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
【摘要】为了更好的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要求,我校对于茶艺教学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改革和探究,我校将创新教学内容与开办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全新的茶艺课程教学中,激发自身对茶艺学习的兴趣,全面促进自己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茶艺教学 创新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6-02
茶艺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进行的,以点茶、置茶以及烹茶、品茶为具体内容的古典文化,茶艺的精髓是烹茶者的语言、动作以及烹茶和饮茶的器具和装饰。茶艺是茶道精神的最佳体现,也是茶道精神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好茶艺课程不仅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的生活情趣,而且能为他们在日后的就业以及提高自身职业综合素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科学构建茶艺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是影响茶艺课程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茶艺课程相关理论教学体系的创新和研究,从而不断优化茶艺课程设置,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茶艺课的兴趣,不断提高茶艺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1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
中职教育需要为学生贯彻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中职教育的最新要求是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全面综合型人才。因此,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理论体系,必须要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进行授课,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体现中职教育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上的独特教学风格,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具备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性,而且要符合相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基于上述理论,我校将茶艺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设定在,通过全面教授中职学生茶艺与茶道的知识原理以及茶文化精神,培养出一批符合茶艺师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人才;或者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训练,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全面完整的学习茶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最终使他们获得一定的茶艺美学素养并且能够掌握一些茶艺服务技巧。茶艺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应以注重实际应用为核心,不断引入茶艺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让学生能够在新知识和新技术中学到茶艺课程中特有的艺术性和先进实用性。在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校应以茶艺职业技术岗位能力为重点,体现中职教育的最大优势,构建一条以应用为主线的茶艺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量身定做有关点茶、置茶、烹茶和饮茶的实践课程,帮助他们完善每一个细节的学习,用心领略茶道精神,学习多种烹茶技巧,除此之外,附加一些有关茶叶的种植、采摘、烘培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茶艺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
1.2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行业发展趋势
中职的茶艺课程应紧密结合现阶段茶叶加工发展的新工艺,以及最新茶艺师的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不断更新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细节中体现茶艺文化和茶叶行业全新的发展趋势,将已经被淘汰的茶艺知识从课程大纲里删除,源源不断的为茶艺课程教学输送新鲜的知识技术。比如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茶席活动是一项十分独特的茶艺文化活动,公众对茶艺师的要求也随着层出不穷的茶艺文化而提高,因此,一名中职学生如果想做好茶席设计作品,就必须要熟练掌握茶艺课程的各类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为此我校及时在教学大纲中详细补充了有关茶席设计等章节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茶席设计的组成部分、具体题材、设计思路、设计技巧和表现手法等知识与既能,为我校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茶艺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我国茶叶种类繁多,普洱茶作为云南当地特有的茶叶,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效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有关普洱茶的茶艺技巧在以往的茶艺教材和课程中却没有被提及,为开阔学生视野并且突出云南茶叶的特色,我校特别编写了有关普洱茶茶艺技巧的相关章节,在这些章节里详细介绍了普洱茶的种植、采摘、烘培以及烹茶过程等内容,帮助学生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且掌握了对云南普洱的烹茶技巧。滇红茶产自临沧,滇红茶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味道香浓的特点,在我国种类繁多的茶叶品种中脱颖而出,但滇红工夫茶的烹茶要领却很难掌握,因此,我校在有关红茶的茶艺教学中,重点以滇红茶的烹茶技术为例,详细为学生讲解滇红茶的种植历史,品质特点和烹茶技巧,以上两个实例足以说明我校的茶艺教学体现了区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传统的茶艺教学中仅将各类茶叶的烹茶知识和技艺教授给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只要会烹茶就能达到茶艺师的目的要求,却忽视了对中职学生进行严格的茶艺服务技巧和职业道德要求,致使学生学到的茶艺技能与真正的职业岗位能力不吻合。因此,我校将此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且经过了重新的整合,形成了一条以茶艺服务为核心,以接待礼仪和烹茶技巧为主线的综合性茶艺课程教学计划,将茶艺师职业道德素养作为关键点,并且补充了与茶艺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为我校中职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个既能够符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又能提升自我职业能力价值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茶艺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茶叶的品质、口感和内涵完全以茶艺为依托,只有反复实践不断训练,才能将茶艺的服务于技巧熟练掌握。因此,我校在茶艺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完善的以烹茶训练、综合实训、社团模拟活动以及在岗学习为一体的全新模式,增加了茶艺实训课的课时并且严格把控学生在烹茶时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将茶艺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调整到1:1.5,同时将实训课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比如将茶艺的单项实训课在我校的茶艺实训室里独立进行,而其他的综合实训课程则结合学校的茶艺接待服务或当地的个别茶艺活动进行,此外还通过专业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以及在岗实训等项目,达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效果。在茶艺课程的教学中,我校共开展了大约20个单项实践训练项目,内容包括基本礼仪、烹茶技巧、茶席涉及与茶艺综合服务等。我校的中职学生通过在茶艺室的专项训练,全面掌握茶艺师的基本仪态以及烹茶的最强技艺,系统的了解各种茶叶的烹茶技巧,并且学会茶艺表演等艺术性较强的内容。除此之外,我校还专门成立了茶艺表演团队,选拔优秀的学生加入,定期让他们参加学校承接的各类茶艺活动,帮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面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茶艺水平。最后,我校还与当地的茶楼茶馆合作,为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在岗位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在改革教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果
在茶艺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并包含有多种形式的情景演练。学生想要学好茶艺这门课程,必投入大量的精力理解感悟反思。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多个讨论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资源,将网络和多媒体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茶艺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并且十分活跃的课堂环境,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茶艺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与茶艺相关的影响资料,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感受茶艺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反复演示烹茶的技巧并且详细讲解和演示,要求学生不断练习,鼓励他们自主编排茶艺表演以及自主进行茶席设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情景演练,从根本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在茶艺课程的学习效果。
四、改变考核模式
在茶艺课程的考核环节,我校改变了以笔试为主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以实践考核为主,笔试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期末考核采用理论闭卷笔试与实操考核为主的方式进行,理论闭卷笔试主要包括茶艺基础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及茶艺发展历史等内容,以检验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牢固;实操考试主要包括点茶、置茶、烹茶、茶席设计和茶艺表演等内容,以审核学生是否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且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我校还采用了模拟茶艺师的考核模式,将学生分为2-4人的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由考官命题的茶席设计,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主题名称,选择茶叶品种和烹茶器具以及其他茶艺品,自主选择设计背景和音乐服装等组成部分,考试在茶席涉及需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编写,最终以茶艺表演进行演示。考官在整个茶席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茶叶的鉴赏水平、烹茶技巧是否掌握以及解说、操作、仪态等,在茶席设计的整个环节,考官可随时为学生制造障碍,以考察他们的应变能力。最终茶艺课程的总成绩是由40%的理论考核以及60%的实操考核共同形成,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只注重理论复习而 忽视实操复习的传统模式,而且促进了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际训练。
五、结语
综上所述,茶艺文化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茶艺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能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茶艺工作者,还能将这份优秀珍贵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因此,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必须加强茶艺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茶艺数课程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茶艺数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探索[J].亚太教育,2015(30)
[2]郑晓梅.“抛锚式教学”在中职《茶艺服务》教学中的运用[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