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关键词】体育 游戏 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113-01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竞争性等特点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小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游戏内容大多直观、生动、具体,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借助体育游戏,寓教于“玩”,以“玩”助学,以“玩”促练,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游戏导入营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动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体育课堂的准备阶段,教师常常通过慢跑、定位操来开启新课学习,这些内容重复使用,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中适当地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热身阶段,教师可以根据一般性准备活动要求,用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替代传统的慢跑、准备操活动。比如,在短跑教学的热身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喊号追人”“长江黄河”“车轮滚滚”等追逐跑游戏,达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在投掷教学热身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纸飞机比赛”“看谁投得远”“看谁抛得高”“投活动篮”“炸碉堡”“攻垒”等游戏活动学生的肢体,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达到热身的效果。在长跑、弯道跑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借“圆圈接力”“猜拳推车”“猜拳背人”等游戏,锻炼学生上下肢力量,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游戏探知引导参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和压力,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游戏并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兼顾趣味性、健康性和教育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参与实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化知识理解和感悟,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诸如“跳山羊”“过独木桥”的趣味性游戏。又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的跳远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巧设“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等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学生的腿部力量,帮助学生掌握摆臂、起跳动作以及落地时的缓冲动作要领,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再如,在篮球教学中,笔者设计“乾坤大挪移”游戏,即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纵队,大家分腿站立,每纵队排头学生双手抱球从头顶向后传球给下一位同学,排在队尾的同学接球后从胯下向前滚球至第一位同学,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动作的灵敏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三、游戏结课意犹未尽,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一节课将要结束时,学生往往注意力分散、身心疲劳,教师要巧妙运用体育小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促进学生尽快恢复身体机能,以便进入下节课的学习。因此,在进行体育结课时,教师可以合理选用或精心创编一些以放松为主、富有趣味性、智能性、娱乐性以及竞赛性的体育小游戏,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妙趣横生,促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身心逐渐恢复到相对平和的状态,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譬如,“猜猜谁是领头人”“跟我学”等趣味游戏,“摆图案”“器材快速归位”“组字”等益智游戏,还有学生双手胸前拨球放松练习、分组用篮球叠罗汉等游戏,都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消除训练的紧张与疲劳感。
总之,在平时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紧扣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体育游戏寓教于乐,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