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东
【摘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效打破了历史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边缘发展地位,有效提升了学生做人本领,以及综合性学科素养水平建设目标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简要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院校 历史教育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36-02
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是有效提升学习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底蕴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等职业院校受其根深蒂固的职业应用教学培养目标的限制,使得实际承载的针对全体在校生的通识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逐步被挤压到了明显边缘化的地位,为了切实改良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相关任课教师尝试性地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中职院校通识性历史学科的教学实务中,意在提升中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水平,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增强学生做人本领
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意义,就是要帮助所有的在校生,切实提升做人本领以及综合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积累水平,在中职院校的通识性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实务中引入传统文化知识,将会对学生个体人文知识底蕴积累水平的有效提升,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有效净化学生心灵世界的同时,潜在性地促使学生实现健全化人格的建构目标。
在华夏文明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路径中,中华文化血脉中形成并积淀传承了一系列的先进发展成果。通过中国历代先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切实投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行为,逐步形成了以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为核心代表的修身原则和美德体系,以及敬业奉献、公而忘私的职业精神,以及一系列切实表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名言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中华民众历来从事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生活品性,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兼济天下的雄阔气概。
在中等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历史学科教学实务工作过程中,切实引入以上所引的传统文化发展体系中的优秀成果,可以切实从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发展高度,不断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性做人本领。
二、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探索充分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本身具备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且能够切实包含多个社会领域的内容,因而能够为学生综合性地展现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众多领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所以能够为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创造全面接触社会生活众多领域的机会,助力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发展。
现有的历史发展阶段条件下,中职院校的现行的历史学科课本,在知识性内容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比较充分地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关系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记载和分析性知识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材文本叙述实践过程中,往往以较大数量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性理论,作为教材文本叙述内容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教学工作环境背景之下,如果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适当结合传统文化对教材中承载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解读,以及背景知识补充,可以实现对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对知识储备水平,和综合性学科思维视野的有效拓展,切实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获取到历史学科的背景性参考知识,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思维深刻性水准,最终切实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综合性学科思维素养的水平。要通过在中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性历史课程的教学实务,提升中职院校在校生群体的综合性学科素质建设水平,就必须切实关注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充分的基础性支持条件。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简要阐释了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实务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具体作用,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艺灵.浅谈中职历史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04:162+62.
[2]马荣村.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69-71.
[3]龚德胜.中职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5,01:12.
[4]古兰拜尔·艾孜莫夫.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