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两种不同含义的“课课练”

2015-12-30 03:09邵伟德魏斌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课练补偿性体育课堂

邵伟德 魏斌 李启迪

摘 要:“课课练”自八十年代成为体育课关注的词语之后,当下又一次出现了“课课练”的回归热潮,但前后二次的回归在时代背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当下出现的体育教学“课课练”现象,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含义的“课课练”:常规性“课课练”与补偿性“课课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两种不同含义“课课练”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课课练;体育课堂;练习密度;常规性;补偿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07-04

“课课练”并非体育课独创,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其主要目的在于复习每一章节的上课内容,并以“练习题”的形式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然而,把“课课练”的内容与形式引入体育课却是较早的事,“上世纪80年代,‘课课练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为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并得到一致的推崇,为学生的身体锻炼做出了贡献。”[1]在较早的研究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课课练”的内容,如“对‘课课练中发展身体素质的安排和效果的初步探讨”(周志俊,1981)[2];“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的‘课课练在初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黄李明,1981)[3]。

但是,我们查阅前期研究文献发现,有关“课课练”的主题文献共有153篇,而涉及体育课教学的“课课练”就有144篇,有关其他学科的“课课练”研究文献只有9篇,这说明,“课课练”研究文献主要反映的是体育课教学的“课课练”。另一方面,从各年份角度统计的144篇研究文献发现,其分布情况如下:2015(20篇),2014(28篇),2013(25篇),2012(26篇),2011(20篇),2010(3篇),2009(1篇),2008(2篇),2006(2篇),2002(1篇),1998(1篇),1997(1篇),1994(1篇),1990(1篇),1988(1篇),1987(1篇),1986(1篇),1985(1篇),1984(2篇),1983(1篇),1982(3篇),1981(2篇)。观察以上情况,我们不难发现,2010年之前有关“课课练”的研究文献较少,2011年之后达到一定的数量(20篇以上)并维持较高的水平。此现象说明“课课练”在2011年之后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关注,这可能与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关注学生体质等背景有关。与80年代出现的“课课练”不同,2010年之后出现的“课课练”被 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课练”进行探究。

一、什么是“课课练”?

“课课练”主要是指“由学校任课教师合作编写的针对学生现学书本的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题而进行练习的现象”。这说明“课课练”是学校教育各个学科中都存在的现象,并非体育课所独有,因此,课课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体育课中的课课练与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课课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由体育课教学本质特征所确定的:体育课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通过“身体练习”这些媒介进行的,身体练习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练习的内容,而有关运动知识的学习也是通过“身体练习”过程得以实现,并非在教室里的理论知识学习。因此,“课课练”贯穿于体育课的全部(除了体育课课堂常规之外,如点名、师生问好、队伍组织等)。

八十年代的体育课“课课练”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课课练的降温,使得体育课的“课课练”流于形式,变得枯燥乏味,基层教师与学生都一度排斥课课练。

然而,新世纪的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一味满足学生需求、非体育项目搬入课堂等,导致了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是练、而是玩的现象,这与当下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不相吻合的。2010年体质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质主要的问题仍有四个突出方面:一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二是,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三是,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四是,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因此,为了应对以上现象、兼顾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目标,很多学者提出了“课课练”的设想:在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后期安排一定时间的身体素质练习,以求一节课达成学生足够运动负荷,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

综上,笔者认为,体育课“课课练”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课课练”是指运动技术学练;二是,“课课练”是指课后期进行的补偿性练习。

二、如何理解两种不同含义的课课练?

(一)常规性“课课练”

众所周知,运动技能的掌握并没有什么窍门,而是不断的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因此,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身体练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足够的身体练习就不能掌握运动技能。换而言之,身体练习是运动技能掌握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运动技术教学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学而不会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中小学体育教材编排缺乏逻辑性与衔接性,导致某些运动技术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重复出现;单个教材的学时严重不足,导致了学而无获;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课堂“观赏性”,不断变换练习,导致核心练习次数的严重不足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某个教师或者某个学者所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各个层面专家与学者的共同努力。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做的,其一就是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的“必要时间”,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充足的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其二,需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并不是练习方式越多,课就越好看,只有不断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运动技能。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常规状态下的运动技术“课课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而这个条件能否具备,关键的监控要素就是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首先,什么是练习密度?它主要是指“练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总时间之比”。按理论角度分析,一节课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那么练习时间越长,练习密度就越高,练习效果就越好,但由于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承受性,学生的身体练习不能导致其机体出现过劳现象。因此,练习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其次,什么是练习强度?“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大小、投掷的距离、跳跃的高度和长度等。因此,维持体育课堂教学一定的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是实现运动技术教学的保障条件。

