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5-12-31 01:14周伯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周伯文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如何在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达到最大化的学习效益,本文从教师的角度,介绍了一些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42-02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教学中我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学的学习达成率更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真研讨课标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去掌握学习的目标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学要做有用功,让学生学有实效,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45他钟时间里进行学习,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去了解,所以,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要明白学习的重难点和教材中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新课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解读,这样,再围绕目标去设计展开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做到了线索明晰,内容详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有效。

二、结合课标内容设定有效的导学提纲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活动實施的根据,而一节有效课的生成则是在目标指引下的教学设计的生成。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本设计好有效的导学提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去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学习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有实效性。

三、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设定

教学设计的有效,在于让学生以目标的导向生成,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

1.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问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无限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和回答问题。

例如在教学毫升和升时,我就分别出示以毫升为单位、以升为单位的试管的教学用具,我问学生:“你们看到试管上有什么?”“为什么这些刻度没有从试管底部开始标出?”“ML、L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些问题一提出,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于是进行讨论,大家在合作学习当中得到了结论。可见通过直观的演示教具和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很快就兴起了兴趣,并达成了认知。

又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课堂中可以这样问学生:

(1)百分数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你们知道吗?

(2)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想法?(或想知道些什么?)

(3)生活当中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百分数?

(4)分数已经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百分数呢?等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质疑去研讨,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2.让学生去学会尝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其主体能力,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

如学生在学习完“周长”这节内容后,充分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4条边的和,我就让学生去学校的操场亲自量一下,煞然后动手去计算,让学生们在教室内动手去实践,来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更加的喜爱数学学科的学习。

3.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和概括,能教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动手操作会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得生动形象,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牢记于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性和如何使平行四边形固定不变形。先让学生先实践自己去动手做一个四边形,然后进行拉伸去观察它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让同学们说出它的变化的特点。

再如在《图形的拼组》一课中,我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即: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长四边形等各种图形,在进行新课时进行分组,看各个小组哪个组摆拼的图形最多,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不一会儿每个小组都摆出了两、三个不同的组合图形。然后我让同学们来说出他们的结论,这样做让同学们不仅会动脑,也真正理解了各种图形的不同结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其他同学交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又能让好学生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方法,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但是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去设计好我们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率。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