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沛然 博士生 唐君军 博士(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2111062、南通十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1、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 22001)
自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其内涵已经逐渐由原来单纯的生产领域的创新(Schumpeter,1934),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了战略、生产、管理、市场等多方面协同的整体系统(Nelson &Winter,1982)。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世界各国更是把加快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摆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上(Carvalho,et al,2013)。同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都旗帜鲜明地指出:要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国内外形势,在新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筑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引导企业的创新发展。
目前来看,国内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欣喜的是,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目前我国共有789.2万个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担忧的是,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国内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一个深重的打击。为什么民营企业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摆在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实践界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虽然企业发展的起起落落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许多学者的研究都将问题的关键指向了企业的创新上(Lee,et al.,2012;徐坚成,2012;于明洁、郭鹏、贾颖颖,2012;宋春艳,2013)。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缺少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缺乏创新环境的支持,使得许多企业最终成为昙花一现。
近年来,多数研究者认为,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各种能力组合的基础之上的(Coombs,2001),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Cohen &Levinthal,2000)。但是,企业创新主体发展并不是单一的(Prahalad,2002;Niosi,2004;Wright &Snell,2011):一方面,政府须要努力为企业搭建好创新的“平台”(Pavitt,2007;Burgelman &Hamel,2010);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加快自身的创新(Chesbrough,2003;Chesbrough&Appleyard,2007),才能实现企业创新主体发展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良性循环(Langrish,2007;Rothwell et al.,2012)。因此,本文基于较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所在企业的长期实践摸索,拟从宏观角度“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平台建设”和微观角度“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自身变革”两个方面探讨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路径,并对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价值链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主体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氛围,为实现国家新一轮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图1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平台建设模型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平台建设主要包含四个密切关联的方面,即政策平台建设、资金与服务平台建设、人才与技术平台建设、信息云平台建设等,如图1所示。
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首先需要获得有利的政策支持,这必须依靠政府为企业搭建的政策平台。在有利的政策平台的支持下,有助于向外界社会释放资金与服务支持、人才与技术支持的积极信号:一方面,不断推动产学研交流,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相关创新项目上的合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不同企业间横向的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另一方面,由政府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或其他第三方投资人有意识地向企业的创新项目进行倾斜,提供有利的资金和服务帮助。此外,在搭建政策平台、资金与服务平台、人才与技术平台等三大基础平台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由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共同搭建支持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信息云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放缓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资源禀赋差异。当然,在为企业搭建创新主体发展的平台支持的时候,政府及其政策还需要考虑到高校与科研院所、其他相关企业、银行、其他投资人等的利益回报问题,如何实现多方剩余和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维护和扩大共同利益,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2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自身变革模型
图3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要素分析模型
图4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价值链分析模型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自身变革主要是在企业环境创新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实现相互联系的管理主体创新、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创新,如图2所示。
任何企业都处在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中,时时刻刻都会受到来自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各种影响。因此,对于“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自身变革”的讨论,必须将企业置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全面考察企业在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等完整的创新行为。其中,决策主体的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较高的导向性,这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的思维意识,实行创新推动的战略;研发主体的创新,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较大的反复性,这需要企业的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视创新为生命,在保持企业原有的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挖掘新的创新增长点;生产主体的创新,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较强的工艺性,企业一线的生产人员要始终坚持在工艺革新、能耗降低、质优价廉等方面精益求精;市场主体的创新,具有较大的动态性和较强的挑战性,企业的营销团队应当不断地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而管理主体的创新,则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和较高的综合性,这需要企业的高中基层管理人员相互协调,并将包含企业的决策、研发、生产、市场等在内各项事务统筹考虑,在涵盖企业领导者、执行层和操作层的多个层面上作整体创新的尝试和努力,它与其他四个创新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共同为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和管理主体创新共同构成了企业积极的创新环境。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要素包括: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管理主体创新、政策平台、资金与服务平台、人才技术平台、信息云平台等九个要素构成,如图3所示。
决策主体创新是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起点,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必须要有改革和创新的决心、勇气和魄力。任何企业都必须在决策主体创新的基础上,以决策主体的创新为依据依次实现企业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和市场主体创新等,它们是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的。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市场主体创新会要求相应的资金与服务平台和人才与技术平台的支持,而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资金与服务平台和人才与技术平台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二者可以以物联网为基础搭建信息云平台。同时,企业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等都统一于管理主体的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资金与服务平台、人才技术平台、信息云平台也都有赖于政策平台的推动。所以,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管理主体创新与政策平台的协同支持与创新。只有基于上述内部提升机制和外部支持机制的共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创新主体的良性和持续发展。
如果将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的所有要素联系起来,其发展主要源于主体创新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管理主体创新,以及其他辅助创新过程中所进行的彼此联系但又相互分离的活动。可以借用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创新主体的价值,如图4所示。
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首要依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主体创新活动,这是内部因素;其次才是政府平台的搭建,这是辅助创新活动,是外部因素。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是紧密联系的,真正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必须凭借外部平台的支持,但最根本的依然是要创新主体内部的动力。同时,在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本身中,无论是作为辅助创新活动的政策平台、人才与技术平台、资金与服务平台之间,还是作为主体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创新、生产主体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管理主体创新之间,以及主体创新活动与辅助创新活动之间,它们都是一个相互支持和动态提升的过程,以创造更大和更持久的企业创新主体价值。此外,借助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各类支持平台和各类主体在企业创新主体价值实现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开展企业创新主体活动。
总之,加快企业创新主体发展,不是单纯的强调科技资源向企业集中,而是辩证的突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即科技创新成果不能沉睡在实验室里,要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化和产业化实现科技投入的经济回报。这应当是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企业创新主体发展,将有助于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推动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以及金融界等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发展共融的生态圈”。
1.Chesbrough,H.&Appleyard,M.M..Open innovation and strateg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7,50(1)
2.Drucker,P.F..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M].Heinerman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1974
3.Lee,S.M.,Olson,D.L.&Trimi,S..Co-Innovation:convergenomics,collaboration and co-cre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values[J].Management Decision,2012,50(5)
4.Pe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M].Simon &Schuster,1985
5.Schumpeter,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Transaction Publishers,1934