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李玉倩班主任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名优班主任,带动薄弱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室的规划是想每个成员经过两年的历练,整体素质再上一个新台阶,区域性辐射作用更大。基于以上的思路,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本着从实践中来,上升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再整理升华的原则,走教科研一体之路,力图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育人特色和风格。工作形式主要有:专家讲座、座谈、同伴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听课议课、影子式培训等。
工作室成立伊始就梳理了目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0余条。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和分类,我们一致认为问题大多集中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最后形成共识,把近期工作室研究的主题确定为:探讨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
前期工作室成员各自进行了理论学习,初步明晰好习惯养成大体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接着,工作室成员各自梳理了自己在好习惯养成方面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也可以说是经验,在交流中碰撞火花,完善自己的做法,最后形成有效的策略。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未来文盲已经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我们工作室将培养学习习惯作为研究课题,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
1.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预习时,学生的个人基础不同,要求也不能相同。我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指导预习,根据学习能力不同,预习有基础内容、提高内容、创新内容,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这样的预习让每个同学都获得发展。
2.循序渐进,教会方法。
预习不是简单提前看看书,教师要教预习方法而且需要循序渐进地渗透。 新接班,我都把预习的步骤印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尝试预习。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渐渐掌握了预习的要点,就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变通。我归纳出语文三读三标注的方法,不同学年的预习要求,各有侧重,让学生懂得读书是有层次有目的的。
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内容。如某一课文的仿写,拓展的学习资料,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子等。经过一年多的坚持,这种预习习惯也迁移到其他学科乃至生活中,连春游前,学生都会提前做出游戏的调查和游戏安排。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有计划地做事。
培养倾听习惯,从低、中、高三学段,大致分学听、会听、思听。
低年级教学生学听。主要是从听的状态上进行规范、培养。首先姿势学着做:小手自然放在桌面上,眼睛看着老师认真倾听。其次,语言要学着说:学着重复老师说的话,以此来检验是否听清楚老师说的内容。比如:“要求参加跳绳和参加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时要先重复问题:“要求参加跳绳和参加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在学听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4个及时,即:及时表扬好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改进。
中年级要教学生会听。主要是从反馈听的内容上进行培养。首先,要教学生能复述听到的内容。复述不是简单的重复,是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的内容,这里检验的是学生有没有听明白。其次,能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在复述的基础上,还能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到了高年级,就要教会思听。主要是从听的深度进行引导。先从评价他人说的内容是否完整、主题是否突出等教学生评价要有理有据。同时还要教他们思考:对于他人的解释,自己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每个问题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我还能从其他角度说吗?慢慢养成思考着倾听、辨析着倾听。
学会了良好的倾听,学生在学习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对于倾听培养的研究,我们工作室成员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会将好的做法与所有老师分享,以发挥我们工作室的作用。
多样强化。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强化。一、二年级运用口诀法帮助学生巩固写字姿势,如“写字身直头要正,握笔抵压需衬托,先观后思再动笔,认真写好中国字”;到了三、四年级,评选“书写监督员”,相互督促;五年级则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规范书写。
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班级的文化墙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汉字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汉字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欲望。我在班内设计了“书法展板”,给学生充分展示作品的机会。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书写的能动性,树立了写好字的信心。同时班中还设计了“书写明星榜”,经常进行“看谁写得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书写擂台赛。
家校共育。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要加强家长对书写的认识,家校携手,齐抓共管,父母在家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和培养。平时我把问题发送到微信群中,与家长沟通,设立“书写姿势论坛”“书写习惯妙招交流”等专栏,请家长参与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有位家长提出纠正孩子书写姿势不能过于着急,对于保持姿势好的时候,应对孩子多加表扬和鼓励。针对家长的建议,我开展了“同桌监督”“姿势端正小榜样”等评比活动,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个个都成为书法家,我们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做到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会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一直是我们工作室努力培养的学习习惯之一。我采用了亲子阅读的方式,教给家长阅读方法,定期向家长推荐好书,指导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 ,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创造机会让亲子阅读走进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我每学期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好书推荐。一节课阅读一个绘本,一堂课推荐一本好书,开展读书交流、读书知识问答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与书本的对话中丰富自我,提升思想。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每学期推荐全班共读的书目7本,到现在共读书已经达到70余本。每学期班级小书架里都有300余本图书供学生自主阅读。
