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斌 张程
摘 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在自读中感知,在品读中感悟,在选读中延伸,将学生引入阅读的大门,并喜爱阅读,享受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自读;课中品读;课后选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56-04
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读”这一根本环节,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多思考,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阅读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课前读,在自读中感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读能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读不仅使学生获取文本信息,获得初步语感和情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前读,贵在“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前读是让学生自己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在预习课文时边读边做记号,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突出疑难点,又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所做的记号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符号,在文章空白处写下只字片语也好,留下自己能看懂的符号也行。比如,在重要的地方、生字新词下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下画“~~~~”,自己喜欢的地方画“△”,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下画“====”,关联词语可以画上“.”,有疑问的地方画“?”等等。问号尤其重要,在课前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疑问,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若能将这些疑问记下来,画上相应的符号,再到课堂上去寻求解答,则能调动学生课上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前读,贵在查找、收集、积累
课前读着重引导学生解决在预习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以利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将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课前,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布置收集相关资料的作业。如在教学《水》这一课前,要求学生回去后查阅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可以用列数据来说明,上课前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通过自己的查找,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非常紧缺。如一位学生收集的数据:“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通过查阅,让学生知道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这样就增强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的自信心,提高参与度,有助于课内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开展。
课前读,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摘抄本上。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课中读,在品读中感悟
课中读就是以多种形式充分朗读文本,包括精读、默读、浏览等。语文教学一定要在“读”上下大功夫,一些重点课文还要熟读甚至背诵。在熟读中揣摩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不是教师做过多的枯燥的分析讲解。
(一)课中读,多种方式总关“情”
课中读,要给学生留足充分地朗读的时间,根据不同需要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如默读、快速浏览、师生合作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等等。无论何种读法都要强调一个“情”字。在教学映子的《爱如茉莉》时,文中的妈妈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晚得了急病住进了医院,妈妈对“我”嘱咐了一段话:“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请学生读这段话时,读得较生硬,我便引导:“这哪像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声音?倒像是主人命令仆人的语气!请你想一想,再读一遍妈妈的话。”第二次这位学生朗读就“虚弱”多了,趁机继续引导:“妈妈自己已经躺在病床上,心里还惦记着给爸爸的承诺,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饺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我又范读了这段话,并指名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妈妈对爸爸的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异常浓郁,这时,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二)课中读,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品中语言的情感态度。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抓住第二节的“藏”字,提问藏着什么?让学生透过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感受藏字背后李白孟浩然二人那份浓浓的情谊,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又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节,通过圈画重点字词“您”、“夫子”、“兄长”、“老师”、“请”等词,再让学生反复品读,有助于学生读懂文字的内涵,体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与敬仰之情,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再如第四段是对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具体描绘。教学此段时仍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伫立”、“凝视”剖析词义,深刻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在讲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诗时更是抓住“孤帆”、“唯见”等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的意思,在读者中感悟诗人的心声。这样的教学,立足文本,彰显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三、课后读,在选读中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毕竟有限,只是浩如烟海的优秀作品中的冰山一角,学生仅仅阅读语文课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一)推荐优秀阅读书目,让学生深度阅读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喜爱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提倡读整本的书,使他们不畏惧阅读长篇著作。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就要求学生读整本书,我推荐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由于孩子们对主人公法布尔的喜爱,以及对各种小动物的好奇,我推荐阅读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班上掀起了一股“昆虫记”热。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前,我推荐学生先读一读《水浒传》,学生预知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为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平时,还推荐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学生阅读。
(二)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得益于课外
要引导学生对相关主题、某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及同一类型作品的课外阅读,以此来扩大学生阅读面。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之后,我便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藤野先生》;学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推荐学生课下去阅读更多的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丰碑》等;学了老舍的《趵突泉》后,我推荐学生再读读老舍的《猫》、《林海》、《草原》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拓展阅读途径,养成读报纸、杂志、名人传记、网上电子书籍等好习惯。在我班的黑板报里有一块“一句话新闻”专栏,每周轮流请学生更换新闻内容,不仅让学生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培养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大到长篇小说,小到读春联,动物园、博物馆里的简介、说明书、学校的文化墙等,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学生个体化阅读,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能将学生“修剪”成千人一面,不能要求学生的阅读体验千篇一律。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要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之后可将书中精彩的故事推荐给大家,在每两周一次的“经典诵读讨论会”中与大家交流分享,体验读书的乐趣。我班每次讨论会都轮流安排一名学生“主持人”上台朗读自己精选的一篇文章,集体讨论,再请其他同学续写、改编或写一篇读后感,最后“主持人”将自己写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也一起读出来,全班交流。这种交流阅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鼓励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展关于“开卷有益”的读书辩论赛,以及“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等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创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我读书 ,我快乐”。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课前阅读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课前自读能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中品读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之效,是对阅读方式的学习和感悟。课外阅读延伸则是对学生阅读素养的锻炼和提高,是阅读“水面之下的巨大冰山”。培养学生课前读的习惯,指导学生课中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课后读的兴趣,引领学生“三读”,才能将孩子们引入阅读的大门,从容阅读,喜爱阅读,享受阅读!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