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探索

2016-01-05 06:29居海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居海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 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97-01

在小学数学的课程安排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以及空间感知中理解图形的变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时,教师可通过如下三种途径来实现。

一、通过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挖掘,将生活实践内容和课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有熟悉感,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与空间观念有关的内容时,也能够迁移学习,最终建立空间观念。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进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车辆前进,其前进过程就相当于平移的过程。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图形的旋转过程。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会对平移和旋转产生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再引入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再结合视频观察,学生就能够在对比中发现两种运动的特点,从而顺利地将空间知识转化为学习资源。再比如,教学“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角,然后结合生活经验来谈自己对桌子的角、椅子的角、五角星的角以及三角形的角的理解,从而构成“每个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的直观印象。然后,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讲解课本内容,就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强化。

二、通过观察比较来形成空间观念

数学科目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开展数学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远比让学生直接接受规律知识的效果要好。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这是促进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比较直接的方法。当然,在学生观察空间几何图形时,还需要教师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细致的观察中对不同的物体形状有直观的感受,进而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比如,教学苏教版“体积”这部分知识时,在引入体积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首先拿出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并且完全相同的杯子,然后在其中的一杯水中加入一个石块,这样该玻璃杯中的水位就会升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水位升高的原因。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水位的升高是因为在杯子中放入了石块,而石块占据了原来的水的位置。这时,教师再拿出一个比刚才还大的石块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让学生观察另一个杯子水位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另一个杯子的水位更高。在这样的观察中,学生初步理解了体积的含义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通过操作活动来发展空间观念

某一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指出,在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动手参与到空间观念的构成中,使学生在动手中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在操作、测量、实验、设计以及推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对具体空间知识点加深印象。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一画、折一折、移一移”学习模块中,如果教师创造让学生动手的条件,既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具体的空间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感官协调能力和探索能力。又如,在学习苏教版“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点时,在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再将测量结果进行相加,然后自己寻找和总结规律。待学生亲自操练完这一过程后,教师再引入三角和的内角和定理,学生就不会觉得很突兀;在学习“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定理时,教师可以采取同样的做法,让学生自己使用模型小棒围三角形,在围成三角形之后,再将任意两根的长度和第三根来进行比较。通过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定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建立和发展空间概念,从而使学生具备应有的数学基本素养。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