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阅读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89-01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又能让学生扩大视野。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误区,以下笔者将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只读不理解
很多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读单词,然后再跟着教师或配套录音读一篇课文,最后就是翻译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对词汇认读没有印象,同时对文章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如此枯燥乏味的教学,使得学生失去了阅读英语的兴趣,自然,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低下。
(二)阅读问题设计层次不明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果问题设置不合理,低估或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就达不到提问的效果。同理,阅读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用“YES”或“NO”来回答,就容易导致提问失去意义;如果问题设置大大超出了学生的水平,既会让学生对问题摸不着头脑,又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害怕阅读课,更别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三)学生的阅读思维受限
阅读本身是充满趣味的,它可以使我们了解阅读材料中的故事、教义等,但是,如果教师只一味地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与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更别说掌握阅读技法和提高阅读能力了。
二、解决对策
(一)创设阅读氛围
要想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来创设语境,从而引入所要学习的阅读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阅读中来。同时,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此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就拿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3“My friends”一课来说,课文内容围绕朋友展开,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是让学生能练习听说“Hes...Hes my friend.Shes...Shes my friend.”句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拍一些学生的照片,并且把每张照片的一部分先遮挡起来,然后慢慢去掉遮挡,让学生猜一猜是谁。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阅读课文的欲望也得到了激发。
(二)巧妙设计提问
提问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尚小,因此,必须要避免问题的难度过高或过低,最好是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巧妙提出问题。同时,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问题的原则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教材4B unit4“Buying fruit”一课时,教师可以由浅及深地设计问题:“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在学生完成回答后,再将问题延伸:“I usually have rice and fruit for lunch. Do you like fruit?What fruit do you like?”这样设计问题,不仅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同时突出了实践性,使学生愿意去思考,愿意去寻找答案。利用问题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阅读教学模式不能单一,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中,而是要通过拓展延伸来扩大知识面。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A Unit6“Colours”一课时,该课内容是关于穿着颜色的,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魔术服装“Show”,通过学生的扮演来教授“What colour is my shirt/skirt...?”“Its red/yellow...”句型。待学生充分掌握了该句型后进入拓展训练,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走上讲台,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名学生的穿着及服装颜色,然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介绍其中一名学生。因为这个拓展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之前学过的介绍人的知识,以及总结刚刚所学的新知识,然后再将描述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就起到了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适当设计问题,并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