如何发挥工作室辐射作用,让更多的班级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呢?经过与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我先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漂书的系列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交换图书,让好书在学年漂动起来,在学校漂动起来,达到分享最大化、最优化。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工作室其他老师也在各校尝试漂书活动。通过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分享不同的阅读体验,我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感受能力提升了,特别是能稳稳地坐住板凳了。要知道我这些学生可是属猴的,刚入学时可把我累得够呛,可是随着各种习惯的培养和读书的深入,学生稳当了许多,我已经看到好习惯的培养的成果了。这是让班主任最欣慰的。
除了学习习惯外,我们工作室这一年还针对行为习惯进行了研究。比如:礼貌用语的使用、班级干部的培养、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等。经过工作室一年多的交流、研讨,我们认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很多途径和方法,下面我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例与大家交流。
提到文明礼仪,学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礼仪”,什么样的“礼仪”才算是“文明的礼仪”。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先要明白怎么做,然后才会有正确的做法。对于低年级,内容不能过深,儿歌是最适合的。我给孩子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文明礼仪的儿歌,涉及到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课前准备歌》《好习惯三字歌》《升国旗三字歌》《文明礼仪歌谣》等。如《升国旗三字歌》:奏国歌 ,升国旗,大家都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行队礼。小朋友, 要严肃, 小眼睛, 看国旗。身站直 ,不乱晃 ,唱国歌, 要响亮。《纪律、卫生歌谣》:课间活动要做好,不打不闹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不挤不跑跳;见到客人要礼让,微笑挥手问声好;爱护环境讲卫生,纸屑杂物不乱扔,做操站队快静齐,动作到位健身体。这样朗朗上口的歌谣,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最重要的是给学生普及了文明礼仪知识,让他们知道了具体怎样做才是文明礼仪。
当让学生知道了这项行为习惯具体该怎样做之后,就要致力于这项习惯的养成了。这时就需要良好的习惯养成的氛围和持久的评价方式。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常总结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表现,而这也直接关系到班级干部的评选,关系到综合评价单上的等级等。在对学生的各项评价中,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学生还能得到一枚奖章。这都是学生非常在意的。当然,如果全班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得好,也会有集体展示的机会,如担任国旗班,担任学校教师节礼仪队等,这又是学生非常期待的。
就这样,先让学生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再通过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持之以恒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按照这个标准坚持去做,久而久之,好的行为就会成为好的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如此,其他习惯也是如此。
讲礼貌是最起码的一种行为习惯,说到讲礼貌,究其根本就是用好“十字礼貌用语”,即“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用好这些礼貌用语,表面上看是很容易做到的,其实却并不容易。
就拿最普通的问好和再见来说吧,能够坚持做到在校内、外主动问候,其实并不容易。因而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文明用语就显得犹为重要。
一入学,我就注意对学生加强礼貌教育。我明确告诉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及方式。早问好,晚再见,客人进屋要问好,进入他人房间要先敲门再问好。但是,在卫生间等地不必问好。我告诉学生,问好的方式不仅仅有语言,还有点头微笑、摆手等动作。
根据学情特点,我发现礼仪示范的方式是一年级学生最容易效仿的,而每天早晚,是向学生以身示范讲礼貌的最好时机。在学校的礼仪岗上,每天都会看到校领导和礼仪岗上的学生在向全校师生问候;在教室里,学生会看到我总是最先向学生微笑问候,让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在这样的示范教育下,学生能坚持主动向老师和同学问好、说再见了。
我注意到,虽说学生在使用礼貌用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见到不熟悉的老师时,不会主动问好;当全班同学在行进中遇到师长时,有时会一个个去问好。对此,我特别强调并告诉学生,见到每位师长都要有礼貌,要主动用语言问候,或用微笑、用摆手来问候。集体行进时,要齐声问候。我随时关注学生在礼貌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用好礼貌用语。
当学生有礼貌地与人交往时,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大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有意渗透礼仪教育。学生的礼貌行为也在影响着他身边的人。我经常告诉学生,在家里,在亲人面前更要做讲礼貌的人。这样,“十字礼貌用语”渐渐地根植于学生的心间,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近一年的时间下来,学生都能通过语言、微笑、摆手等形式做到四“问好”,三“再见”了。正是平日里对学生有教育、有指导、有跟进的评价,学生才会在礼貌习惯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我来介绍我是如何通过培养小干部、团队评比进行班级自主管理,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低年级学生需要经过专门的养成教育,才会有集体意识。开学初班级的早自习情况很不理想,每个学生各行其是,即使安排内容,也不能很好地控制班级纪律。我每天提前到学校做好值日,尽量把自习时间扩大化,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早自习就是没有老师的时候,要自己来学习,要做到不乱说话,不能下地乱走。我有意识地培养班级小干部,选择两个学生来管理早自习,明确分工,一个学习班长负责学习内容,一个纪律班长负责纪律监督。每一个团队的小队长负责监督管理自己的队员,班长与队长配合进行学习和纪律的管理监督。总结也很重要,要做到及时、到位。在班级的团队管理中我坚持做到日日结,周周结,月月结,学期末还要进行团队的和个人的总结表彰。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为了小团队都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他们互相配合,齐心努力管理好班级。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午餐、扫除、放学出校……都是学生在小干部的监督下自主完成的。
