啥意思?
激起学生的疑惑后继续追问:有没有什么情况下数值是7,但实际结果却不是7?
学生更糊涂了,于是我在关键处点拨一下: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吗?
生:(兴奋地高高举起手)老师、老师,我想到了!每个油壶可以装6千克油,装45千克油需要多少个油壶?列式成:45÷6=7(个)……3(千克),这种情况下,虽然算的结果是7,但是事实上却需要8个油壶,因为7个油壶装不下所有的油。
生:老师,我也发现了!(其他学生被触动,进行了类比思维,争先恐后地开始发言)比如一辆卡车可以运货6吨,45吨货物需要这辆卡车运多少次?45÷6=7(次)……3(吨)。余下的3吨还需要运一次,所以虽然算下来结果是7次,实际运输却需要8次。
生:我有补充,除了装油、运输这两种情况,还有分配车、船等等好多都是这样的,老师你讲的“进一法”都属于这种情况!
生:还有“去尾法”。
生:不是,“去尾法”不要加1,结果是7的话仍然是7。
“问题的解决能敞亮儿童的‘数学之思”。学生的思路像一间狭小的屋子被打开了一扇窗,阳光哗地涌进。学生从数学世界中脱离出来,回归到现实世界当中去,“活生生”的问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把零碎的数学课本旧知中所蕴含的内涵,跟生活建立起网状的实质性的联系,用自我识别的方式,进行了知识内在特征的同化,使大脑里存储的知识更具条理化,概念更为清晰。
师:这道题,还能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老师,这道题我可以把它变一变,一道变三道(这是我上课惯用的招式,学生潜移默化中有了发散思维的习惯,学生自己走到黑板上来板书)。
45÷6=7……3
4.5÷0.6=7……3
450÷60=7……3
板书完了,学生说:这其实是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商是不变的,但余数会变,余数会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扩大而扩大,也会随着缩小而缩小。不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
说完,自己到讲台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而其他的学生则屏气凝神,瞪大眼睛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一切似乎都暂时不存在,我看见那些旧知识汇成涓涓细流,不断地流着,流向学生的心底,有“数学”的种子在那里生根发芽。那粒种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引导学生不断地将数学知识模块化、集成化,从而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删繁就简是一种能力,聚沙成塔则是一种提升。学生将数学知识加以拓展和应用,这不仅是学习能力的表现,更是数学应用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这几问,看似凌乱实则紧凑,纵横融合,承上启下,用一道核心题目,把知识点前后穿成线,左右连成面,上下融为一体,将看似零散的习题组成一个题组模块,使学生感觉知识之间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和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
复习课中的“神”——习题,是课堂的灵魂,是复习课无处不在的精神气息。以基本知识为起点,对比辨析,开放多变,放得开,收得拢,整个课堂“融会贯通”,又“精确分化”,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把知识点贯穿始终,气韵生动,摇曳多姿。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