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群
【关键词】思想品德 悬念 课前
课中 课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06-01
初中生好奇心强,已拥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适当设置悬念可以诱发学生的期盼心理,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在疑惑中产生认知需求,进入学习的积极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悬念时要依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求,如果太简单会让学生觉得无趣,如果太复杂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与教学内容不一致则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在此,笔者谈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设置悬念的技巧。
一、讲课之前:抛砖引玉,质疑激趣
设置悬念是一个比较好的新课导入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都源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充满兴趣,而兴趣的激发往往是由刚上课时那短短的几分钟决定的。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抛出悬念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为下一步的课文讲解做好准备。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用心设计有悬念的导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教学《法制:市场经济的维护者》(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3课)为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像,依据其内容设置悬念:视频和图像反映出怎样的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法律来解决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些抛出的悬念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对市场经济现象以及有关法律进行深入思考。而“三连问”的悬念设计,层层深入,迫使学生对正确答案更为重视,从而把自身的精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来,不但顺利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而且为后面的课文讲解埋下了伏笔。
二、讲课之中:巧设悬念,柳暗花明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拦路虎”。要把教学重点讲清晰,把教学难点说明白,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洞悉力,把教学重点归纳出来,把教学难点罗列出来,再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讲课时(特别是讲解重点和难点时)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倦感,减少学生学习“走神”的几率。以教学《法律初探》(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7课)为例,“法律的本质和法律的特征”是该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设置悬念,逐渐深入,缓慢过渡,最终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就材料“汉谟拉比法典”设置悬念:“这一法典是公平的法律嗎?”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法律的本质。接着,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判断:“事例中所包含的规则是否合理?是否违反了国家法律?”这样,能让学生在斟酌后掌握“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知识点。接下来,提出“奴隶是否愿意遵守汉谟拉比法典”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后,让学生通过分析反腐案例,归纳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的观点。一连串的问题集中在一起,让学生的关注也聚焦于一处,强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拓宽思路,能促进学生深刻领悟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讲课之后: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一节课结束,并不等于学习结束了。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追根究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结束前设置悬念,让学生因心存疑惑而继续探究,从而巩固学到的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正所谓是“课尽而意尚存”,犹如欣赏世界名曲,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以教学《走近父母》(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为例,教师可在下课前设置悬念:“我们现在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让学生把学习思路延伸至课堂之外,认真想想自己目前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有哪些,并且付诸行动,真正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做,进一步深化了教学主旨,让学生获得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总之,悬念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它能够把学生的精力聚于一处,把注意的“无目标”转换为“有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设置悬念时,不能够“为悬念而悬念”,而应讲究“三性”:一是悬念设置要有针对性,必须有强烈的设置动机,要突显教学当中的关键人物、事件以及重点、难点;二是悬念设置要有启发性,必须具备一定思考空间,问题不要太复杂也不能太容易,数量不能过多,以适度为宜;三是悬念设置要有新奇性,必须找准角度,尽量新颖,同时还能够于看似平常处设置悬念,平中出奇,准确命中目标。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悬念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