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

2015-12-30 08:45于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

于华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指数;靶器官损害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于华(196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心电学研究。

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水平一直是对高血压进行相关疾病危险程度的评估、治疗以及诊断的依据〔1〕,然而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血压的变化,所以在进行评价及预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靶器官损害与动态血压指数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治疗及心内科、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EH患者400例,其中男228例,女172例,年龄60~85岁,诊断均按照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诊断标准,将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瓣膜病、先天心脏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在实验室及临床上进行检查并予以排除。90例单纯性EH无靶器官损害为对照组(A组),310例EH伴靶器官损害,其中伴有心肌梗死、冠心病、左室肥大及心功能不全患者96例为心损害组(B组),70例出血性脑卒中或者缺血性脑并发症患者为脑损害组(C组);76例肾衰竭、血肌酐浓度及蛋白尿增高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为肾损害组(D组);68例靶器官损害合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患者为多器官损害组(E组)。各组年龄、性别比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均在1 w内将超声心动图、肾功能、生化指标、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完成,还要依具体情况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或者CT〔3〕。检测动态血压〔4〕,保证患者在检测的期间不喝酒、不吸烟,但不对其行动进行限制,采用安静平卧,坐位或者静直立,患者手臂采用自然放松的方式进行测量,在上午八点到九点之间将动态血压监测仪佩戴上进行24 h血压监测,并将当天的起居情况和日常生活记录下来〔5〕。血压负荷指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率。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100%。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即为血压变异性。动态血压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表示血压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异性。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各组血压下降率及夜间血压负荷值比较相对于A组,其他各组血压负荷值在夜间、白天、24 h明显升高(P<0.05),出现了明显降低的夜间血压下降率(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及血压负荷值在B、C、D组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差别,然而没有显著性;相对于B、C、D组,E组的血压负荷值在夜间、白昼及24 h明显升高(P<0.05),而且具有明显降低的夜间血压下降率(P<0.05),见表1。

2.2各组血压变异性分析比较相对于A组,B、C、D、E组具有明显升高的24 h血压变异性(P<0.05),相对于B、C、D组,E组升高明显(P<0.05),见表2。

组别n 24h血压负荷 白昼血压负荷 夜间血压负荷 夜间血压下降率 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A组9063±122)52±112)67±132)56±122)57±132)51±132)10.9±0.62)10.8±0.72)B组9674±121)2)72±131)2)76±131)2)74±121)2)74±131)2)74±121)2)5.5±0.61)2)7.9±0.71)2)C组7078±131)2)75±121)2)79±121)2)76±111)2)74±121)2)76±121)2)5.5±0.61)2)7.7±0.61)2)D组7680±121)2)79±121)2)82±131)2)79±121)2)80±121)2)81±121)2)4.4±0.61)2)7.0±0.51)2)E组6886±121)87±121)86±121)85±151)87±121)87±151)1.9±0.61)2.9±0.61)

与A组比较:1)P<0.05;与E组比较:2)P<0.05;下表同

血压变异性A组(n=90)B组(n=96)C组(n=70)D组(n=76)E组(n=68)24h收缩压10.3±2.32)15.1±12.11)2)15.1±3.71)2)15.6±3.21)2)17.5±3.91)24h舒张压7.5±1.72)11.7±1.91)2)12.3±2.21)2)12.5±12.01)2)15.6±12.01)

3讨论

24 h血压负荷值应该要小于20%,但是,高血压患者却具有明显升高的动态血压负荷值〔6〕。一般情况下,双峰一谷的杓形曲线会呈现在正常血压的昼夜变化当中,在白天会升高,在夜晚会下降。血压昼夜波动情况在大部分中度及轻度高血压患者身上具有和正常人相类似的情况〔7,8〕。但是夜间血压负荷值在其他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中升高比较明显,与白昼的血压负荷值相接近,甚至有超过的趋势,不过在夜间会出现血压下降率降低的趋势,昼夜节律出现消失或者减弱的现象〔9〕。靶器官损害与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随着不断升高的夜间血压,生理节奏波动性出现了消失的迹象,长时间处于高水平血压负荷的血管系统,导致微循环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出现在了各种血压调节机制、间质增生、组织缺血〔10〕。比如中枢神经系统、动脉压力反射敏感器及自主神经等都会出现功能上的改变,从而不能够平衡地调节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出现进一步升高的血压及消失和减弱的血压昼夜规律〔11〕。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血压变异性,血压调节机制的异常可以因为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不能够在一个大致正常的范围之内对血压进行控制。

4参考文献

1Levy D,Garrison RJ,Savage DD,etal.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echocardiographically determined left ventricular mass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N Engl J Med,2010;322:1651-6.

2李景霞,刘军,陈卫文,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师的临床意义探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9(2):76-8.

3张大鹏,路方红,吴虹,等.脉压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价值的分析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2(4):368-9.

4陆海灵,龙运玲,彭湘南,等.心力衰竭与脑钠素、C反应蛋白和一氧化氮浓度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18(5):419-21.

5冯文化.血浆脑钠素水平对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2):131-3.

6杜同信,王自正,王书奎,等.AMI患者血浆BNPET,CRP,ANP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1):6-7.

7土田桂藏,任常陵.测定血浆浓度用于心脏疾患的筛查、病态评估及预后预测〔J〕.日本医学介绍,2010;24(4):181-3.

8丁文惠,王晓阳,张宝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尿肽动态演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9(4):322-4.

9O'rourke RA.Report of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ask force on rec-ommend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from M-modeechocardiograms〔J〕.Circulation,1984;69:854-6.

10杨鹏麟,徐定修,张素勤,等.脉压指数评价血管硬化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30(6):334-7.

11张伯升,成翠娥,吴刚,等.心脏每搏输出量/脉压对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硬化的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08;10(19):1599-601.

〔2014-05-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猜你喜欢
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de 1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
高血压界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