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八十年代的体育课很重视课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但由于走向了形式主义,因此,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的过分使用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当下需要纠正的,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放弃了“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这也是不正确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十余年之后的体育教学又一次重提“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这个问题,具有新的意义与价值。

另一方面,从练习密度的细节角度分析,“练习时间”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向与运动技术密切相关的身体练习时间,又可以指向一般性的与运动技术不相关的身体练习时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所安排的身体练习应尽量符合运动技术教学所需,使运动技术教学与学生身体练习高度吻合,这样才能确保身体练习效果。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身体练习,并不断增加练习次数,从而以较高的练习密度确保运动技术教学,并防止运用过多的其他种类的身体练习(如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游戏、队列队形练习等)滥竽充数,导致课堂练习密度较高但学生运动技术掌握情况较差的现象。

(二)补偿性“课课练”

与常规性“课课练”不同,补偿性“课课练”的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补偿课的运动负荷不足

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主要是指人做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是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学生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时,运动负荷要保持适度,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起不到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大,则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要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课的运动负荷。

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很多,有教材性质、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间歇时间等,就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言,不同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负荷,如体操类教学内容,其运动负荷相对较小,而耐久跑项目,运动负荷较大,这是由运动项目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在明确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后,我们在预计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性质加以调整,特别是对于一些运动负荷相对较小的教学内容,要安排一定时间的补偿性的“课课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

2.补偿运动技术相关的运动专项素质的不足

每一个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别较大,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在进行身体练习过程中势必会因为自身身体素质的局限性而产生体育学习困难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体育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一,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在低难度条件下完成动作,并循序渐进;二,采取有效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动作;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对于不同运动基础与身体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以上只是体育课堂教学采取的当下策略,因学生身体素质本身所形成的原因,我们无法当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而是采取逐渐地、递进的方式进行应对,如由于学生下肢力量不足造成学生跳远动作学习过程中起跳不充分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无法采用当下策略,因此,我们可在课的后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专项素质练习,以补偿运动技术相关的运动专项素质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安排此类活动中,既要防止学生某些肌肉与关节的疲劳现象,同时又要满足不同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

3.弥补身体素质的偏颇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具体要求,这是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当然,我们在落实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过程中,不能把体育课演变成身体素质锻炼课,体育课程还是应该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使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与练习过程中达成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

虽然同一个年龄层次学生在智力、身体发展、心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这是我们实施常规教学的基础,如果缺失这个基础,那么我们的班级授课制就会受到质疑。然而,同一年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差异性较为明显,这也给体育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身体素质课课练要有一定的依据,不可盲目而行、想象而施,这个依据就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这样我们就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采用“缺什么、练什么”的方式弥补学生身体素质的偏颇。

三、如何实施两种不同含义的课课练?

(一)常规性“课课练”实施策略与路径

众所周知,运动负荷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气候特点、内外部关系等因素,把各因素的关系构图如下: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旦确立,那么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外部因素,如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它与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与组数相关)、气候特点(它与学生所承受的生理承受极限相关)等。而影响运动负荷的内部因素尤为重要,其中练习量(练习次数与组数;练习间隔时间;持续练习的时间、距离、重量、速度等)对学生提出了机体所能承载的负荷量的要求,而练习强度则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一般情况下,练习量与练习强度呈反比例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运动负荷,如练习量提高,则练习强度相对要减小;如练习强度提高,则练习量相当要减小。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因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少年学生,因此,运动负荷要符合教学对象所能承受的范围。

