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军,刘阿海,靳桂红
(焦煤中央医院肿瘤科,河南 焦作 454150)
Cys-C、5’-NT和AFP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王道军,刘阿海,靳桂红
(焦煤中央医院肿瘤科,河南 焦作 454150)
[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5’-核苷酸酶(5’-NT)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67例、肝硬化患者1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79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对这些研究对象血清中AFP、Cys-C和5’-NT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指标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AFP、Cys-C和5’-NT水平均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均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则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FP、Cys-C和5’-NT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0.967,敏感性为100.0%,均高于单独检测和其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特异性有所降低。结论血清AFP、Cys-C和5’-NT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指标的不足,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提高早期诊断肝癌的准确性。
[关键词]肝癌;胱抑素C;5’-核苷酸酶;甲胎蛋白;联合检测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起病往往比较隐匿,且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往往不良[1],有研究[2]指出,早期发现肝癌患者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筛查肝癌一般采用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但AFP在诊断肝癌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发现[3]。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一种碱性非糖化蛋白,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5’-NT)是主要存在于肝脏中的特异性磷酸酶,有研究[4]指出,5’-NT在肝细胞损伤患者体内水平增加,且与肝癌增殖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将AFP、Cys-C、5’-NT联合检测应用于肝癌患者,探讨三者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癌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证实,均未进行过放、化疗治疗,排除其他系统肿瘤,其中男109例,女58例,年龄17~79(56.8±9.1)岁;肝硬化患者153例,其中男99例,女54例,年龄16~81(57.3±9.5)岁,均为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肝炎患者17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者,其中男113例,女66例,年龄13~84岁(58.1±9.9)岁,包括乙肝115例、丙肝51例、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13例;同期,在体检中心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入选研究对象所有体检结果均正常,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3~82(57.6±9.6)岁。各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6 mL,于室温条件下,自然凝集25 min,利用离心机在4 000 r·min-1、离心半径14 cm下,离心15 min,取血清放置于-20 ℃冰箱以备检测。利用罗氏MODUL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血清中AFP水平进行检测,利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血清Cys-C和5’-NT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均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均按照仪器及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对各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各组研究对象血清AFP、Cys-C和5’-NT水平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AFP、Cys-C和5’-N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癌患者血清AFP、Cys-C和5’-NT水平均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均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则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血清AFP、Cys-C和5’-NT水平
注:与健康体检者比较,1)P<0.05;与病毒性肝炎患者比较,2)P<0.05;与肝硬化患者比较,3)P<0.05
2.2血清AFP、Cys-C和5’-NT单独和联合检测时在肝癌诊断中的效能AFP、Cys-C和5’-NT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0.967,敏感性为100.0%,均高于单独检测和其他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特异性有所降低。见表2、图1。
表2 血清AFP、Cys-C和5’-NT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由于肝癌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且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5]。目前,临床上在诊断肝癌时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然而,影像学在患者病变早期不易检出病变,而病理学又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普查筛选[6],因此,积极寻找早期筛检及诊断肝癌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鉴于肝癌异质性较高,有研究[7]指出,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指标进行检测对诊断肝癌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同时将AFP、Cys-C、5’-NT用于肝癌患者检测,探讨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图1 血清AFP、Cys-C
AFP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肝癌诊断辅助肿瘤标志物,但其筛检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时敏感性不高,有些早期患者甚至呈现阴性,分析原因可能是肝癌细胞分化接近正常或出现大量变性坏死,结蹄组织成分较多,致使AFP分泌较少[8],同时,肿瘤大小、生长状况、生物学特性等亦可影响AFP的合成[9]。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则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从正常健康体检者到病毒性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对象血清中AFP水平随之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中AFP单独检测时敏感性为66.0%,特异性为93.4%,AFP的ROC曲线下面积0.733,说明不适合用于早期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低,易导致漏诊或误诊。Cys-C主要表达于肾脏、肝脏、胰腺、胃等器官,其在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已被证实[10],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中Cys-C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则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血清Cys-C水平随病毒性肝炎病程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进展而升高,可以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其敏感性为73.5%,高于AFP的敏感性,说明其早期发现患者的能力优于AFP。5’-NT在于肝脏中水平丰富,当肝细胞受损时,其线粒体发生改变甚至消失,导致肝细胞结构损伤,致使5’-NT水平升高[11]。亦有研究[12]指出,肝癌细胞阻塞肝脏引起胆汁淤积肝内时,会造成5’-NT水平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5’-NT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则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5’-NT可作为肝癌诊断指标,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敏感性83.6%,曲线下面积0.843,均显著高于AFP和Cys-C,说明其诊断效能优于AFP和Cys-C,提高了诊断准确性。本研究将AFP、Cys-C和5’-NT三者联合,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9.3%,ROC曲线下面积0.967,说明三者联合检测极大的增加了筛检的敏感性,最大限度检出了患者,但特异性减低。
综上所述,对肝癌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清中AFP、Cys-C和5’-NT三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指标的不足,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提高了早期诊断肝癌的准确性,且三者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医院开展,因此,建议将三者同时检测用于肝癌的诊断,以早期发现患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余微波,荣维淇,王黎明,等.不同性别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4):303-308.
[2]马庆庆,黄建廷,童华波,等.血清标志GlyPican-3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初步评价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2):127-130.
[3]贾红莲,黄彩云,宋君利,等.血清AFP-L3、GP73检测联合CT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101-103.
[4]Abouzied MM,Eltahir HM,Fawzy MA,et al.Estimation of leucine aminopeptidase and 5-nucleotidase increases alpha-fetoprotein sensitivity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ses[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5,16(3):959-963.
[5]左铎,罗艺,郭华,等.联合检测血清miR-125b和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0):662-666.
[6]孟凡龙,王伟,荚卫东.循环miRNA与肝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2):146-148.
[7]彭承宏.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2):89-91.
[8]高海锋,李晓雁,王静,等.血清胱抑素C、5’-核苷酸酶及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11):753-756.
[9]罗燕香,龚雪屹,季明芳,等.高尔基体蛋白73与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7):3089-3093.
[10]陶志虎,肖琦,吕冬宁,等.胱抑素C联合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30(7):506-511.
[11]杜红梅,陈兆云,古丽娜尔·沙丁.血清5’-NT、TBA及GGT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J].安徽医药,2014,18(6):1082-1083,1084.
[12]许永志,陈彬,林月云,等.肝脏疾病诊断中腺苷脱氨酶、前清蛋白、α-L-岩藻糖苷酶、胆碱脂酶和5’-NT价值的临床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32-2834.
作者简介:王道军(1976-),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工作。E-mail:1541421042@qq.com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5.05.024
[中图分类号]R735.7;R7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5)05-0438-03
(收稿日期: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