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有耐心,持之以恒,及时总结,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就这样坚持着,学生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渐渐地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
我们工作室还发现各学校每学期都有诵读经典的活动,尤其是《弟子规》,更是基本达到了人人会背的程度,但是这种诵读仅限于记忆和理解,没有转化成一种教育行为。于是我们在诵读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挖掘《弟子规》的内涵,使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做到身体力行、亲身实践。
比如我们班总有几个学生做错事后不承认,即使被其他学生指认了,但还是会矢口否认,这种个别现象有时对班风影响很大。针对这个问题,我就结合《弟子规》中“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以及“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两句话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错与恶的区别,以及面对错误的态度。在思想上进行教育之后,这句话也就变成了我教育学生的口头禅,当他们主动认识到错误后我更是用这句话表示肯定。时间久了,这个想法就会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间相互的提醒,在家里也可以用来说服父母。当学生再发生矛盾时,更是可以彼此谅解,你鞠一个躬,我还一个礼,将矛盾一一化解。即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时也能用感恩的心态表示感谢。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在《弟子规》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教育的良方,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一定会“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刚入学时,站队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还像幼儿园那样,出了教室就跑,课间老师总是不停地在给他们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日训练、周比赛、月交流”的教育活动。日训练我是结合学校每周的检查重点制订的班级每日训练点,周比赛是根据本周训练的内容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小比赛,月交流主要是每月底与不同学生小组的家长见面的一个交流。因为养成教育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培养是达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还须要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年里,通过“日训练、周比赛、月交流”的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9月,学生刚入学,就要从训练他们行走、整理物品入手;10月,要从如何能20秒排队成行着手训练;11月份,结合前两个月的训练内容进行比赛,从中发现问题带到12月中加强训练。
曾经有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一个好习惯更是要靠85天的循环往复才能形成。在巩固现有习惯的同时,我将下一阶段的培养目标放在学生在无人监管下自我约束力提高的培养上。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想起一年前学校为每个班级组装壁柜时,各种事情可着实让人费心。壁柜怎么用?一人一个小柜?不行,班级人数多,下课后都到后面取用品,太不安全了。而且,在一个空间有限的小柜里摆下自己多种物品,取起来也不方便。我左思右想:最后决定用“先分组,再分类、分工”管理的办法。经过一年的指导,坚持训练,现在已经看到了效果!
精心设计,合理分组,实用有效。我先将全班48位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每组4个小柜。在柜门上用易可贴标上小组的序号, 方便查找。每组的小柜由组长负责分管、检查和评比。
精致使用,分类布局,整洁实用。有了分组还不行,柜子里面不能随意摆放,要合理有序,才会让小柜发挥实效。于是我和学生商定,先将小柜分区域管理。左边的是工具柜,里面存放各种扫除用具。细心的学生在里面贴了粘钩,将工具悬挂,整齐地摆放。右面的这一组储物柜,我们将每组的4个小柜分类,先准备两个三格的书立,分别摆放各科教材和作业本。另外两个格子,一个用小盒子装上机课的鞋套,一个存放学生的跆拳道道鞋。这样一来,小柜内的所有物品整齐有序的摆放,用起来就特别方便。小柜的功效得以最大化,分类布局,整洁又实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生活中要学会关注细节,学会做事情要用心、细心、精心!
精当管理,分工合作,高质高效。要想让小柜的管理高质高效,就要有合理的分工。每个小组有6人,组长分管工作的原则是: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事做,一人管理一样物品。每到上课前,下课后,都要按时收、发、查各类用具。我会定期做小结,定期全班性检查评比小柜物品摆放、整理和使用情况。组织学生评出最佳使用小队、最佳管理小能手。看似简单的小事,要想让学生在不用提醒的情况下主动完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每天的使用,定期的小结,不断的改进中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关注细节,精致管理,培养习惯。壁柜的有效使用,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解放,更有学生书包的减负、能力的培养。因为工作中我对细节的关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会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
学生自己想出好多好办法。为了美观,调整花盆的位置和间距;为了让开着的窗不因为风的原因突然关闭震碎了玻璃,用小木块来掩住它;为了让桌椅摆放整齐,采用定点、定线的方式……聪明的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让一个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变成了一道道风景。这让我更坚信:工作中,关注细节,精致管理,一定可以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常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对于我们工作室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要将讨论、交流、研究、分享培养成习惯。有了这些班主任应具备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更好地发挥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作用。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