针对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笔者认为,在落实体育教学“运动负荷适量性”原则方面,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一,确保充足的练习量,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练习次数与练习组数。由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需要不断的练习,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确保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与次数。但是,体育教学实践与理想总是差距很大:学生身体练习时间短暂而无效,前一个练习还没有掌握,就频繁更换不同的练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好课”的错误性导向。什么是“好课”,难道不断变更身体练习、使得身体练习丰富多彩的课才是“好课”吗?学生是初学者,对于大多数运动技术都是陌生的、前所未见的,因此,在体育教师前期动作示范、演示讲解的基础上,需要尽力争取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练习,并不断地、反复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得学生具备自身的本体运动感觉,从而学会与掌握运动技能,这是不变的法则,这种持续性的身体练习可能会使课变得“单调”,但却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那些看似“丰富多彩”的课,却是牺牲学生身体练习、低效的课,正是因为体育教师大量存在追求这种低效“好课”的现象,才使得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现状!当然,要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挤出充足的学生练习时间并非容易,这对体育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讲多练、减少队伍调动、加强组织纪律、认真钻研教法、减少无效练习等等。二,确保足够的练习强度。由于练习强度与练习量存在反比例关系,因此,通常情况下,体育课堂教学要达到一定的练习量,其练习的强度就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机体过度疲劳现象。但是,仅有一定的练习量,如果练习强度不够,对学生机体的刺激量也是不足的。因此,如何处理体育课堂教学中练习量与练习强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力求在确保足够的练习量的基础上,相应提高练习强度,以提升学生身体练习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补偿性“课课练”实施策略与路径

1.确立补偿性“课课练”的时间

对于补偿性“课课练”的时间问题,由于它的性质属于“补偿性”,并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其实施的策略主要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后期阶段安排“课课练”,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时间太短,起不到作用,时间过长,影响正常内容的体育课教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其练习强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2.关注补偿性“课课练”的内容

补偿性“课课练”内容有很多,既有单纯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又有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的各种素质练习,那么应如何处理好补偿性“课课练”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根据“课课练”补偿的目的而定:如果是补偿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不足,那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身体素质练习,这些练习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可以无关;如果是补偿学生专项运动素质,那么,我们安排的“课课练”内容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与学生专项运动需求合理的选择与安排。

另一方面,补偿性课课练内容的安排并不能心血来潮,而是需要长期规划,这样才能有计划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课课练”的内容,并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

3.注重补偿性“课课练”的方法

补偿性“课课练”不能重复常规性“课课练”方法,而是应该根据青少年学生特点,合理采用各种趣味性较强的方法,如游戏的方法、竞赛的方法、达标的方法、变化的方法(如:发展上肢力量可以采用:俯卧撑、立卧撑、斜身引体、推小车、抛接实心球、双杠屈臂撑、引体向上、哑铃操)等等,这样才能避免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提高课课练的效果。

4.设计补偿性“课课练”的组织

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不同,因此,我们实施的课课练要因人而异,考虑到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我们可采用“按全班集体练习”“按身体素质等级分组”“ 按薄弱环节分组”“按运动能力分组”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课课练需求。

5.预计补偿性“课课练”的运动负荷

通常情况下,中小学生的运动负荷参考指标:小学125±5次/分,初中130±10次/分,高中女生135±5次/分,高中男生140±10次/分。如果某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身所反映的运动负荷较小,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补偿性“课课练”,相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平均心率。

众所周知,第一,运动负荷是衡量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定量参考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练习的强度,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测量运动负荷过程中,我们选择的“中等学生”是什么含义?如何选择?其次,由于一个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代表全班级学生的运动负荷,那么,我们是选择“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学生进行测量?第三,体强学生与体弱学生的运动负荷差异性较大,如何体现这些学生与“中等学生”之间运动负荷的个体差异性?第四,体育常态课需要测量运动负荷吗?如果需要,应如何测量?以上这些都是在运动负荷测量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从理性角度而言,测量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负荷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要的,但要把这件事落到实处,我们尚需认真对待现实提供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基本策略是:通常情况下的体育常态课,基于每一个体育教师每周18节左右体育课的工作量,我们没有必要每一课都测量运动负荷,而是改用主观判断法对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即时监控,其具体指标与观察内容如表1。

当然,在一些有限的观摩课、公开课、评优课等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学生运动负荷曲线分析课堂教学合理性,但这仅仅是参考的依据之一,不能以偏概全。同时我们在选择测量的学生时,要多注意几个观测点,如可同时选择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量,这样就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总之,运动负荷能否及如何成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身体练习有效性的指标还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24-27.

[2]周志俊,俞诚士.对“课课练”中发展身体素质的安排和效果的初步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资料,1981(3):9-11.

[3]黄李明,董诗政.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的“课课练”在初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1(3):36-38.

猜你喜欢
课课练补偿性体育课堂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中对“音”的重视——补偿性阅读探索
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补偿性体能”的探索——以水平五“跨栏跑”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