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未必能助长

2016-01-04 00:22安黎
美文 2015年24期
关键词:情状宋国农夫

安黎

一粒种子埋进浅土,如果气候温润,五六天之后,它定会破土而出,以芽苗的形态,呈现于阳光之下。

人们常挂在嘴角的一句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若仔细推敲,便会发现这等话语,过于囫囵吞枣,忽略了由种子转化为果实的那道中间环节。种瓜,不一定就能得瓜,也许得到的是荒芜的瓜蔓;种豆,也不一定就能得豆,也许收割的是空瘪的豆秆。

种子能否升华为果实,除了种子本身的优劣,秧苗的蓬勃与兴旺显得至关重要。土地是秧苗的母亲,秧苗又是果实的母亲。秧苗犹似母腹,孕育了果实,并给果实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营养。一般而言,秧苗和果实是成正比的:秧苗茁旺,果实硕大:秧苗枯蔫,果实瘦小。秧苗的情状,决定着果子的情状。这样的浅显道理,对于持久在田埂里劳作的农夫而言,几乎无人不知。农夫们深知管护秧苗的重要性,于是他们顶着烈日,迎着寒风,汗流浃背地躬身于行行秧苗间,为秧苗疏土培土,为秧苗除草浇水,像怜惜自己刚刚脱离襁褓的婴儿那般,呵护着秧苗。然而,如果有人给农夫支招,让他们将秧苗往高地拔一拔,如此,秧苗就会长得更快,我猜想,得到的回应,百分之百是拒绝和斥责。农夫们不顺从于他人的教唆,那是因为他们懂得这样一个常识:拔苗必致根死,根死秧苗必亡。种庄稼靠的是耐心,欲速则不达,再怎么着急都没用,得慢慢来。春播秋收,那是规律,违抗者必自食其果。

春秋时期宋国那个拔苗助长的农夫,早已成为了千古笑柄,谁还能步其后尘?宋国农夫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但效果与初衷显然南辕北辙:护苗成了害苗,爱苗成了祸苗。

由物及人,由秧苗延伸至文学青少年,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拔苗助长的剧情,在当下的世风里并未谢幕,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不同的是,仅仅更换了演出地点和演员:由田野移至人间,由秧苗替换成了孩子。

不可否认,在现在的青少年中,有不少天赋出众的孩子。其中的一些孩子,被发现,被开发,借助于媒体的狂轰滥炸而显山露水。家长的望子成龙,书商的利欲熏心,都在紧盯着孩子那颗小小的脑壳。于是在双方的合力助推下,步履踉跄的孩子,刚与奶瓶分离,就已置身于名利的角逐场中央。这样的景况,于孩子而言,是幸,还是不幸,尚有待于持续观察和实践验证。但需要提醒家长与孩子的是,不扎深根,难成大树;不浴火煅造,难成真金;不夯实地基,难砌高楼……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拔苗无益于苗壮,炒作无助于成长,泡沫迟早会破灭,脂粉早晚会褪色,虚浮的名声不过是五颜六色的广告牌,也许会博得一时的眼球,但难以获得恒久的青睐。

猜你喜欢
情状宋国农夫
从学生作文中审视语言描写的特点
幸福
躺在树下的农夫
鞭长莫及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鞭长莫及
朗读的技巧
颜氏家训千古传
《左传》“非完整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